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1(2/2)
以行军的目标作为行军的命名,统兵者为大总管,这是大唐出师的惯例。
也就是说这一次的北征,陛下乃是势在必得,必要要打到打到北海了。
“北海道行军大总管,哈哈,不错”马璘笑道,“成公,此战你与我同去,打到北海,你我便去燕然山勒石纪功”
段秀实摇了摇头道:“将军,这次北海道行军,大总管并不是你。”
“嗯”马璘皱起了眉头,“不是我又能是谁”
“左相杨国忠。”
“杨国忠”马璘脸色微微一沉。
他向来和杨国忠不太对付,主要是看不起这个家伙,虽然杨幼娘是他的妻子,可是他对杨国忠的成见来自史书根深蒂固,无法改变也不想改变。
当初攻击杨国忠的相府,实在是他不对,不过当日若不是杨国忠在勤政楼上说出他曾为游侠儿的事情,他也不至于会冤枉他。这件事情冤死的是那些护卫,杨国忠为阻止他拜相而直指他为游侠儿,便已得罪他了。
这些私怨其实不算是什么,关键是这一战事关重大,面对的强敌前所未有,回纥汗国各个强部不是好相与的。杨国忠这厮不通军事,担任主帅只会掣肘,于大军有害无益。
“成公,为何会是杨国忠陛下当真糊涂了么”马璘皱眉问道。
“杨国忠为大总管,天下人心安定。将军为大总管,天下不知有多少人睡不着觉。以我之见,杨国忠其实比将军更适合这大总管一职。”段秀实笑道。
“为何”马璘皱眉道。
段秀实笑道:“关于这次廷议,长安城里早有消息传来。”当下也把知道的消息告诉了马璘,详详细细讲述了朝堂上的那些议论。
马璘听完,不由得抽了抽嘴角,苦笑一声。
居然是被张巡这厮摆了一道
难道都认为真的能轻松干掉回纥么那可是几十上百万草原蛮族
临敌作战,先要考虑胜败,现在不考虑胜败,先考虑的居然是他的权柄太大
他娘的,就算是不当这个大总管,原先的权柄已经够大了,手里有大唐一半兵马,和手里有大唐大半兵马,又有多大差别
若是真的心有异志,别的人不说,段秀实和封常清便不可能放过他。天子再次表明了对他的信任,可最终的结果还是让他恼火。
张巡忠直,却终究是个书呆子。这厮不知兵事,当真以为大唐北征如巨石压卵不成被他这么一说,让杨国忠得了大总管,这一战少不得处处掣肘,怕是无法轻松了。
s:求推荐票
第二百七十九章偷闲
天下之人能不能安睡,谁在乎相比这一战的胜败,能不能安睡有什么关系若是让杨国忠为大总管,最后这一仗打败了,引动回纥人兵入中原,那时候不知谁还能安睡
马璘心中恼火,忍不住拍案而起。这是打仗,可不是儿戏一个差池便是满盘皆输,哪有先自己拆台的道理。
巨石压卵哼哼,昔日炀帝东征高丽,大军百万民夫二百多万,那才叫巨石压卵吧
“将军,反正都是为了国家,何必在乎一个大总管的名号。杨国忠为大总管,天下人才更放心些,毕竟手中兵权太重的不是他而是将军。我等不用理会杨国忠,为天子打通回纥道也就是了。将来史书上说起来,也会赞将军高风亮节。”段秀实见马璘恼怒,开口劝慰道。
“成公,你也是知兵的,怎么也说这样的话”马璘摇了摇头,眼中现出一丝厉色,“成公,你熟谙国朝故事,我来问你,昔日葱山道行军,程知节百战宿将,何以不能成功”
段秀实怔了一下,开口道:“太宗薨,高宗立,瑶池都督阿史那贺鲁反叛,高宗命程知节带兵讨伐,是为葱山道行军,知节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主持其事。前锋苏定方已先破敌,知节副将王文度嫉妒定方功劳,不许再战,令士卒整日披甲乘马结阵,马匹羸弱,士卒疲累,自称为万全之策。后王文度竟矫诏夺知节兵权,知节爱惜羽毛听之任之,定方劝知节羁押文度收回兵权。知节不听。后终无功而返。知节夺官。文度废为庶民。两年后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穷追阿史那贺鲁至石国,收其人畜前后四十余万,擒贺鲁献于阙下,这才一举功成。”
马璘点了点头,又问道:“薛仁贵兵败大非川,又是为何”
段秀实道:“咸亨元年,高宗命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以逻娑为行军之名,意图乃是直下吐蕃王都逻娑城。仁贵为帅,副将郭待封自恃为名将之后,故安西都护郭孝恪之子,不甘为下。仁贵率精兵迎战吐蕃前军,令郭待封留守大非岭看守辎重。仁贵战吐蕃于乌海,杀吐蕃数万人,本已取胜,然郭待封不听军令,自行带着辎重离开大非岭。结果被吐蕃人合围,粮仗尽没。仁贵大军没了粮草甲仗补充。自然大败。”
马璘点头,眼中凶芒闪烁,沉声道:“这两次行军不能成功,便是掣肘之故若非王文度、郭待封之辈掣肘,程知节薛仁贵如何不能成功此二人不通军事,却又刚愎自用,试看今日之杨国忠,与此二人有何不同当日二人尚为副将,便令主将遭到失败,而如今杨国忠为主将,却又不通军事,大军北征之时,还不知道是什么局面”
“某可不如程知节那般爱惜羽毛,此次北征好便好,若是不好,哼哼为了儿郎们少死一些,某家可不怕什么行军大总管到时候成公你不要拦我”
段秀实皱眉道:“葱山道行军、逻娑道行军不能成功,便是副将掣肘主将之故。将军,这次北征杨国忠是主将,你才是副将。若是存着这般心思,将军和王文度郭待封又有何异”
马璘脸色一滞,被段秀实噎的说不出话来,恼怒的瞪了段秀实一眼道:“成公以为杨国忠是领军之才”
段秀实道:“他毕竟是亲自带兵平了南诏,若是说一无是处,怕也说不过去。”
“”
马璘第一次觉得留这个谦谦君子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