首页 > 女生言情 > 空降贞观 > 分节阅读 114

分节阅读 114(2/2)

目录

分割线

下午,赵云泽与秦茉儿坐着刘善宝的马车出了长安城。他们是要去赵家庄。

赵守义代表赵家庄的乡亲参加了赵云泽的婚礼,还送了一大车的土特产。这让赵云泽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那些当官的同僚的贺礼钱,赵云泽只会嫌他们给的少。可是对于赵家庄的那些乡亲们,赵云泽却觉着受他们的礼有愧。

赵家庄还不足五十户人家,可昨天那一大车的东西,光小米就有三百多斤,鸡蛋也有好几百个。还有那些羊肉、鸡鸭、兔子等物。这些东西论价值,可能还及不上一个武库别署的官吏给的贺礼多。可是赵云泽也知道,这些东西,可都是赵家庄的乡亲们从牙缝里抠出来的。

所以,在秦茉儿忙完了家中的事情之后,赵云泽便对秦茉儿说了自己的想法。他要带上点东西去赵家庄串门,答谢赵家庄的百姓。

秦茉儿听说了赵云泽和赵家庄的渊源后,满口子的答应了此事。秦茉儿说,人家赵家庄的乡亲们可都是出了贺礼的,却只有村正一人来赴宴了。于情于理,她和赵云泽都该去赵家庄走一趟。另外,秦茉儿还说,她顺便去看看自家的地。

于是,赵云泽便让刘善宝挑选了一些办婚礼剩下的吃食之物当作礼物,装了一马车,便和秦茉儿往赵家庄而去。

赵云泽和刘善宝来到赵家庄时,恰好看见赵守义坐在庄头的一块大青石上晒太阳。赵守义的膝头,还揽着一个三四岁的男孩,老赵正在逗弄那小男孩,一脸的怡然。

直到马车在赵守义身边停下,赵守义才诧异的抬起头来。

赵云泽赶紧钻出车厢,跳下了马车。

“赵老伯,您老这是在看孙子呢”赵云泽笑着向赵守义打招呼。

“小郎君是你呀,这正是我的小孙子。”赵守义抱着那孩子站了起来朝赵云泽笑了笑,又疑惑的问赵云泽:“郎君今日才大婚第二天,怎会有空到此”

“赵老,家中诸事都忙的差不多了,我便与拙荆一起来看看您老和赵家庄的乡亲们。”

“诶哟,这话说的,论起来,您是我们的东家,怎么还跑来看我们呢”赵守义赶紧说道。

“呵呵,什么东家,我的地还得劳烦乡亲们照料呢。再说了,昨日赵某大婚,乡亲们都出了贺礼,却没有到场。不领着新媳妇来见一见大家,我这心里也过意不去啊”

这时,秦茉儿也下了马车,赵守义端详了一下秦茉儿,便笑着对赵云泽说道:“郎君好福气,您这位夫人生的比那画上的人还俊上三分呢。”

昨日赵守义虽然去了赵云泽家,可拜堂时秦茉儿还带着红盖头,又以扇遮面,所以赵守义并不知道秦茉儿的长相。

一听赵守义夸自己媳妇长得漂亮,赵云泽立刻毫不谦虚的说道:“赵老这话说的一点都对,我赵云泽看中的媳妇,哪能见不得人呢。”

“哈哈哈哈”赵守义和刘善宝一起笑了起来。

“夫君,哪里有你这么厚脸皮的”秦茉儿嗔怪的说了赵云泽一句,便对着赵守义福了一礼:“茉儿见过赵老。”

