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文艺圈枭雄 > 分节阅读 99

分节阅读 99(2/2)

目录

刘泽来按照协议缴纳了第一笔定金。

原本说的是十月二十六日翰墨文化的两本书就可陆续上机印刷的,刘泽来跟欧阳泊江、李澎三人二十六那天上午早早就来到了第一新华印刷厂。

首先印刷的是陆地行走的鱼单行本。

这书在当日上午顺利地完成了制版、晒版等工作,就要上版开始印刷的时候出了问题。

新华厂的工作人员通知刘泽来。说是接到上级通知,要赶印一批重要的资料。所以,翰墨文化的书要往后放一放才能继续印刷。

既然是上级硬派下来的任务。那谁也改变不了,刘泽来心想,那就等一等吧。

这批重要的资料一直印刷到二十七日早上6点多,才宣告结束。

刘泽来心想,这次该轮到我们了吧

他一直守在印刷厂里,根本就没挪窝儿,书不上机,还没印出来前,他都不准备回去休息。

这是本公司策划运作的第一个项目。不管怎么着,他都要保证不出任何的意外。

但让刘泽来感到气愤的是,意外再次发生了。

第一新华印刷厂的工人干完上级派下来的重要活儿后,居然自发地下班了,车间里一个工人都找不到。

他询问值班人员。

对方告之:这批工人连轴转工作了一天一夜,累坏了,怎么着也要歇一歇;而接班的工人还没有来到,耐心等一会吧。

刘泽来心想,也只能这样了。他也知道。上一批工人干的时间太长,继续工作的话容易出事故不说,也保证不了图书的质量。

他想,等等也好。

就这么心急如焚地等了一个多小时。好不容易等到接班的工人到来。

噩耗再次发生了。

印刷机竟然出了故障,需要进行维修。

这一修便又是很久、很久,一直到了现在。都深夜十二点了,他还没等到机器修好的消息。

让刘泽来最感到气愤的是:安排自己公司图书印刷的车间机器出了问题。可以再协调到其他车间去上机印刷嘛;他去协调了几次,对方都告诉他。这是已经安排好了的单子,如果调整的话,会打乱厂里的工作秩序,这是绝对不行的

怎么就不知道变通呢

思想怎么就这样僵化呢

肖飞对于这一情况也很无奈。他时刻跟刘泽来保持着电话联系。

有了手机就是方便,可以随时随地打电话。只是,手机的信号太差了,得不停地来回走动着找信号。

话筒里的声音也是时断时续,模模糊糊。

即便如此,肖飞还是第一时间掌握了新书印刷工作的最新进展。

肖飞也很急。

按照原本的计划,两本新书是打算在十一月初上市的,各地的书商都在催促着要求尽快发货呢

肖飞心里急,却不能表现出来,他还得安慰刘泽来:“泽来兄,不要着急,既然出了事故,那就面对好了。”

“可是,实在不能再晚了啊我刚去车间转了转,发现维修人员已经走了,机器却还是没修好,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刘泽来苦恼地说着。

肖飞皱了皱眉,说道:“泽来兄,你身上带的有钱没”

“有,有五六百块的样子。”刘泽来说道。

“那你去看看今晚值班的厂领导是谁,给他塞点钱,让他通融一下,帮咱们调个车间,看能不能行得通。”肖飞果断说道。

“啊这样合适吗”刘泽来吃了一惊。

送点烟酒、请客吃个饭,还是这时代主流的行贿方式,直接塞钱,刘泽来自己还真没做过。

而且,让他感到憋屈的是,自己明明是顾客,是给对方增加产值利润来的,居然还要向他们行贿。

这没天理啊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去尝试一下吧。既然已经上了人家的贼船,那就得想法子解决问题。”肖飞说。

肖飞这个电话是走到寝室外打的,夜深了,空气冰冷,他的心却是一阵的燥热。

他想,难道还要我自己去办一家印刷厂不成

办一家大型印刷厂,投资却是相当大的,只是各种机器设备的购买恐怕都要几百万元了。肖飞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值当。

但,若是没有自己的印刷厂,以后类似这样的龌龊事儿估计不会太少。

而且,肖飞知道,印刷厂的利润其实也是相当可观的,现下这一行的竞争也并不激烈,做大做强后,不失为一个可以持续经营的产业。

不说肖飞躺在床上思索。

刘泽来听从了肖飞的吩咐,直接去了第一新华印刷厂值班领导的办公室,塞给对方三百块钱,请求将自己公司的图书调整到其他车间去做。

那值班领导收到钱后,眉开眼笑,办事效率陡然提高了不少,亲自跑到厂区为翰墨的图书协调奔跑。

到了28日凌晨一点,在刘泽来又付出给夜班工人的二百元辛苦费之后,陆地行走的鱼终于被调到了其他车间上机印刷。

第198章两书同耀畅销榜

不管怎么说,一番波折之后,翰墨文化的两本新书总算是先后开始上机印刷。

刘泽来为了确保新书印刷期间不再生意外,在陆地行走的鱼和亮剑上机印刷的日子里几乎没离开过第一新华印刷厂。

一个车间两条生产线,虽然第一新华印刷厂的生产线已经高度自动化,效率还是相当之高的,但一天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最多也不过才能印制成两万三千余册,就是三班倒,最大印量六万册撑死了。

而陆地行走的鱼跟亮剑两书的总印刷量在一百万册以上。

若是一天印六万册的话,是至少需要半个月以上才能印刷完毕的。

这个时间有点过长。

为了争取第一新华印刷厂更多的生产线支持,刘泽来不得不把身价放到最低,每天拿着好烟提着好酒求爷爷告奶奶地恳求厂子里的领导。

这个时候,国营企业下岗潮已经席卷全国。

日子不好过,经营不景气的国有企业纷纷倒闭、停产、裁员,全国一片哀鸿遍野。

但第一新华印刷厂这时效益还是相当好的,属于中原市有名的好厂子,活儿多得每天干不完,厂里的机器几乎没歇过,整日轰鸣运转。

这样的效益红火的国有企业,厂领导还是很傲娇的,若是不跟他们打好关系,他们才不会对客户有太多的服务意识。

刘泽来费尽了心思,说尽了好话,给足了好处。厂领导才开始高度重视起翰墨文化两本书的印刷。

于是,印刷两本书的大型印刷机生产线才逐渐增加到了6条。6条生产线同时开工,用了足足八天时间。两本书的印量才算完成。

书印刷完了。

但后续的工作还未完成。

还需要照着征订的单子向全国各地发货。

一批批的图书通过铁路物流、公路物流发送到全国各家书店。

又是两三天的忙碌。

翰墨文化的所有员工都投入到了这项工作中去,大家都累得够呛。但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