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空降贞观 > 分节阅读 104

分节阅读 104(2/2)

目录

“诺”那下人退出了书房。

宣平坊与裴寂住宅所在的永宁坊紧挨着,裴府的那名下人到达许敬宗家时,许敬宗刚从武库别署回来。

一听说是裴寂请他过府,许敬宗连官服都没顾上换,就立刻随着裴府的下人来到了裴寂家。

裴寂就在书房中接见了许敬宗。

“老大人唤下官过府,可有什么吩咐”许敬宗对着裴寂一脸谄媚的笑容。

对于裴寂,许敬宗那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同时他又对裴寂有些羡慕嫉妒恨。这位司空大人,论及治国安天下的本事,比起许某人来差远了,可人家却照样坐到了司空的高位。凭借的,还不就是给太上皇捧臭脚嘛。

许敬宗捧不上李渊的臭脚,他只好捧裴寂的臭脚了。因此,他在裴寂面前摆出了一副绝世小受的模样。其实,在许敬宗没去武库别署以前,他就是见臭脚就捧之人。裴寂的臭脚他也没少捧,可人家裴寂根本就看不上他。今天,好不容易裴寂主动找了他,他自然要对裴寂的那双臭脚大捧特捧了。

“延族啊,老夫喊你过来,也没什么大事。有些日子没见了,就想找你叙叙话。”裴寂一手端着茶碗,一手拿茶碗盖撇着茶末说道,“听说你调去兵部的那个武库别署当主簿了,在那边可还过得顺意啊”

“劳您过问,许某在武库别署还过的去。”许敬宗说道。

“你呀,放着好好的中书省秘书郎不当,偏偏去当个主簿。高职低就,你所为何来呀”裴寂又问许敬宗。

“唉,老大人既然问了,那下官便实话实说吧。”许敬宗叹气道,“下官在中书省都待了三年了,可这职位却一直纹丝不动。下官也是有上进心之人啊,见武库别署是新立的衙门,只好去碰碰运气了。”

“呵呵,听说你们武库别署的那位赵署令,可不是好相与之人。你一个主簿,怕是斗不过赵云泽的。”裴寂玩味的笑道。

许敬宗这个人,裴寂太了解了。这人就是个官迷,却又只知道投机倒把,他去武库别署,还不是看赵云泽初登官场,认为人家好欺负,想去跟赵云泽别别苗头,好揽过武库别署的大权来。

其实,裴寂和许敬宗就是一类人,要不然他也不会把许敬宗的心思猜的这么透了。

许敬宗一听裴寂话里的意思,好像对赵云泽不满意,他眼珠一转,便立刻顺着裴寂的话说道:“唉,要说这个赵署令啊,还真是个毛头小子。咱大唐有的是衙门,武库别署一个新衙门,照着别的衙门的规矩办事就是了。可是人家赵署令却偏偏特立独行,制定这规矩那规矩的。把个好好的朝廷衙门,当成了他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了。不是下官背后说人坏话,下官是忧心国事啊。要是任凭赵署令瞎搞,武库别署很快就要变的乌烟瘴气了。”

裴寂一见许敬宗如此上道,当即露出满意的笑容,道:“延族啊,你能为朝廷着想,敢于向老夫揭发赵云泽的不法之事,老夫很欣慰啊”

许敬宗一愣,我只是顺着你的意思说的,怎么就成了我揭发赵云泽了

不过许敬宗也是人精,他立刻便明白裴寂的心意了。“老大人,您但有差使,下官必效犬马。”

“哈哈哈,延族果然是青年俊杰。实话跟你说吧,赵云泽得罪太上皇了,太上皇想出口气。你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吧”裴寂也不跟许敬宗绕弯子了,直接拿李渊来说出了他的目的。“你若能扳倒赵云泽,老夫保你坐赵云泽的位子。”

许敬宗愣愣的看着裴寂。

裴寂以为许敬宗在怀疑他的能力,当即铁青着脸道:“怎么,延族莫非以为老夫是在空口说白话你就是不信任老夫,还不信任太上皇么别看太上皇已经不理朝政了,可是太上皇说句话,当今陛下也是要听的。有太上皇出面保举你,你还怕前途暗淡吗”

