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汉明大黄袍 > 分节阅读 221

分节阅读 221(2/2)

目录

杨帆摇头道:“倒不是空城。至少辽南还有差不多一万的军队,若是算上辽阳、老寨,估摸着能有三万的人马。但是,自宁远四镇夺回,我们一直处于防守的状态,从来没有主动出击过,所以即便是一座空城,他皇太极也断定我们不敢主动出击。这会盟也就成了噱头罢了。等到大军归来。大明也该从新审视一下建奴的实力了。”

孙承宗沉默了片刻,道:“那你这次会盟打算如何做”

“既然他想演空城计。那我就陪他演呗。”杨帆笑了笑,道:“您老熟悉辽东局势,最近就想想着八万大军,如何能够拿下沈阳。我就陪他们拖上一段功夫。朝鲜那一片,估计打到朝鲜李主投降也要个四五个月最起码。至于青海,恐怕还会派去更多的蒙古兵过去地毯似的搜索。不过恐怕他们掘地三尺。都找不到察哈尔部落。”

“这又是为何”孙承宗有些惊讶地问道。即使他知道这察哈尔部递交国书的事情,但若是杨帆得知前往青海的蒙古鞑子和建奴,也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去通知,那为何察哈尔部会如此的警觉呢

杨帆道:“还记得晚辈刚刚说的三万蒙军骑兵吗”

孙承宗眼睛瞪得老大,“你是说”他没想到。杨帆说的三万蒙军还真的是有这一回事儿,不是瞎想出来的。

杨帆点了点头,道:“这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孙老您懂的。”

孙承宗变得严肃起来,道:“这个我明白,可是你不觉得这次赌得是不是有些大了万一有变,这五万关宁军可是大明最后的希望,一旦覆灭,万劫不复啊。”

“那孙老您有没有想过,一旦北方统一,这五万精兵面对十万满清大军,胜算又是几何这次虽然是有风险,但是也经过先皇、当今圣上、骁王爷的认同的,认为这一仗,势必不能避免,既然如此,重创建奴,此乃绝佳的机会。”

孙承宗揉了揉脑袋,道:“这事情我会三缄其口,绝对不会对任何人提起,只是这调兵一事,你可曾想过,万一调不动”

“这个自然圣上和骁王爷会安排,更何况”杨帆看了眼辽南的尖角,“运气好的话,沈阳未攻之前,这辽南便已经拿下了。”

一老一少谈了许久之后,便简单得吃了些孙府的饭菜。杨帆仅仅是过来打个招呼,距离金秋还有些时日,他自然还得去凌河城看看。也不知道这十三驿上的弟兄们,如今还有多少人记得起他。

赌九人小饭量却大得很。这是连杨帆都没想到的。孙府煮的饭不够多,好在下人煮饭时在灶里边煨了几个土豆,这会儿正蹲在那边剥着吃呢。见到杨帆出神的样子,便问道:“爷,想啥呢”

“九儿,你有兄弟吗”

赌九吐了粘在嘴唇上的土豆皮,道:“咋啦。有啊,二狗子就是。那晚和我逃出来的那个傻缺子。爷,你要不要来一个”

杨帆接过那个土豆,“有兄弟就好。这人要是一辈子就只剩下爷我这样的算计,那活得也太憋屈了。”他咬了口土豆,确实和几百年后的土豆一个味道。

“爷哪里没弟兄了这马胖子我看就和爷您很投缘。在金陵那会儿,整天杨爷长杨爷短的。我觉着除了喊他那个漂亮娘子之外,就数念道你的次数最多了。”

“哦是吗。”他笑道,“九儿,他娘子漂亮不”

“啊额没夫人好看”

杨帆嘴角一笑,道:“等回去了,我也给你找个漂亮的媳妇。”

“啊这个多麻烦爵爷你呐。那个我看呐,夫人身边的红玉挺好”

“好小子,你这贼眼才到王府多久,就下手了讨打”

还好赌九早就料到会有此劫,麻溜地跑开了。未完待续。

第480章 旧地换新颜

要说辽东的士兵最羡慕什么,自然就是如今屯兵十三驿的弟兄们。即使是驻扎在凌河城的军伍,对于山那边的几千屯卫,也是羡慕到眼红。

放眼望去,葫芦山、雄鸡岭、金牛洞一处处都是筒子楼。这样的单间,是一两百人挤在臭烘烘的营房里连铺睡的人所羡慕不来的。除了筒子楼,藏身最隐秘的地方还有一处大型的水泥厂。这里林立着几十个高大的水泥炉子,呼呼地烧着。

除了烧煤,机智的齐大白自然也开发出烧黑油的大炉子,铸铁、烧砖,这里俨然成了一个工业化的作坊。这块地方远离筒子楼,靠近下游的水源,比较隐秘北上方又是大小凌河,南边与凌河城遥相呼应,呈犄角之势。好几次建奴想要拿下这处据点,都吃了瘪。

齐大白如今已经算得上十三驿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多年摸索出来的经验,加上那股子执着劲儿,将这个工业作坊搞得风生水起的,也混了个不错的兵头儿干干。他们有些本来是没有兵役的户籍,就是被抓来干活、筑城的,如今在十三驿登记造册,成立了一个新的屯卫。

“大白,你看看这新出炉的水泥质量把不把关”一个老匠师拿着个铁勺子,将黑灰色的水泥放在齐大白面前。中年男子起身,揉了揉面粉似的水泥粉,点点头道:“颗粒还行,没问题。老范啊,等这批水泥烧完,哥几个都休息一阵子。这满山的土豆、粟米也都该收收了。”

他们驻扎在十三驿。更像是这里的百姓一般,除了不时有大凌河的军队会过来收水泥、钢筋。以及粮食,当然。粮食都是卖给他们的。尤其是这半个月,过来收粮的几个胥吏,脸色都好了不少,见到他们都低头哈腰的,给的价钱也高了不少。

这些都是杨帆答应他们的。原本这十三驿的数万百姓,早就被皇太极俘虏到辽东去了。就是一出荒芜之地,出了零星几家幸免于难的,其余人都搬走了。现在可以说是人丁兴旺。五六千屯卫,有些还是拖家带口的住在筒子楼中。

齐大白抬头看了看天色。呢喃道:“湖广的晚稻该收了,也不知道那群老哥如今怎么样了。早知道啊,就不让他们回乡了,这里过着多好。要吃有吃的,还有地种。”他挠了挠头,有些烦躁地说道。上几个月还送走了最后一批老得走不动道的老兄弟,齐大白的心情也是很不好受。

老范将铁勺杵在地上,笑了笑道:“你还没老,不清楚咱们老头子的念想。这人啊。总想着落叶归根。这里日子虽然舒服,但咱又还能享受多久落叶归根才是个盼头。”

“那你咋不回去”齐大白看了一眼老范,这年纪大的一批,不愿回去的当中。自然有老范的名字。这些老师傅,可都是这些铸造、烧造的老师傅,没了他们。也就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大规模的厂子。

老范眼神一黯淡,靠着块石头坐下来。缓缓道:“我不回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