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汉明大黄袍 > 分节阅读 186

分节阅读 186(2/2)

目录

杨帆续上新酒,道:“若是这样,我心里倒是能好过,他们为了护送一个大胡子渡江,宁可用自己做人墙堵住我们,所以我下令,射杀了所有人。”

王旗双手放在胸前,沉默了良久,问道:“就这样”

“恩。”

“那船上是什么人”

“叛军头目,一个大胡子,我重伤了他,但还是让他给跑了。”

王旗点点头,道:“如果杨院长因为,今日因为您自己的原因,让这两千人丧生了,大可不必。我们吃的是天子的饭,这江山也是天子的江山,凡是叛乱的、起义的,那都是该杀,和辽东的野猪皮一样该杀,没有任何可以同情的理由。”

杨帆沉默不语,继续喝着酒。这不是他要的答案,也不是他的答案,所以他没有评论的兴趣。

“在北方啊”王旗的声音变得低沉起来,“那边起来的很多人,杀良民攒军功的都有。太多太多了,人要发狠起来,连自己都不知道良心那天会被狗给吃了。你不是什么圣人,即便你是圣人,那你也没有资格要求别人向你看齐,所以,杨院长,收拾好你的心情。要么早早的隐退了,金陵有你的生意,还有你的书院。我那大侄子,还在书院学习呢。你可得去教教他们。要么,就包裹好您的善良,这世道上,只有你死了,烂了,才会有人来同情你,夸赞你的善良。如果还没有死,最好就是对自己狠一点,即使江边死的两千人,是良民,那又如何”

他凑近杨帆的耳朵,拍了拍他的肩,道:“我已经派人去割了耳朵回来了。上报朝廷的战功上,也将院长您的功绩提上去了,相信圣上会很高兴看到这一些东西的。”

王旗那削尖的脸,盯着杨帆,道:“贼首窜天猴,也就是那个死在杨院长火器下的人,首级也割下来,很快就会送到京师,到时候,杨院长很快就能够加官进爵,重登朝堂了。”

“为什么要帮我”

“帮您这本来就是您的功劳,谈什么帮不帮的。”王旗嘴角动了动,有些蜡黄的脸如同橘皮一样。“天雄军,这次折损小半,卢督军回来,也心疼。不过再如何心疼,都比不上圣上某一天,不再信任督军大人时候来的心寒,朝廷,必须有人。杨院长这番功绩,明眼人都看得到,是为大明着想的人,卢督军这次回来,若是以后还能够相见,希望朝堂上有人攻讦卢督军时,您能够仗义执言。”

杨帆明白王旗的意思。在大明整个官僚体系之中,一个能够上位,官制三品的大员,若是一生没有几次弹劾攻讦,那都不正常。孙承宗、来宗道一生,都收到过不计其数的攻讦、弹劾。论罢官率,估计大明官员的罢官率要占各朝之首了。有些人能够东山再起,而有些人,却永远的起不来了。

杨帆站起来,看着星火渐渐隐去的军营,笑道:“这人呐,是个很皮实的东西,要活,什么都干得出来,但是,总有一天,会为自己丢掉的良心、节操来买账。所以,不管是王将军,还是卢将军,杨某人只说一句话,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哼哼。一定一定。”王旗一礼,看着远去的背影,呢喃道:“是个有趣的人。”未完待续。。

第401章 早春

从湖广向东,杨帆没有带上陈王廷。在自己身边,陈王廷永远都是一个护卫的身份。他之前将七山十二水与朝廷的这根桥,交由陈王廷做,就是给他一个机会,若是有本事,能在湖广立足,那就放开手脚让他干。当然,陈王廷也没有辜负杨帆对他的期望,将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

朝廷的人,大抵不爱和那些山寨土匪打交道,自诩有身份,但对于陈王廷,又是另一种态度。一来是给杨帆的面子,尤其是这次大捷之后;二来是给卢象升面子,杨帆不可能始终呆在湖广,这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但是陈王廷可以。他就像是杨帆的一个话事人,在这里搭起这条防线。