其实许敬宗倒不是在怀疑裴寂的能力。裴寂与太上皇的关系,满朝皆知。现在的李世民又刚刚即位,要是裴寂想保举哪个人做一个小小的七品官职,还真不是难事。只要他跟太上皇一说,太上皇必会向李世民开这个口,李世民也不可能不卖太上皇的面子。

许敬宗这会儿发愣,是他在想赵云泽哪儿得罪太上皇了。他忽然想起来了,苏定方一次酒醉后曾经说过,赵云泽在太极宫撞破了太上皇的荒唐事。苏定方说,就是因为当时他在甘露门当值,没有拦下赵云泽,他才被调去武库别署的。

许敬宗一想起此事,便相信了裴寂说的话。

“老大人想哪里去了,下官刚才只是在走神罢了。”许敬宗连忙解释。

裴寂点点头,道:“那太上皇能不能出这口气,就看延族你的了。”

“老大人只管放心,此事包在下官身上”

第214章 七大罪上

裴寂的判断还真没有出错,许敬宗当初想去武库别署,还真就抱着架空赵云泽的心思。

许敬宗是个官迷。但凡官迷,都贪恋权势。许敬宗这个人能力还是挺强的,可是他的人品不行。此人毫无信义可言,还在隋朝时,为了抱奸相宇文化及的大腿,连他的亲爹都可以出卖。

明君用大臣,首重人品,次重能力。唐高祖李渊怎么说也是开国之君,也算的上是明君了。因此,虽然许敬宗出仕很早,可李渊一直就没怎么看得上他。有了事情,把他拉出来顶一下差事。没事就又把他丢一边了。所以,许敬宗当了这么多年官,才只是个从六品的本衔。他的职事也只是个中书省的秘书郎,说白了,就是个文书,根本就没有什么权力。

对于李渊,许敬宗自然是满腹怨言。李世民登基以后,许敬宗以为自己的春天来了。好歹,他也是出自秦王府之人啊。可是,现实却给了许敬宗迎头一击。眼瞅着秦王府的那些官员,一个个都被李世民调整了职事,唯独他许敬宗,仍然当着中书省的文书。

武库别署一成立,许敬宗敏锐的意识到了武库别署的重要性。他再一看武库别署的官员构成,好嘛,全是一帮小青年。尤其是武库别署的主官赵云泽,还是个刚刚出仕的菜鸟。这下,许敬宗动起心思来了。

自己好歹也为官十多年了,要是自己去了武库别署,这帮小青年还不任自己拿捏自己也可以尝尝大权在握的感觉了。

于是,许敬宗就主动向李世民申请去了武库别署。

可是,令许敬宗没有想到的是,赵云泽这个官场菜鸟,做起事来居然一点也不菜。而且,他弄出的很多规章制度,比起别的衙门来更有约束力。

最让许敬宗佩服又气恨的一点就是,赵云泽可以将别的权力下放,偏偏把人事权和财务权抓的死死的。抓住了这两项权利,赵云泽就等于把整个武库别署拿捏在了他自己手中。

尤其是财权,赵云泽制定了详细的财务管理制度,把武库别署的钱粮使项都控制的死死的。就算是杂项开支,也有着严格的申报、核销规定。动用五十文以下,必须经方直审核同意;动用五十文至一百文,必须经阎立本审核同意;动用一百文以上,则必须经赵云泽本人审核同意。

许敬宗身为主簿,身兼文书和会计的双重职责。别的事情,许敬宗插不进手,他就想着打打钱粮的主意。可是,在赵云泽制定的严格的财务制度之下,许敬宗完全沦为记账员了。

许敬宗原本以为赵云泽有管理能力,但他不一定懂做账。毕竟,算学一道,在这个时代不被重视,习算学的读书人很少。于是,许敬宗就想着在账本上动动手脚。

武库别署刚开衙时,用钱的使项太多了。许敬宗便故意记错一笔账,只是十几文钱的错漏。他把账本交给赵云泽审核,想借此试探赵云泽。

也不知道赵云泽是怎么审的账,反正许敬宗只看到赵云泽用鹅毛笔在一张纸上写了一大片鬼画符一样的东西,然后就点出了两笔错账。一笔是许敬宗故意记错的那笔;另外一笔,只是两文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