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33(2/2)
“琰姐姐,求你给我一个机会。”
顾琰这才对顾瑾交代了几句,然后带上儿女离开。承曦还朝顾瑾挥手道别,“姨,再会”
球球也跟着她挥手,“姨,再会”经常听到团子和承曦说的一些词,他们也慢慢会说了。承曦挺爱教他们的。
顾瑾这会儿心头踏实了不少,笑道:“再会”
上车以后,承曦摸着顾琰的脸道:“娘,你千万别病”
“病了就不美了是吧”
“嗯。”
顾琰笑笑,生老病死,谁能自主团子对皇帝说爷爷,你千万别死的时候,态度肯定比这强硬。平常皇帝要是不遵医嘱了,明晖都不找阿允和皇后,只要找团子就成。因为找他们也没用,老爷子不买他的帐。倒是团子每每态度强硬地发号施令,爷爷、吃药,爷爷、休息那真是一说一个准。
球球也在一旁点头附和,他们一点都不想美美的娘变成三伯母或者十三姨那样。
被三双眼睛盯着,顾琰只得应了声好,我不病。
与此同时,洛阳行宫。这会儿虽然太子下令八百里加急催晋王返回,但消息传到还是需要一些时日的。所以晋王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今日是太后冥诞他是记得的。也让人在洛阳的行宫弄了个小的仪式。
晋王支撑着上完香回寝房去,眼角余光瞥到角落里的一个人,然后若无其事的收回目光。只微微一哂,原来小允派来的说客是此人。
秦相年轻的时候曾经出使西陵诸国,也曾在朝堂上用言辞逼来访使节低头。想来他的儿子嘴上功夫应该也是不差的。小允倒是找对了人。
那人正是秦相嫡长子秦奋,也就是秦菀的亲爹。秦家的祖宅离洛阳不远,秦相三年前过世,秦家人回乡守孝。如今孝期刚满了不久,接到太子殿下的书信秦奋便来了。他年少时出游各地,所以朝堂上过的人大多不认得他。晋王也是当年外出办差见过此人。那时瘟疫肆虐,秦奋是带着一个山野大夫来献药的。晋王记性很好,十多年前的一面之缘,如今略一思忖便想起来了。
至于他是如何明目张胆混进行宫的,那自然是得益于他二十年行游各方的人脉了。他也是萧允多方找人,唯一顺利进入行宫的。当然,本就是他最寄予厚望的。
晋王没有点穿他,却也没有提供方便。小允这是后悔了
其实,反还是不反晋王心头也是来来回回想了不下百遍了。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在齐王落马、萧允还没有从洛阳回返的当口,他会反。反了逼皇帝写下退位诏书,奉为太上皇。只可惜那个时候没有料到后续的发展,不然那真的是最好的时机。可惜啊,那个时候太过志得意满了。以为顺理成章那个位置就是自己的了。机会失去就不能再回来。如今再要反,小允什么准备都做好了。还有几分胜算
从本心来说,他是想反的。兢兢业业十多年,最后美人也好,江山也罢,统统都是为人做嫁衣。但如今天时、地利、人和他占了哪样
如今四国都无力也无意再进犯,太子无须腾出手对付他们。只要安内不用攘外。此为天时;太子坐镇京城,手握四镇与京畿重兵。他就是回到晋地,有支持他的地方兵力,要想打赢这场仗谈何容易这是地利。;太子名分一定便是正统,朝野厌战,这是人和。
要想占优势也不是没办法,西陵王倒是又派人私下联络了。可如果和他联手,借外族的兵马来造这个反。引得天朝腹地兵火连天,那他成什么人了这不是步了废太子的后尘么。废太子什么下场,去时不远啊。再说了,西陵王是有信义之人
可是,要放弃也实在不甘。如此回京,他下半生就只有受制于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619 劝说 3
丁公公看得很严,秦奋一直没有找到近身接触晋王的机会。今日晋王看他一眼,他也留意到了。当时心头不是不担心的,但他既然受命而来,就没有退缩的道理。不过后来风平浪静的什么都没有发生,既没有好事也没有坏事。秦奋都有些怀疑晋王是不是根本就没有认出自己来。毕竟是那么多年都过去了。
不过,当年虽然只见了一面,但他身份特殊,晋王是亲自接见并且和他说了一阵话的。而且,以晋王的性子,如果不是认出来了,根本不会转头瞥那一眼。那如今,到底是个什么情状
原本,秦奋是打算直接求见的。因为他记忆中的晋王是个一心为民的贤王,他甚至不信晋王可能会谋反。他一开始就拒绝出面的,因为他目前还在守孝的尾期,原本按规矩是不能出门的。直到来人将洛阳附近近来暗地里各方的异动一一指明。知道此事已经真到了快图穷匕见的当口,他这才勉为其难答应前来。
不过将太子的亲笔书信送到他手里的人说最好不要意图直接求见晋王,然后当面劝说。还说之前不是没有人直接通报过,但都有去无回。如果不是已经实在没合适的人好用了,太子又岂会找上他这个孝期还有三个月才满的人
那些人还说洛阳行宫里此刻到底是什么情状谁都不知道,坚决反对他直接去拜见。秦奋倒也同意了,他如今实在不好公开的、大摇大摆的露面。如果不是这件事事关重大,他肯定是不会冒着名声坏掉的风险出头的。
可不要小看孝期还剩最后三个月就露面。如果传扬了出去,他会被那些儒者骂死的。儒家对一些教条的执行是有些偏执的。或者说朝堂上有些人为了种种目的将这些教条偏执化了。后世都知道是张居正的改革让明朝多存在了八十年,这是存亡断续之功。可在当时改革正在关键的时刻,张居正的爹死了,按规矩必须丁忧。但这一丁忧正推行的改革便要如他的那些政敌所愿前功尽弃。所以张居正请万历皇帝下旨夺情,继续在朝为官推行他的改革大业。于是,他被政敌和天下士子骂成翔了。
所以,哪怕秦奋行游天下数十年,眼界早已不局限在儒家,但目前还是外儒内法治天下,这不孝的名声他还是不想背的。不过,在这种事关万民福祉的大事上自己如今能出上一分力,哪怕是要冒这天下之大不韪,他也决定豁出去了。如果因为名声就被束缚住,那也就不是他了。
所以他听从来人的话隐姓埋名潜进来了。但是,光潜进来没有用。根本就见不到卧病的晋王殿下。不过,秦奋来了一段时日,也不是一点收获都没有。他发现,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丁总管在出面。不管是明里还是暗里。当然也不是全靠了他一个人,也有不少人在暗中帮他。这里头有太子派在洛阳的人,还有国师的手下,还有秦奋这几十年结交下来的一些三教九流的朋友。
他有些怀疑晋王是不是被下属拿住了,而那些事都是下属假他的名义在行事。不然,怎么会真的要做出造反的事来当初瘟疫肆虐,地方官员都跑了,只有他一个尊贵的皇子还在坚守没有放弃。这才最后等来了转机,解救了全城的百姓。那一番谈话,更是让秦奋觉得晋王将会是给这个朝廷带来盛世的人。
不过如今太子名分已定,而且亡父和恩师聂相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