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文艺圈枭雄 > 分节阅读 141

分节阅读 141(2/2)

目录

他是老板,老板在,自然要突出老板的威望和话语。

肖飞在开口讲话前,先用目光逡巡了一下所有的员工,让他们都感觉到自己对他们的关注。

“大家这么多人挤在这样一套房子里办公,觉不觉得太局促了点”肖飞开口问道。

“的确有点挤啊。”

“挤挤更暖和呀”

“挺好的,没感觉有多么挤呢”

“只要不搬公司,怎么着都能凑合”

肖飞这一句引得下面一阵七嘴八舌的话语,肖飞发现,反对搬去开发区的人相当之多,几乎达到90以上。

这也算正常。

经开区是个新建的城区,空城一样,生活极其的不方便,交通也很是麻烦,真搬过去了,那生活质量会直线下降啊

员工们反对搬,那也是正常的。

“呵呵呵”肖飞笑了起来。

他这一笑,说话的人马上都安静下来。

“我理解大家的心情,在主城区办公,生活方便回家方便,总之就是挤一点那也舒心。可是,我要跟大家说的是,春节前公司搬到开发区的新址,已经是确定了的事,如今公司新址已经基本收拾停当,预计最多一周后,公司就将搬到那里去”肖飞斩钉截铁地说道。

他的语气是不容置疑的,根本就不是商量的语气,而是在宣布一个事实

他的意思很简单:公司的这个决定的意志是不可逆转的

听了肖飞的话,现场一片静寂。

听了公司要搬到经开区,很多人都是激烈反对的,甚至有人说要是搬,他们就不干了。

但老板真的执意的要搬,他们也是没辙的,真的不干吗那到哪里去再找这么一份高薪的工作去

这年头,找份薪水高的体面工作,真的很不容易。

肖飞看看人们的反应,语气缓和了一下,接着说道:“大家先不要忙着反对,我来公布一下,公司搬到新址之后的福利条件的升级情况。”

“首先,公司会购买两辆大巴作为班车,每天上下班接送员工往返市区跟单位;其次,公司将在新址开办职工餐厅,为大家提供免费的一日三餐”

“嗡”地一声,不少人听到这两个条件,都小声地议论起来。

班车,好多单位都有的。

但有班车的,也都是些有实力的国企或大型私企。翰墨公司提供班车接送,那公司的档次瞬间高大上了不少。

若是有班车接送,上班地点远一点其实也是没什么的。

更让大家兴奋的,是开办职工餐厅,为员工提供免费的一日三餐这件事,这可真的是很有魄力的,不但让员工省钱,更节省了他们找饭吃的麻烦。

现在,提供免费三餐的企业太少了,几乎没有啊。

“大家安静一下,我还有话说。”肖飞微笑着说道。

自己宣布的这两件福利看来让员工们很是满意,那就好。

“肖总,您说吧。”

“肖总,您真是太好了。”

“肖总,没说的,您够意思,我会在公司努力工作下去的,您不赶我,我就绝不会走我愿意跟着您干一辈子”

肖飞的话又引发了一阵子的赞誉之声,甚至有员工眼眶都湿润了,激动地抹着眼睛表着决心。

等大家伙都安静下来,肖飞这才接着说道。

“搬到公司新址后,还有第三个福利,公司将为单身员工提供职工宿舍,同样是免费入住,只需要带个铺盖卷儿,就可;第四个福利,公司新址将会有员工活动中心,里头有台球、乒乓球、羽毛球以及卡拉ok设施、图书阅览中心等等;最后一个福利,搬过去后,每位员工都可享受每月50元的工作补助”

“哗”

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至此,所有的员工心结都已打开,原本很多人认为,公司搬到经开区是件坏事,但肖飞一席话之后,大家都发现,搬公司竟然附带着这么多的好事儿,这真是意外之喜啊

第274章拒绝很难

生命像个陀螺。

肖飞坐在河西省文学圈小范围聚会的宴席上,脑子里莫名其妙地冒出来这样一句话。

别人重生,都是轻歌曼舞式的,悠哉悠哉就把财发了就功成名就了就美女如云了,自己呢简直就像赶场一样的奔忙。

今天已是元月18日,也是旧历年的腊月初十,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这1997年的春节说来可就来了。

肖飞这几天已经接到哥哥肖阳和姐夫钱光文的好几个电话,询问他何时才能回来。

他们都急了。

元月二十日就是定好了的飞阳超市开业的日子,而开业那天,钱光文认为,肖飞无论如何都要出面的。

因为,在给县里那些头头脑脑们发请帖邀请函的时候,都是以肖飞的名义发出来的,开业时,接待贵宾的活儿还是要由肖飞来干。

肖飞紧赶慢赶的,翰墨公司这边的工作才算是告一段落。

他决定,18号这天无论如何都得回去。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张翼听说他要走,就给他打来电话,说是肖飞这一走,年前估计就过不来了,大家还是提前聚一聚吧。

就张罗了这次河西文学圈子小范围的聚会。请的人都是河西文坛有头有脸的人物,当然,元严峻是没有请的。

对这个邀请,肖飞是不能推辞的。

他也想跟这些人打好关系,维持一个比较好的人缘。

没法子,他只能是留下来参加这次的聚会。

不仅是参加。他还为这次的聚会慷慨提供了资金赞助。作协是穷单位,哪怕是省作协都是一穷二白的。肖飞的赞助博取了作家们的交口称赞。

“哈最近这个叫萧龙的歌手真是好火爆,报纸上几乎每天都在刊登他的消息。很多人都在揣测他的身份,可至今都没人知道,萧龙究竟是何许人也,也没人见识过他的庐山真面目呢”

酒桌上,一作家突然就把话题引到了萧龙的身上。

这一下引发了不少人的热烈讨论。

作家们也是最关注时事新闻的一群人,没事都爱看个报纸找找写作素材什么的。

而且,他们看报纸看得很仔细,对着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事件能研究上小半天。

最近,报纸上关于那个神秘的萧龙的新闻的确是太多了。没别的原因。一则是现在最流行的两首歌精忠报国和中国人都是他所演唱。

另一个则是因为,萧龙唱红了两首歌,但人始终没在公众场合露过面。

甚至,就连央视春晚向他发出邀请,都被萧龙给直截了当地拒绝了。

拒绝的理由很拙劣:身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