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2/2)
“不知道,据宫人说战斗一打响这家伙就藏了起来,现在还没有找到。”周泰摇了摇头说道。
“找到他一定要保证他的安全。”任超无奈的叹了一口气道,“毕竟他是李妍熙的父亲,找到他之后,将他暂时看管起来,回头交给大院君。”大院君将李妍熙送给了任超,事后任超便派人将查出了李妍熙的底细,让任超做梦都没想到的是李妍熙竟然是大院君的亲孙女,之前任超还在猜测大院君为什么舍得将孙女送给自己。直到昨天大院君跑来恳求自己,任超才幡然醒悟,原来大院君此举只是为了保住自己儿子的性命而已,而且大院君非常的聪明,始终没有提及李妍熙的身份,而李妍熙也从来没有在任超面前表露过身份,但是在任超秘密调查李妍熙底细的时候,大院君已经命人无意间将李妍熙的身份泄露给任超了。大院君料定有自己孙女这层关系,再加上自己的面子,任超肯定会设法保证自己儿子的性命,这一次大院君无疑是赌对了。
“这个老狐狸,一个月之前就开始算计老子了”任超忍不住骂了一句,随后翻身上马,一行几人向着朝鲜王宫奔去。
任超刚刚赶到王宫便接到了消息,士兵已经找到了李载冕,这小子也不傻,战斗一打响,这小子害怕日本人会对他不利,于是偷偷的躲了起来,当时战事吃紧,小鬼子自然也不会大费周章的找这个窝囊废,直到虎贲军占领的王宫,这家伙才从藏身之地跑了出来。任超随即命人将他送往全州,秘密交给大院君处置。
第69章晋升总兵
乾清宫内光绪帝勃然大怒一把拍在龙案上,站起来怒视着李鸿章大声质问道,“平壤丢了,你倒是给朕好好说说,这平壤城是怎么丢的你不是说平壤城固若金汤吗怎么说丢就丢了”
“臣有罪”李鸿章跪在地上禀报道,“回禀皇上,据叶志超奏报,倭人遽以三四万之众猛扑环攻,我军将军浴血奋战五昼夜,最终因弹尽粮绝,寡不敌众被迫撤出平壤,因此老臣认为平壤之败非战之过。”
“哼”光绪帝冷哼了一声,怒气冲冲的坐了下来。
这时翁同龢突然出班奏道,“皇上,老臣有本启奏。臣以为李中堂所说平壤之败非战之过,不过是故意推诿的借口而已。俱臣所知,平壤城内有各路大军一万余人,且粮草弹药充足,足够坚守一月之用,平壤城城高壕深,易守难攻,即便倭寇真有三四万之众,想要攻陷平壤也绝非易事。臣认为,平壤之败完全是因为有些人贪生怕死,不肯为国出力所致,臣请求严惩贻误战机之人。”
“不知道翁师傅所说的贻误战机之人指的是谁”这时孙毓汶突然开口问道。
“内有李鸿章,外有叶志超”翁同龢指着李鸿章说道。
“臣举荐翁师傅挂帅出城,翁师傅文韬武略,有翁师傅在,只要有数千兵马,定能所向披靡,大败倭寇于朝鲜。”孙毓汶大声说道。
“好了不要在吵了”光绪帝大声训斥道,“都到了什么时候了,平壤丢了,倭寇都快打到家门口了,你们还有心情在这里吵”
“臣等有罪”众臣纷纷告罪。
“皇上”翁同龢随后说道,“牙山之战,任超能够凭借几百溃兵大败倭寇,斩杀敌将大岛,鸡龙山之战,又是这几百溃兵,一举歼灭日寇上千人。山清一战,任超凭借几百溃兵,千余新募之勇便歼灭了超过五千倭寇。而反观叶志超,空有上万天兵,却接连丧师失地,臣恳请皇上治叶志超作战不利之罪,令选良将统帅三军。”
“启奏皇上,阵前易帅乃是兵家大忌”李鸿章奏道,“臣恳请暂时不要治罪叶志超,以免扰乱军心。臣已经派人去安徽看望刘铭传,如果刘铭传身体无恙,老臣举荐刘铭传担任主帅,等刘铭传到任之后再撤换叶志超不晚。”
“恩”光绪帝微微点了点头,“传旨告诉叶志超,平壤战败之责朕暂不追究,但是鸭绿江是他最后的防线,绝对不能让倭寇踏过鸭绿江半步,否则严惩不贷。”这时叶志超败退平壤的真相还没有暴露,因此叶志超没有被撤职查办,直到十一月份叶志超败退平壤的的真相才大白于天下,光绪帝大怒,下旨查办叶志超,械送京师,下刑部鞠实,刑部依律将判叶志超斩监侯,后因李鸿章求情免死,于几年之后获赦。
“臣等领旨”众臣躬身领旨。
李鸿章刚刚出宫,正准备返回北京的府邸歇息,半路上便被拦了下来了。“启禀中堂大人,前线急电”
李鸿章接过亲卫递过来的一张电报纸,刚刚看了一半李鸿章便激动的双手颤抖了起来,“好实在是太好了立刻掉头,我要进宫面圣”
“皇上前线大捷”李鸿章激动的向光绪帝奏报道,“刚刚接到虎贲军总统任超发来的电报,任超率领虎贲军及朝鲜军成功收复汉城,击毙日军第一军司令官山县有朋大将,第五旅团旅团长大迫尚敏少将以下四千余人,取得汉城大捷”
“什么”光绪帝一惊之下直接站了起来,连忙问道,“情况属实吗”
“老臣已经命人去核实消息不过如此大事,料想任超也不敢谎报军功”李鸿章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好实在太好了”光绪帝兴奋的说道,“之前山清之战,朕还没有奖赏于他,没想到任超又率兵收复了汉城任超真是朕的福将呀传旨晋封任超为总兵。”
“皇上,这任超刚刚晋升副将也就一个月,现在就晋升总兵是不是快了点。”李鸿章忍不住提醒道。
“一个月内,两战两捷,消灭倭寇上万,收复朝鲜都城,此功足以晋升总兵如果别人能够消灭上万倭寇,朕也给他连晋两级”光绪帝兴奋的说道。
“皇上英明”李鸿章接着说道,“任超还奏报,不日将挥师北上,进攻平壤日军主力,请求各路友军合击平壤之敌。”
“准奏”光绪帝毫不犹豫的答应道,“传旨叶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