这次大捷,陈王廷自然也是功不可没。只要不犯错,后边的路杨帆自然会帮他铺平。而这些寨主、首领也乐得如此,拿着杨帆的钱,又有朝廷庇护,何乐而不为呢。

杨帆四人出湖广时,卢象升还没回到荆州,而在夔州严守的秦良玉也是有些吃惊。当她听到几万的起义军,竟然被一朝歼灭了,也暗吃了一惊。没想到卢象升不在,这天雄军的威力是更加大了。她这几千白杆军,也无功而返。不过无功而返,总比城池失陷要好。

刚从京师传来的圣旨,以及还在半路上的卢象升,都没有想到,杨帆就这么离开了。走得悄无声息,也只有陈王廷知道这个消息。

这种交通靠走,信息靠喊的年代,几个人悄悄的走了。更加是神不知鬼不觉,谁也没想到。头号大功臣,就这么低调的离开了。

等回过神来。已经怀着小激动的卢象升已经到了荆州,在满城找杨帆的时候,天雄军的诸将领来反应过来,杨帆不见了。卢象升还好,找不到大不了一封奏折送到京城,就了事了。

可随后来的传旨太监,可愁得头发都要掉了。他出京时,朱由检明确说过,要将杨帆带到京城来。不能就圣旨一甩,自己拍屁股走人。也就是说,杨帆找不到了,这传旨太监也别想回京师了。

杭州的早春,迎春已经悄然绽放。春寒,西湖边枯柳还未抽出新芽。杨帆和絮儿一道划船游湖。他们来余杭,已经有几日了。江南的水乡,对于刚刚经历了如此多崎岖坎坷的杨帆来说,确实是个放松神经的好去处。

划船到了湖心。杨帆便不再划,而是躺下来,看着船尾的王絮儿,那笔轻拨湖水。

“苏先生死了。”

画笔一颤。落入了湖中。

稍稍窜入之后,又浮了上来。

“那年你还在京师,躺在病床上。就是那场大雪,苏先生就静悄悄的走了。那时候你身体弱。就没和你说。后来一直没有什么好的机会,也就没告诉你。”

王絮儿抹了抹泪。没有说话。她那细手浸入了冰冷的湖水中,抓起了那只笔。虽然苏先生和她是师徒关系,但更多的时候,更像是自己的祖父一般和蔼。

杨帆侧过身子,弯曲的手垫在头下边,并没有安慰王絮儿。生离死别,这是人生必定要经历的事情,别难过,只能是口头的敷衍,若是这样就真的不难过了,那这情感也太浅薄了一些。

时间,只有时间,才能让这种思念和缅怀淡去。

“夏伯会呆在金陵,你也呆在金陵吧。那里有咱们自己的庄园,老铺街被朝廷给占了,只有利民当,回去也是伤心地。”

“那杨大哥你呢”王絮儿没有看杨帆,而是低着头,小泣着。

“我还得回去一趟。等事情都办妥了,就立马回来。你留在金陵可好”杨帆是不想王絮儿再去趟京师那趟浑水的。

“我听杨大哥的,只是有一件事情,以后有什么事情,别再瞒着絮儿了,好吗”

杨帆直起身,握着浆,朝湖边划去,淡淡道:“我瞒着絮儿最大的秘密,都告诉你了。杨大哥答应你,以后让你永远都快快乐乐的。”

在余杭小住了几日,那绵绵的细雨,烟雨江南,多半又让人生出许多的离愁别绪,古街老乡,这一次杨帆送走了罗一飞、王絮儿和夏末书,真的就剩下自己一个人了。本也是顺路,但杨帆还想在这里小住几日,就让三人先行回了金陵。

余杭的桥、砖、巷,怎么走,都那么有诗情画意。一把伞,打街巷走过,两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