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梅子金黄杏子肥 > 分节阅读 63

分节阅读 63(1/2)

目录

清河县明府,清河明家是临安明氏的一脉旁支,明貌的母亲与临安明大夫人,是同府姐妹,不同的是,嫡女嫁与临安,庶女嫁到旁支清河。

明貌母亲早逝,父亲羸弱,明大夫人怜她孤弱,便自幼将她带到临安亲自抚养,直至满十五岁后,明貌到底要回了清河主家谈婚论嫁。

“所以后来明貌小姐便回清河去了,”林青穗缓了缓道。“嗯,”苏行蕴猜测:“之后小林兄,跟着她一道去了清河”

“你怎么知道”林青穗惊诧的看着他。

苏行蕴好笑的看着她:“咱们原先在说小林兄的事,忽而转到明貌小姐,定是有关联在啊,不然你岂不是说了半天废话。”

林青穗托着下巴撇过头:“行行,你聪明,那你说说,我郁哥哥怎么就想着跟去清河了”

“唔,”苏行蕴想都未想,随口说了个答案:“他大约看中明小姐了吧,我记得那时他俩琴笛和鸣过几回,旁人都笑叹很般配,依林郁那样的性子,难免不动心。”

“”林青穗再次惊得无言以对,她鼓着圆溜溜的眼瞪他:“你还说不记得明小姐连琴笛合奏这事都记得清楚。”

“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就好似一团麻线,”苏行蕴点了点她额头,失笑道:“扯出了线头,自然就能牵出接二连三的事来。”他又道:“他俩如何了,成亲了没有”

“没呢”林青穗说起这事就犯愁,“明貌小姐倒是愿意的,她与郁哥哥情投意合,不介意门第之差,可明家长老自持家世富贵,死活不肯应下郁哥哥的求亲。明貌小姐那一房人丁稀薄,她爹是个病罐子,撑不起门面,也没有发话的资格,因而这事就耽搁了这么多年。”

苏行蕴回忆了番林郁的年纪,半打趣道:“那倒是可惜了,林郁也不小了吧,再耗下去,只怕得成老光棍。”

林青穗不满的斜他一眼:“哪有你这样说风凉话的,”她又不得不承认苏行蕴一针见血,“其实郁哥哥决心够重的了,明貌小姐那房无兄弟支撑,她爹对郁哥哥也很满意,有意让他”

林青穗顿了一下,才结巴道:“倒插门”苏行蕴这才眉梢一扬,“哦”了句:“林郁答应了”

“应了”这事林郁只跟林青穗一人说过,上门女婿何其不光彩,说出去只怕方圆村里都会耻笑林家,可林郁实在没法子了,尽管做到这等地步,可明家主事仍不肯松口。

明府另外几房,大多在等着明貌父亲咽气,届时将明貌一嫁,他那一房便彻底给抹了,田地财产都归了公再分。因而明老爷这些年也在硬撑着,族里不应林郁入赘,他也不肯将放明貌嫁出府去,这事便僵持胶着了多年。

“这事说起来,也的确麻烦,”苏行蕴哼声道:“不过到底是林郁的私事,你再替他担忧也无济于事,还得他自己找到破局之法。”

“我担忧的不是这事,”林青穗这才说到重点来,她起身打开窗户,一指外头的积水:“你看这外边。”

“下雨”“是,这雨太不同寻常了,”林青穗复又坐下身来,她声音几乎低不可闻:“苏行蕴,你信不信,我做了一个梦,清河那边也下雨了,接连几月不停。”

苏行蕴靠近她身侧,才能勉强听清她说的话,他宽慰她道:“按理说,北边有雨,南边便应是晴天,梦境会不会是反的”

“不是,”林青穗摇摇头:“我记得特别清楚,我们那边也会下雨,下得又凶又猛,据说临安运河水线漫出了码头,周边人家均遭了水患。”

“但好在,”她凑到苏行蕴耳边,声音里带着颤抖:“好在知州大人英明,及时开闸泄洪,将迅猛河水都分流排往到下游各地。”

“你也知道,清河亦是依傍运河,并且,它是河运分流的交汇口,地势偏低,这样被毗邻几城接连泄洪,清河县,当真会成了水城。”

林青穗说完最后一句,用极为惶恐小心,又渴望被理解眼神盯着苏行蕴。苏行蕴看着她黑幽幽的眸子,不由端正了神色,他忽地想起了许多年前,林青穗也跟他说过相似的话,“五年之后,不要去陈郡清河县。”

她那时,也是想说这件事情吗

第87章 封官授职

苏行蕴回府后, 召来幕僚文师, 将东南州府地辖舆图尽数搬了出来, 重头探讨临安、陈郡、颠池等一带州县的地势极水利布局。

舆图是苏靖歇带着苏行蕴这些年实地勘察所绘,图中所载城州格局、山川湖泊、四方地物等, 较官府通行舆图更为详实精准, 尤其交通道路, 苏家叔侄因常年奔波云游, 针对各地的水路官道,专门另绘制了交通志。

众人看过几张舆图通志后,苏行蕴指着陈郡问幕僚:“若东南一带雨水过盈,运河水线骤升不降,此地可是要害之处”

幕僚几人先以为公子是心血来潮搬版图,意欲考验他们博闻强识的本事, 一个个都俯着身子仔仔细细的看过图,没敢放过一山一川。

这时忽听苏行蕴这样问话, 游历过东南各地的幕僚心呼侥幸,张口就答:“公子所言正是”

他虚指着舆图河道, 一路顺过运河地形, 郎朗道来:“陈郡乃是东南三关之建置,沧河八泾之要塞,更是临安、滇池等地运河通衢之流程, 正是水运要害之处。”

他又揣摩苏行蕴的话语用意,继续解释:“门生从前游历陈郡等地时,有心勘测过山川水利, 依在下愚见,此地虽有通汇四方之流之便利,然而官府懈于修缮,堤坝年久失修,河淤堆积,排洪渠道不足,一旦雨水过盈,若河道疏通不力,或将引发水患之祸”

因近来京城淫雨不停,道路交通积水不便,他一说起水患,在场众人皆不免心头一震。有人不满他危言耸听,提出异议道:“魏生所言听来虽头头是道,但近些年来,东南一带雨水一向颇丰,亦未曾听说有水患之灾。”

“曹生此言差矣,”那姓魏的年轻门生胸有沟壑,说起话来底气十足:“圣上有德,承蒙天佑,实则东南一带州府风调雨顺,已经近有二十年,未曾降过真正的连天大雨。”

苏行蕴神色不变,点头示意他接着说,得到公子肯定,魏生又大胆了些:“并未在下危言耸听,假使让陈郡临安等地,蒙受京城这接连十来日的大雨,都会引得运河临边几城水线失控也未定。”

苏行蕴指着舆图上小小的一处,声音如常的问:“若生水患,这处地形如何”

魏生定睛一瞧,见那是陈郡主城清河县,无需多想便答道:“公子请看,您所指这处清河县,乃是陈郡主城,此地是河州要塞之重道,傍运河长流,居于临安、新安等地的下首,一旦天将大雨,生出水患,此地必将首当其中”

魏生连番陈词,引得众人哗然一片,苏行蕴心头隐隐生起骇然。

魏生的这般仔细展观推敲,竟与林青穗所言相差无几,可见陈郡清河县的确灾祸暗伏,危患隐埋,苏行蕴提笔记下关键几点,琢磨着此事要如何筹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