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6(2/2)
一来对方此刻来访,樊剑锋觉得有点纳闷,二来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橙级修士,如果他是来求丹的,樊剑锋倒也愿意给他炼一炉丹药,因为离别在即,对宗门做一点点贡献,权当临去前的一点小心思吧
于是他抬手一招,洞门打开,那少年惊喜交集,走进来时好奇的打量了一下洞府,见樊剑锋就坐在洞府中央的空地上,先是一愣,赶忙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你找我何事”樊剑锋眯着眼,轻声开口,声音很柔和。
那少年原本紧绷的身体跟神经顿时一松,忙直起上身,道:“晚辈术法一脉第三十六山修士刘荣,请大师救我师父,他前些日子外出,却被一个自称是风寒宗老祖的人抓住,晚辈接到师父的丹影之术,那人说要樊大师前去换人”
樊剑锋眼睛陡然睁开,精光一闪而逝,风寒宗老祖三年过去了,他还在
“他怎么肯定我就会去换人呢”樊剑锋看向刘荣,那老家伙难道仅凭这一句话就想让自己送上门去
“这个丹影之术中没有说,只说要见樊大师”刘荣声带哭腔,显得颇为焦急。
“这老东西对我的脾气还挺了解的”樊剑锋心中嘀咕一声,若对方说出什么理由,樊剑锋也许反倒不会去,可对方什么条件什么话都没有,只是一句要樊剑锋来换人,却让激起了樊剑锋的好奇心。
打发走了刘荣,樊剑锋站起身来,准备走出洞府。
“等等傻小子,你不觉得这事情有些蹊跷吗”封妖令忽然开口。
樊剑锋脚下一顿:“怎么说”
“你今天不对,是昨天才刚刚从日月圣地中出来,这风寒宗的老家伙,身在抱木宗外面,怎么就知道你出来了”
樊剑锋微微一怔,“或许他是误打误撞,巧合了”
封妖令冷笑一声:“这世上根本就没有巧合,巧合都是千丝万缕的关系串联起来的而且他似乎把你的脾气摸得一清二楚,难道你不觉得奇怪吗你和他甚至连面都没有正式见过,几年前一番追讨,他怎么可能就如此了解你的脾气”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二章 龟孙子
经封妖令这么一说,樊剑锋也觉得有些蹊跷,这风寒宗的老怪物难道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可大名鼎鼎的天演术都无法推衍出樊剑锋的命数,还能有什么占卜之术
“除非”
“除非抱木宗高层中有人向他通风报讯”封妖令断然说道。
樊剑锋深吸一口气,忽然想起了当年与青二十七来到抱木宗时,洛云中以及养丹子等人严密保护的事情来。偌大一个宗门,没有一两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蛀虫,那是不可能的。
“那又如何,三年前被这老东西追的狼狈逃窜,我倒要看看三年后他还有没有这个能力”樊剑锋傲然一笑,气势凛冽。
封妖令沉默半晌,他想的是樊剑锋尽快找到左心蝉,进而快点将姹女归心这一因果线拔除,但看樊剑锋的样子,显然极想跟风寒宗老祖一战,只好叹了口气:“这倒也是,就当是你真正踏入这个世界的奠基之行吧”
樊剑锋哈哈一笑:“我还以为你要阻拦我呢你放心,先去找左心蝉”
说着轰然拍开石门,指环中他与洛云来独有的令牌飞出,直接挂在腰间,樊剑锋毫无顾忌,飞身而起,直奔灵药峰。
腰间令牌散发出紫金色的光芒,这紫金色的光芒,最好的通行证,一路好几拨巡山弟子遥遥望见这闪烁着紫金色光芒的令牌,根本没人敢上前询问。
夜间身份令牌闪烁出这种光芒的,在抱木宗仅有樊剑锋与洛云来两人,抱木宗早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更别提这些对身份令牌极为熟悉的抱木宗巡山弟子了。
“也不知那是樊大师还是洛大师,这个时候去灵药峰,不知所为何事”
这些巡山弟子眼中露出浓烈的艳羡之色。望着这道紫金色光芒一闪而逝。
“看来我们要白跑一趟了”
樊剑锋正在向峰顶疾飞,封妖令忽然叹了口气。
“怎么说”
“我没有感应到姹女归心的存在,那女人不在灵药峰”封妖令沉声道。
樊剑锋眉头一皱,封妖令对姹女归心的存在极为敏感,他察觉到左心蝉不在,那肯定是不在了。
正在这时,五行峰上几道虹光激射而来,稳稳落在了樊剑锋身前。
“狡猾的女人,看来这事情暴露了”丹仙人瞥了眼灵药峰,向樊剑锋走来。
“师兄。你们”樊剑锋目露疑惑之色。
“师尊告诉我了这左心蝉我们早就注意了,这些年暗中查访,本来准备最近动手的,看来消息泄露了。这女人觉察到不妙,竟然先一步跑了。”丹仙人言简意赅,樊剑锋一听之下便已明白了。
樊剑锋苦笑一声:“师兄,攘外必先安内,看来抱木宗内其心不轨的人还不少啊”
丹仙人哈哈一笑,忽然神色一正:“云刹宗位列艮维荒四大宗门其三。宗门实力极强,比起风寒宗要强上太多,你此去一路小心”
樊剑锋心中疑惑,为什么你们不去随即便明白了过来。或许这也是师尊的意思。他不让抱木宗插手,无疑是要让樊剑锋独自一人面对云刹宗,也算是他高调复出的第一战,也是第一站
“多谢师兄提点”樊剑锋抱拳拱手。
丹仙人微微一笑:“云来给你的东西。你拿去吧”说着手一挥,一只小巧的储物袋飞出。
樊剑锋抬手接住,并没有看。脸上闪过一丝怅然,随即再次抱拳:“大师兄,保重二师兄同样”
言毕,直接飞身而起,再也没有回头,直接向抱木宗山门外飞去。
当他飞出抱木宗山门的那一刹那,五行峰顶上的半空中,丹酒大师浮现而出,身旁洛云来一脸不舍,同时也有一丝的担忧。
“师尊,师弟这一去”
丹酒大师摆摆手,示意他不要再说,半晌后他转身看向洛云来:“桑梓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