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5(2/2)
祁象一攥拳头,收拾了一下,带上几件东西,就毅然决然,走到了阵眼之中。
“扑通”
下一秒钟。祁象出现在洞庭湖底,他屏住呼吸,拼命地往上游。在他憋红了脸,快要窒息的时候,才算是浮出水面。
这是湖岸边上,一个比较偏僻的角落。
这时,正好是白天,烈阳高照。他慢慢游上了岸,在岸上走了一会儿。等到衣服半干了,他才敢进入到城市之中。
他在路边的店铺,买了一套干净的衣服换上之后,就在附近找了间网吧,然后开了一个包间上网。
片刻之后,他登陆进入大道会的秘密网站,就迫不及待地给田十发了条信息。
不过,田十似乎没在线。消息石沉大海,半晌没见回复。
祁象皱眉。只能联系海公子了。
还好,海公子在线,给他回了一个问号。
考虑到海公子现在在海外,未必清楚安知的事情,他也没有绕圈子,直接发信息询问:“关于先天一气。你知道多少”
“啥”
海公子很惊奇:“先天一气”
“对,先天一气。”
祁象回复,再问:“你有所了解吗”
“”
海公子不回答,只是打了一连串问号。显然,他也懵了。不明白好端端的,祁象干嘛问他这么高端的问题。
要知道,这可是直指大道的境界,他属于一只脚还在门槛徘徊的未入流的小修士,怎么可能回答得上。
祁象想了想,干脆问道:“从现有的资料之中,一些道家经典中记载,先天一气是从虚无之中来。但是这个虚无,是指天地虚无,还是指丹田中的虚无”
“你问这个干嘛”
半晌,海公子很迷惑的问道:“你现在研究这个,不觉得太早了吗”
“不早,为以后早做打算,也是应该的。”
祁象回了一句。
“有信心,也是好事。”
片刻,海公子语意莫名,回应道:“至于你说的虚无,我也搞不清楚。反正,历代丹道思想的研究,也不外乎几个结论。”
“一是天地虚空,二是某种状态。”
海公子分析道:“当然,现代修行界,比较主流的说法,那是指天地虚空与某种状态,两个因素相互结合之后,才产生了先天一气。”
“怎么说”祁象眼睛一亮,很感兴趣。
“众所周知,人在没有出生之时,在孕期间,那也是可以呼吸的,就是胎息。”
“胎息呼吸的气,自然不是空气,而是先天一气。这先天一气,就是从虚无中来。这虚无,可能是母体,也可能是天地、宇宙。”
“不过在出生之后,婴孩的呼吸,就从先天转为了后天,染上了红尘之气,体内的先天一气自然逐渐消失,或者是隐藏了起来。”
“我们修炼,打通奇经八脉,衔接十二正经,破开体内一个个关卡窍,说到底就是要激发身体中,可能隐藏起来的先天之气。”
“至于怎么锻炼激发,就是各门各派的秘技了。但是万法归一,最终的目标,也应该是殊途同归,没有什么区别。”
“说白了,就是让自己的精气神,无比的专注凝聚,一以贯之,一念不起,万念俱空,在心静到了极致的状态下,打开玄关一窍,自然能够接引天地宇宙之中的神秘力量,然后就顺理成章的产生了先天一气。”
海公子慢慢叙说:“这个就是道家典籍之中所记载的,盖虚极静笃,无复我身,但觉杳杳冥冥,与天地合一,而神气酝酿于中,乃修炼之最妙处”
“虚极静笃”
祁象继续请教:“这又是什么意思”
“字面上的意思。”
海公子发了一个翻白眼的表情,然后才回复文字:“致虚者,天之道也。守静者,地之道也。这是道德经原文,不懂自己去翻看”未完待续。。
第453章守一,坐忘
求订阅,求月票,请大家多支持,谢谢。頂點小說,x
“道德经”
祁象若有所思,连忙回话:“多谢指教,铭感五内。”
“不必客气。”
海公子回复道:“我说的,都是一些现代的归纳总结而已,说白了就是我们对于古人经验的臆测。毕竟,我身边伙伴之中,现在没人能够达到这个境界,所以也不知道是否正确。”
“肯定正确”
祁象十分坚信:“假不了。”
“这个倒是,毕竟大道三千,都是古人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披荆斩棘,硬生生开辟出来的道路。既然这路走到了最后,他们发现殊途同归,自然说明万法归一的至理。”
海公子也很赞同:“基调是这样,就算细节上有什么偏差,也不影响大局。”
祁象深以为然,目光微微闪烁,对于前路也有几分清晰明朗。
果然,找人询问商讨,确实是明智之举。
“虚极静笃,其实是致虚极,守静笃的简写。”
海公子似乎来了兴致,干脆好人做到底,继续解释:“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宁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因此心灵蔽塞不安,所以必须注意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
“道家释义,真空无象曰虚,寂然不动曰静。”
海公子侃侃而谈:“所谓的虚,就是佛家讲的空,致虚极就是要做到空到极点,没有一丝杂念与污染,空明一片,湛然朗朗。”
“守静笃讲的是修炼功夫。要一心不乱、专一不二地守住本心。如灵猫捕鼠一般,目不转睛,聚精会神,思想高度集中,才能够降伏心猿意马。”
海公子推荐道:“这个就是守一、坐忘的功夫了,藏经阁之中,倒也有几本秘籍,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但是,不建议你修炼”
“为什么”祁象有些惊诧。
“你又忘了大环境的问题。”
海公子行文之间。充满了感慨:“不管是守一、坐忘,都是古人在灵气充足的情况下,呼吸吐纳的,都是纯粹的元灵之气,自然能够轻轻松松达到那个境界。”
“现在,时过境迁,很难了。”
海公子叹气:“真的修炼起来,不仅静不下来,反而越来越烦躁。”
“”
祁象默然。也承认,这是最大的问题。
“古人幸福啊,至少在明代以前,内家拳诞生之前。那是十分幸福的。”
海公子语气之中,充满了向往和羡慕:“远的不说,哪怕是唐宋年间,修行界流行的功法还是以行气、服气为主。”
“由此就可以知道。唐宋时代的天地灵气,还不算怎么稀缺。所以当时的修行者起步,就是炼气。采天地之灵气,淬炼五脏六腑,轻易转后天为先天。”
海公子表示自己嫉妒了:“从后天再到先天的过程,就相当于一道小小的门槛,只要专心修炼几年,资质又不差,成功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没有任何难度”
“可是在明代之后,特别是现代,先天的境界,估计是大家一辈子追逐的目标。”
海公子很是幽怨:“许多人修炼一辈子,连内家拳的暗劲都摸不到边,更不用说化境的巅峰。连化境的影子都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