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2)
郭亮看了他一眼,站起来说道:“打了,欢迎你。我叫郭亮,我们领导到山上巡逻去了,我下午陪你去。你请坐。”
“领导不在”皮林嘀咕了一声,问道,“你们饭熟了没有我想早点过去。”
郭亮一边给他倒水一边说道:“现在才十一点,哪有这么早吃中饭的。”
“不行,得快点吃。我在山尾村还要办事,太晚了山路难怕出危险。”皮林了手上的手表一下,有点急切地问道,“厨房里有剩菜剩菜没有热一点,吃了就走。”
看他急急忙忙的样子,听他主动式吃剩饭剩菜,郭亮对他反而有点一点好感,建议道:“那我们干脆到街上去吃,那里速度快得多。”
“好,好,只要省时间就行。”皮林说着转身准备走。
郭亮连忙跑到后院跟在菜地里忙活的老丁说了一声,让他代替他值班,然后带着皮林出了警务室。老丁已经修好了自行车,戴着草帽在一大片菜地里除草。警务室不但继承了以前派出所的一栋楼房还继承了大块菜地和一口鱼塘,他们基本不用到外面买菜。
所谓的街道就是以前矿工们的聚居地,以前煤炭产销两旺的时候比城里正常的街道还繁华,但现在已经衰败得不行,很多房子都空着,甚至台阶和屋顶都长了杂草或苔藓。路上只有几个老太太、老头子,几个追逐嬉玩的光屁股小孩。
郭亮带着皮林到了一个挂着“林家餐馆”的小店前。店主人一个能干的大嫂立即笑容满面地迎了出来,问道:“郭大学,有什么事吗”现在吃早餐太晚吃中餐又太早。
听到女人称呼郭亮为郭大学,皮林有点惊讶地看了郭亮一眼。
“吃饭”郭亮简单地说道,“要快,有包子、豆腐脑没有”
“有,有。请进来。”女人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随口问道,“你早上不是在这里吃了吗”
“有任务。”
坐在桌边等包子、豆腐脑、凉菜端上来,郭亮好奇地问道:“皮工,你到山尾村做什么搞试验还是搞调查”
皮林脸上竟然呈现一丝惭愧,过了一会才说道:“我想承包村外那个湖心洲。”
郭亮不知道他为什么羞愧,问道:“你是专职承包还是”
皮林更是不好意思,说道:“当然是专职承包,只要包下来,我就从原单位辞职出来。”说到这里,他喝了一口茶,愤愤不平地骂道,“妈的,那个王八蛋死活不肯转让出来。村里的干部也阳奉阴违,当面说好背地里不同意,好像我送钱给他们,是害了他们似的。我的承包费是现在承包人承包费的三倍,他们还唧唧歪歪。操”
郭亮如看怪物似地看着皮林,问道:“为了承包那破地方你竟然辞职”。。
第2章 湖心洲
皮林抬头看着郭亮道:“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你们这些人,嗨,亏你还是大学生,你以为在单位不死不活地呆着有意思你是不是觉得机关单位工作就尊贵一些,当土地承包人就低人一等”
郭亮摇头道:“那倒不是。我看你的神色反而认为你有这么一种想法,要不你说起这事怎么不好意思”
皮林想不到郭亮会这么说,一时有点失神。
郭亮问道:“你把承包费提高三倍,他们为什么不放手,难道那洲子里面真有黄金宝贝,让你和他们都这么执着不就是一些芦苇、杂草吗现在还被洪水淹没了呢。”
皮林啐了一下,说道:“什么黄金宝贝有黄金宝贝还会留到现在就是有黄金,国家也不会容许私人和村里的人开采吧。”
郭亮笑道:“就是啊。那片洲子我前天正好看过,虽然我人没有上去,但我知道那里只长芦苇和杂草。你有必要承包吗现在是夏天,洪水已经淹没了大部分,只留下一点芦苇尖尖在水面上。,说老实话,我不看好那里。那里以前是农民放牛打草的地方,没有承包不承包的说法,现在芦苇能卖点点钱,所以才有人出钱承包。”
说完这些话,郭亮才发现自己是不是有点多嘴了:镇长打电话来说这事,应该算是一种暗示一种支持吧,我怎么给他泼凉水
皮林冷笑道:“你看了那里的芦苇没”
郭亮说道:“看了,质量。”说到这里,郭亮恍然大悟似地点了点头,道,“哦,我明白了。你是县科委的,你准备将那里的芦苇改造成优质芦苇,对不对”
皮林叹了一口气说道:“将劣质品种改良,这可是双赢。我赚了钱,村里的收入也提高了。”
这时老板娘端来了包子、豆腐脑等食物。东西一放在桌上,皮林就有点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了一个包子往嘴里塞。
郭亮说道:“我对芦苇的行情一概不知。你肯定芦苇会涨价再说这里的面积也太小了一点,即使你改造成功,也赚不了多少钱。”郭亮虽然不再泼凉水,但还是实话实说。
皮林鼓着眼睛将咬下的包子吞进肚里,讥讽地说道:“包子也要一口口地吃,承包更大面积的滩涂地我当然愿意。可我们双清县哪里有这种地方就是有,我也没有这么资金。你以为芦苇改造不花钱我现在只能一步步来,先把这块洲子包下来,改造成功赚了钱之后再承包其他地方的,这样滚动发展,慢慢赚钱。你是不是觉得我承包赚不了钱”
郭亮笑道:“没有,没有。你这么执着,我相信你会发财。”
皮林的脸色这次好了一些,说道:“别人承包了那块地只是鸡肋,我承包了就能发财。他们村里也能增加收入。哎,在这里办事怎么就那么难呢”
吃完饭,郭亮换上联防队员的衣服坐在皮林的摩托车出发了。
坐在后面看着眼前成山遍野的楠竹,郭亮心情不错。等出了楠竹坳村,摩托车拐了进了一道山路,过了一座山,楠竹一下消失了,变成了满眼的树木杂草。郭亮一直奇怪为什么楠竹只生长在楠竹坳村,周围其他的村子很少长楠竹。
郭亮问道:“皮工,那片洲子冬天露出水面的面积多大每年能产多少芦苇,能产多少杂草”
皮林一边开车一边回答道:“冬天最大的面积有三百六十多亩。其中平地面积是三百多亩,水面面积是五十亩左右。这里的芦苇品种不行,都是野生的劣质品种,产量很低,每亩才三百公斤左右,每年总产约一百来吨。按现在二百元一吨的价格,总价值也就二万多元吧,除去收割、捆绑、装卸、运输等费用,一年到头也就能赚四五千元的样子。杂草都是不值钱的,没有谁要,也没有人去地里收割归堆,更没有人计算过它的产量。”对于洲子,他如数家珍。
郭亮奇怪地问道:“里面还有水塘”
“有一个大塘,每年可以收获一些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