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3(2/2)
“杨帆你快开门。我爷爷快不行了,他要见你。你快些开门啊”徐蓉敲着门。喊道。
“蓉小姐,您别敲了。爵爷他真的很累了。您看这样如何,明日。明日一定叫爵爷来您家府上,到时候再说可以吗”
徐蓉摇了摇头,道:“来不及了,杨帆,算我求你了。你和我去见见爷爷吧。他真的不行了。”
咔。
门缓缓打开,杨帆手中夹着书,看了眼徐蓉,道:“对不起啊,睡得有些沉,现在才听到。没有耽误吧。”
徐蓉摇摇头,道:“不晚,不晚。你快随我一起去看看吧。爷爷他快不行了,要见你。”他延着杨帆往马车赶去。杨帆从一边的高柜中拿过一只毛笔,添了几下墨,便匆匆走入马车。
路上,徐蓉想和杨帆说话,但终究没有开口。他明白,杨帆正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那便是给自己爷爷挂念的那本书作序。
杨帆很惭愧,他这些天为了王絮儿的事情四处奔波,根本就没有功夫读徐光启的这本农书,让他这么写些东西,实在有些为难。不过不想让他遗憾离世,便提笔,在页首匆匆写下几言。
等到了徐府,杨帆的笔也枯了,寥寥几十字,杨帆写得很快,用蝇头小楷写得很工整。他吹了吹字迹,道:“我们赶紧进去吧。”两人快步往徐府赶去。秋风萧瑟,到了黄昏更显清冷。树上的枯枝上,莫名停着几只黑鸟,一旁的家丁,拿着竹竿驱赶着。
杨帆默默看了一眼,走到东厢时,看到那边的门敞开着。徐蓉和他赶紧跑进去。发现诸位徐府的人都跪在窗前。正中央是徐骥和二子三子,女眷在一边。老者床后边,已经点起了一盏长明灯。
杨帆匆匆上前,轻声喊道:“徐老。徐老”
徐光启的眼睛已经睁不开了,听到杨帆的呼喊,他的嘴唇动了动,有些艰难的呼出一口气。杨帆明白了意识,便道:“您的书,学生已经作好了序,请您老一阅。”
他借着微弱的灯光,翻开书,匆匆地读起来,生怕这位老人抱憾离去。
“公赐大作,欲仆序而行之。人之所以推奉足下,与足下之所以自待者,岂不以斯编为足信今传后也哉而使仆公然标其卷首,幸何可言幸何可言
仆以为,今农无耕,公心系民生,行文朴而致用,乃有古凤。仆以为,今登科举,当以实文为上。公之文,乃当时农文典范。学生杨帆敬上。”
杨帆读完之后,将农书合上,退在了一边。徐光启颔首微笑了一下,之后阖然长逝。屋内哭声震天。杨帆从东厢缓缓退出来。人老了,那就得死。老而不死是为贼,这话说得一点儿都不错。
身边的老人,一个个在老去,死去。杨帆说不出悲伤,只是有一种感慨罢了。他坐在回廊上,看着这本农书,呢喃道:“全天下的官,都像您这般,那这世道,还用谁来救然世人皆浊,独善其身者,也只有寥寥几人罢了。”
他感慨一声,便不再多言。
稍时,灯火阑珊。整个京师都知道了,有一位老人故去。御书房中,朱由检听此讣告,呢喃道:“朝中又少了根梁柱啊”
是日,满城皆悲。朝中停朝三日,以此,来告慰这位老人的故去。未完待续。。
第240章 老子不干了
徐府的马车,驶到奉天门前,杨帆夹着一个木盒子,匆匆入宫。来得急,连衣服都未换,脸上胡渣杂生,连头发都是乱糟糟的。
他候在奉天门前,晚风出过,那城墙上的红灯笼,随风晃动几下,中秋将至,明月渐圆。月圆人缺,这大概是最悲伤的中秋吧。杨帆叹了一口气,跟着传旨太监入宫。乾清宫灯火通明。
“圣上,凌河伯杨帆到。”
“进来吧。”里头空旷,传来的声音煌煌如黄吕大钟。杨帆推门而入,缓缓走到前边,躬身一礼,道:“杨帆,参见圣上。”
朱由检冷冷一笑,道:“耍完脾气了朕还以为,你杨帆真敢抗旨不来见朕呢。”
杨帆道:“圣上多虑了。在下没有此意,实在是一日未免,米粒未沾,身子支撑不住了,才拖延了几个时辰。”他的脸色依旧很难看,看上去有些病态。朱由检也看出来了,责备的心思也少了一分,问道:“徐阁老病逝,听说你在床榻边,可有何遗言”
杨帆点了点头,将木盒递上,然后退下来,道:“这次徐老嘱托在下递给圣上的农书,请圣上圈阅。”朱由检打开木盒,翻了几页,道:“国之栋梁,当如徐阁老,那大明社稷,何愁不昌隆。然侃侃而谈者,居多;精通政事、农事者,甚少。”
“圣上能够看出弊端,何不根治呢”杨帆问道。
“根治治何人如何治这可不是朕能够办得到的,千金易得。良相难求。如同徐阁老这般天文地理,经史人文,农学历法皆有建树之才。真是不可多得。朕也看了你在此书前边的作序。有些想当然了。”
杨帆一笑,明白朱由检面对挑战传统祖制,既有想法,又有一定的软弱性。只有看到了百分百的利益,诸如奇物斋,才会不遗余力的支持。对于税改、纸钞等,都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事,便道:“只要圣上给在下足够时间,在下不敢说培养出全才。在某方面的人才,还是能够办到的。”他已经不再信任朱由检手底下那些酒囊饭袋。
“呵。你现在自顾不暇,还要帮朕培养人才”
杨帆一笑,道:“不知在下犯了什么罪又招惹到了朝中那些名儒。”
看着杨帆装疯卖傻。朱由检冷冷一笑。道:“你怎么惹到那些人,你自己心里清楚就好。朕停朝三日,一方面是处于对徐阁老的敬重,缅怀,另一方面也是让你有个喘息的机会。朕明白那个人对你的重要性,但是大丈夫当以国事为重,岂可因小失大”
杨帆并不想争辩什么,便道:“圣上说得是。”如今奇物斋已经貌似明着暗着挂上了皇家的旗号。杨帆也不打算再将一些新鞋玩意儿安置进去。京师这个地方,似乎见不得他好。便道:“既然圣上说这么多,那么也请容在下讲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