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太浩 > 分节阅读 102

分节阅读 102(2/2)

目录

遁天云舟继续前行,远处一片火海阻了去路。

“弈王殿这群人也太过分了吧”陶源不喜说。

姜元辰眯眼看看火海中央的那一条通道,说:“不是弈王殿,似乎是别的门派刻意留下这一片火海。中间那一条通道,应该是弈王殿的马车踏过去的痕迹。”

弈王殿的九匹天马可是上古异种,联合之势岂是这区区火海可以比拟

“是景阳道派”林子轩细细看了看:“这火海中有着他们的那一股法力气息。”

“赤明宝焰吗”杨陵站在船头,抱着手说。“如今快到了百草山,周围经过的人只可能是其他几个仙门,所以这是试探的举动”

木青漪想了想:“许是火海之中有着探查手段,想要借助我们破除火海的时候看一看我们的手段,让魏长老直接用云舟穿过去吧。”

“不可,如此就太露怯了。”林子轩否决了:“师弟,这边就靠你了。”这话是对姜元辰说的。

“好”姜元辰举着自己的茶杯,将里面的水对上空一撒。

“咄”姜元辰右手食中二指一并,对着那些茶水一指,天空顿时汇聚乌云,一场大雨将火海扑灭。然后姜元辰将河图一展,周围灵机混乱不堪,不给旁人推演究竟的可能。

姜元辰的水系道术用的最好,那行云布雨之术更是不逊色神灵,这就是水德之心的运用。

百草山,景阳道派的任长老正和然翁等人叙旧,他身后站着三位锦袍男子,当中一位就曾经和林子轩交过手,乃是景阳道派的三位掌旗弟子,象征了景阳道派的三阳传承。

右边的弟子忽然皱了皱眉,随后方才继续听任天行和然翁讲话。

回去之后,男子对任长老说:“师叔,弟子在外面布下的火海被人破了。”

“可知是何人”另一位弟子问道。

“不清楚,弟子布下的感应手段没在周围察觉有人经过。”

长老一皱眉:“以你的修为,火海和周围云空气机相合,火海生生不灭,除非是金丹修士出手,不然何人能够破了你的法术”

“弟子最后感应,似乎是天雨的痕迹”弟子有些不确定。

“那就是了,既然没人能够破除,想必是那时又有一场云雨降落,将你的火海化作无根浮萍了吧。你三人且回去,作为我道派三位掌旗大弟子,定要压了太虚道宗一头才是”

“弟子遵命”三位弟子同声说道。

第一百三十五章仇家见面

话说另一头,太虚道宗的云舟刚刚到了百草山门口,又有一个怪异的塔楼摇摇晃晃落了下来。

整个塔楼高五层,怪模怪样不似九州的阁楼样式,反而是类似姜元辰在梦蝶世界中见到的高塔。

“可是天工府的同道”魏宏带着姜元辰等人过去见礼,塔楼第一层开了大门,也有十多个人鱼贯走出。

姜元辰暗自打量这些天工府的人,天工府得到了不少界外修真技术的借鉴,跟传统的九州炼器法门很不同。至少所谓的机关人机关兽,在太虚道宗就没有人传授,楚朝云也是去了天工府一遭才学会的。

而且这些人的打扮很是怪异,不是身穿一身铠甲防具,就是头上戴着一个黑漆漆的头盔,有的还带了一个水晶罩裹住两个眼睛。

“这个眼罩好像眼镜啊”姜元辰心下嘀咕,这就是所谓的“千里目”吧

在凡人的机关学中就有所谓的千里眼望远镜筒,这个千里目的眼罩就是为此而准备,可以观测远处的灵气变化,弥补天工府在道术上面的差距。

术业有专精,天工府这群人因为天天研发法宝,精修器道,对道术等肯定不熟。千里目可以替代望气之术,还能够替代天眼破了诸多藏身幻术。

姜元辰暗暗比较,不知道自己的幻术对上天工府的独门法宝千里目,到底孰高孰低

千里目仅仅是观测灵气,而且他们这些人的修为普遍不高,仅仅是三个玉液期的修士带头,那么用实力碾压或许也可以

在姜元辰收集情报的时候,两拨人已经打过招呼,一起在百草山童子们的带领下走上大殿。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句百草山的生态环境了。此地有一位参王居住,故而有着诸多珍贵灵药诞生灵智。这位参王和丹修联盟订约,不可在非自愿的情况下伤害山中草木精灵,而参王会给他们一些参果,芝叶作为炼丹之用。

作为草木丹流代表的然翁,当然明白天地自然循环之理,不会傻得将一颗灵药彻底断根,而是采集枝叶果实炼药。

什么为了防止别人日后用了这颗草药,然后炼丹害了自己的性命。什么为了防止后来人修为高过自己,毁了灵药根茎。难道你日后就不用了不成这么严重的被害妄想可不适合修道啊。

所以,百草山虽然是丹修的聚集地,但是草木灵修也很多。

姜元辰一路上,就看到了好几只芝马跑过,还有千年份的何首乌等精灵。

进了大殿,弈王殿、天门道、景阳道派、青离观以及浩明派都已经到了,算上天工府和太虚道宗,只差寒月宫以及赤霄剑派的人了。

因为环境的问题,九大仙门之间的传道方式不同。毕竟九州界开辟之后没有一人真正成仙。许多人都认为,他们这些九州子民根本不具备成仙的可能,浩明派等人的实际目标都是元神境界的长生。

在这种颓靡之下,景阳道派第一个发出成仙的口号,将成仙和问道分开。

问道,求的是以身合道的道君不朽境界,在天仙都不能成就的时候太遥远了。景阳道派之后,太虚道宗也挂起来了修仙的口号,但是里子还是修道的路子,仅仅是利用修仙法门壮大实力度过魔劫而已。

至于天门道,他们从始至终都是炼心成道的路子,每一代几乎只有一位传人,但是每一位传人都有着元神的潜质。

精益求精,以身度人,这才是上古时候的传道方式。现在这种大浪淘沙的模式,真正能够长生又有几人便是太虚道宗不也分出来内门和真传的差距,真传弟子乃是载道之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