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07(2/2)
“为了尽快统一,为了时代的发展”
“为什么”
“天机不可泄露现在还不是时候,不能说”
王旭沉默了,向天也沉默了,两人静默对视,无语
“如果我一定要知道呢你明白,如果我现在不要你走,你是走不了的”
良久,王旭终于还是忍不住这么逼问,他心中有太多的不解,也有太多的疑问,更讨厌那种懵然的感觉。
向天仍旧很平静,似乎早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你不能那么玩,会死人的”
“死的人难道还少吗”王旭略带嘲讽地说。
“少,很少”向天俊逸的脸庞显得越加出尘,微微笑着说:“如果不按照规则走,我死,你会死,大家会死,所有人都会死”
“这么严重”
“我没有骗你的必要不是吗”
王旭心中升起一种难以言喻焦躁感,踌躇而又不安,向天确实没有骗他的必要,因为没有意义。
“向天,你这么多年来,与那些世外高人隐居在山林之间,为何如今突然会来见我”
“当今天下,你军势强盛,汇集名臣良将,是唯一还有能力,也有机会去尽快实现统一的人”向天淡淡地说着:“我来,一是为见见你,毕竟将来我是要跟你的。二来,也是想适当提醒下你,需要竭尽所能地加快步伐,包括所有一切的有序进步和发展,这是你的使命,当然,如果你阵亡了,当我没说”
“你知道那么多,虽然不能说出来,但为何当初你不去做”王旭问道。
“我知道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我未必能有你做得好,打天下终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再则,我既然知道,就不敢去做,这是规则所限,破坏了规则,那么一切都将再无意义。”
向天眉头紧紧皱起,似乎是在思量自己怎么说才最合适,既不违反规则,也能最大可能的透露信息。
“王旭大哥,我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是破例,钻了规则的空子,所以我只能尽可能地提醒。当然,并不仅限于你一人,无论我们这群人中的哪一个,只要能走到最接近成功的位置,那么他就是我必须去辅助的人,我之所以现在才现身,就是因为不能肯定谁是最有可能走到终点的人。”
“好吧我明白了,那文雅是怎么回事她为什么会在上辈子死那一刻什么也没听到”王旭再问。
“她是多余的人”向天脸上露出狡黠的笑意,神秘地说:“本来预计的十二人,结果多出她一个,所以她是多余的人,当然也就什么也听不到,但这是好事,她或许将是最大的变数。”
“恩”王旭点点头,再没有多问。“放心吧,不用你说,我也会竭尽全力去结束这乱世,那些什么使命我管不了,但我现在只想铸造一个盛世,走到这一步,已经背负了太多,没有退路。”
“那小弟就祝大哥早日成就千古伟业”向天爽朗地拱手道。
“你呢今后是要留下帮我还是”
“天下之事,小弟便不参与了,还有其它很多事等着小弟去做,当时机到了,自然会来见大哥”
“时机”王旭嘴角流露出些许自嘲,摇头叹道:“所谓的时机真不知究竟是何时,三五个月,还是三五十年再有几十年,我们都老得不成模样,半只脚入土,还能做什么”
“一切自有天命”
“可我从不相信天命,人可以改变天命”
“大哥不相信天命,去改变天命,何尝不是天命的一部分”
“呵呵”王旭笑了。“这个太深奥,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无意义争论没区别,何来结果我要回宫了”
“我也要走了,今日见到大哥,很高兴”向天笑着说。
“我也是”王旭点头。
随即又忍不住问道:“还有一个问题,你的武艺怎么会那么高”
“我每日除了练武还是练武,从上辈子至今从无间断,若不能高出大哥半筹,真就无颜面对天下人了不是吗”向天笑着说。
“呵呵这话倒也不错”王旭笑笑,再没有多讲什么,迈着坚定的步伐,与向天擦身而过,逐渐远去
回到宫中,众女早已是焦急万分,直到将他从头到脚检查了个遍,确认没有少胳膊少腿,这才放下心来。
本想去看看小王瑶,却得知其受了惊讶,思想极度疲惫,已经被赵雨带去熟睡,便没有再去打扰,安抚过众女后,便拉着徐淑和颜明关在屋内密谈。
徐淑早就得知很多事,所以听完后只是沉默思考,并未去细问什么。
颜明却很少听到这些,问个不停,可惜这件事本身就还没有个答案,也探究不出什么来。
当王旭从颜明那儿得到确认,其曾经确实听到过那句话后,便也无心再多解释什么。
此后,王旭也去找周智和张靖二人,将发生的事情告知,不管怎么说,这件事他们都应该知道。
以前,这件事对众人而言,虽然神秘,但却终究仿似与自己很遥远,可在向天现身后,透露出那么多信息,即便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内容,但无不指向一点危机常伴
可惜没走到那一步,胡乱的猜测是没有意义的,众人只能为此先做好准备,心里留神,但主要的精力仍然在军国大事上
第七百零二章燃眉之急
今年的襄阳显得尤其闷热,即便秋收已过,却仍然有些燥热之感,但这里还算是好的,整个华夏大地南方都多处出现干旱,尤其以西蜀和南中部分地区最为严重,其次便是交州地区以及淮河地区。
王旭自从六月份从交州回到襄阳后不久,就接连收到各地的灾情报告,好在多数地方官员应对得力,对灾情的处理比较及时,所以并未造成太过严重的后果,但即便是如此,也极大的影响到这些地区的秋收。
幸运的是,府库的储备如今还是比较充足的,在王旭严厉督促,田丰、沮授等人迅速处理的情况下,没有爆发大规模的饥荒,只是让百姓糟了些罪,但这已经是极好的了,相比较起早些年遇到灾荒时的场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真正让人难办的反而是交州,那边的府库本就已经空虚,又突然遭遇此等大旱,着实让人措手不及,别说百姓,就是军队的供粮都一度出现危机,即便是五大屯粮地之一的长沙倾尽全力资助,也弥补不了那个天大的缺口。
自从当年攻占西蜀后,为了便于管理和储存,整个荆益势力收纳的粮食早就进行过整顿,襄阳不用说,作为都城治所所在,其是整个势力最大也是最核心的储存地,此外便有四个地方堪称大粮仓,用以分散储存粮食。
一个是西川成都,作为天府之国,成都平原的粮食产量极其巨大,同时也是益州的经济和政治中心。作为大粮仓之一无可厚非。
一个是汉中。汉中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是重要的储粮点。
一个是长安,三辅之地的富饶,是粮食重要产地,想不设储粮点都难。
最后一个便是荆南长沙,作为荆益势力兴起之地,长沙向来就囤积着大量的粮草物资。
各郡县每年收得的租税,除了自身会留下一些作为储备配额,其它全部要集中到一起。可全部聚集到襄阳又不现实,不说储存量有限,运输也很困难,更不利于就近解决军队和其它一些事务的粮食供需。
当然这些粮仓并不归地方官员管辖,全部是由朝中派驻官员统一管理,这些人也只对朝中负责。
因此,长沙的粮食储存量不可谓不丰富,但面对整整半个交州的粮食缺口,也同样力有不及,毕竟交州郡县几乎都没了存粮。遇到这样的大旱,完全无力。只能眼巴巴地指望着援助。
重新受到王旭启用的尚书刘敏和王纂,可是尽心尽力,在得到司农寺提交的备案报告后,很快便上奏禀报,期望王旭下令打开襄阳国库,贴补不足,稳定交州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