“使不得使不得,夫人是贵人,哪能给老朽行礼。”赵守义放下怀抱的孙子,就要伸出两手阻止秦茉儿施礼,可又因为男女有别,他便有些不知所以了。

“您老是长辈,当得起茉儿一礼。”秦茉儿施完礼,便自己站直了身子。赵守义这才收回双手,神态也自然了一些。

“赵老,咱这就去您家”赵云泽说道。

“瞧我,光顾着说话了。走走走,咱们回家”赵守义一拍脑门道。

第234章 赵家庄下

赵守义的家就位于村头,是一个有着五间正房和东西两侧厢房的院子。农村的房子,都是泥坯垒的草房,也非常低矮。但院中却收拾的非常干净。

赵云泽和秦茉儿来到赵守义家后,赵守义便让他的老妻烧水煮茶。

今天的太阳很好,也没有一丝风。赵云泽和秦茉儿也便没进赵守义的屋子,只是在院子中跟赵守义聊天。刘善宝根本就没有进院,在门外看着马车。

赵守义和赵云泽、秦茉儿坐在蒲团上,聊起了家常。这一聊,赵云泽也知道了赵守义家中的情况。

赵守义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已成家。赵守义刚才抱着的那个小男孩,便是他的小儿子的孩子。今天因为是小年,附近的庄上有庙会,赵守义的儿子和儿媳妇都带着孩子赶庙会去了。家中便只有他和自己的老妻留守。

“您老好福气呀,儿孙满堂。”赵云泽对赵守义说道。

“唉,儿孙多了也没什么好的。庄户人家,多一张吃饭的嘴都是愁事。好在,这几年关中安稳了些,地里的庄稼也没有乱兵祸害了。这日子,总算是有了点盼头。”赵守义说道。

“赵老,我那一百二十亩地,你们明年还种谷子吗”赵云泽问道。

赵守义点头道:“自然是要种谷子的,这东西虽然产出少,但耐折腾。只要不是大旱,地里总有点收成。”

“谷子抗涝吗”赵云泽又问道。

他之所以有此一问,是他惦记着明年关中地区的大涝。

赵守义道:“谷子抗旱,但却不抗涝。水大了,茎叶疯长,不结籽实。要是太涝了,还会烂根,谷子也便毁了。咱关中这块下雨少,所以大家都种谷子。”

“那有没有耐涝的粮食呢”赵云泽又问。

赵守义想了想,说道:“稷子和黄菽倒是抗涝些。”注:稷,音季,高粱;菽,音书,大豆。

赵云泽犹豫了一下,说道:“赵老,钦天监的李淳风告诉我,说是他占星所得,明年关中很可能大捞。要不,你们就不要种谷子了。多种些稷子和黄菽吧。”

赵守义听了赵云泽这句话就是一惊。秦茉儿也狐疑的望向赵云泽。

“这老朽活了六十多了,关中大涝的年份,可是数的上来的呀”赵守义有些不相信赵云泽的话。

“可终究还是有大捞的年份不是吗。赵老,您若信我的话,明年便让大家尽可能多的种稷子和黄菽;谷子还是少种点吧。最好别种”

赵守义沉默了一会儿,说道:“那老朽便信郎君一回。反正,稷子和黄菽既耐涝也耐旱,就是产出太少了,也不如谷子吃起来香。但若真如郎君所言,明年关中大涝,那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总比种谷子颗粒无收要强。”

见说服了赵守义,赵云泽多少心安了一些。以赵守义在赵家庄的威望,他说话应该能管用。自己能为赵家庄的乡亲们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之后,赵云泽便让刘善宝将带来的东西搬进了赵守义家。又向赵守义说明想法之后,赵守义也不推辞,便直接出了门,去通知各家各户来领东西。

不一会儿,赵守义家门前便陆陆续续有赵家庄的百姓来至。但他们只是站在门口往院里瞧,却不进院。

赵云泽知道庄户人腼腆,便主动的招呼大家进院,又与众人一番说笑。慢慢的,来的人也放开了,便与赵云泽和秦茉儿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

赵守义回来时,庄上的人家都差不多来齐了。基本上每家都有人来。于是,赵守义便喊了几个年轻后生,张罗着给大家分东西。

庄户人实诚,也都不计较分的公不公平,反正,每家都领了一份东西。他们又对赵云泽和秦茉儿千恩万谢一番,这才离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