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儒术 > 分节阅读 230

分节阅读 230(2/2)

目录

可是,之前国君孙建实因为苏林的文位和年龄都太低。所以并没有授予苏林公爵,而是给了半成国运。谁曾想,半成国运竟然被霓虹凶兽给吞噬了。这就让国君孙建实十分地郁闷了,所以之后不管苏林再写出多少首的镇国诗词来,他都没有再对苏林进行国运和爵位的奖赏。

一直等到了今天,苏林的文位也到了举人,勉强可以被封爵位了。所以,国君孙建实便打算,干脆一次到位。今天便将苏林的爵位提升到公爵,这可是最高的爵位了,再往上便是皇室血统的亲王了。

“多谢陛下”

相对于礼部尚书的职位,爵位相差很多,没有实权。但是苏林自己本身也不太想要在朝中担任官职啊何况还是礼部尚书这么麻烦的官职,也许别人为了争这个职位而头破血流,但是苏林却是避之不及。

刚刚在他的行路难当中,他就已经写出这种思想感情来。人们为了追求那些表面的浮夸和虚荣,让自己的思想走到了歧路。便很难更进一步了。

所以,这个爵位的封赏,反而是苏林所更加希望的。又有身份的象征,又不需要履行什么责任。是再好不过的了。

“陛下英明,苏林屡屡作出镇国诗词,更有孝赋对我吴国的贡献非常之大。封其为公爵。并不为过。”

“臣附议封苏林为公爵,并无不妥”

见国君孙建实放弃了让苏林当礼部尚书的想法。底下的大臣们,当然对国君孙建实封苏林为公爵没有异议了。

所以很自然的。这一个决议就这么愉快的通过了。国君孙建实便立刻拿起了怀中的镇国玉玺,在一张圣旨上盖了一下,然后便见到一阵圣力金光闪动。从玉玺之上涌动出一阵阵国运力量,其中的半成国运,就这么朝着苏林身上汇聚过去。

“又是国运上一次的国运力量,进入了我的智海当中,便企图让我对整个吴国效忠,对国君完全的遵从。如今这半成国运,难道还是上一次那样么”

哗啦一下,苏林很谨慎地对待这闯入自己智海当中的半成国运,却意外地发现,这半成国运比起上次来老实多了。

或者说,这半成国运和上次那半成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似乎上次的半成国运是刻意带着一股想要控制苏林的思想降落的,而这半成国运,却是真真正正的纯正的国运,只带有浓厚的吴国气运气息,并没有其他任何的人为思想。

所以,当这半成国运降临在苏林的身上的时候,他并没有感受到任何地不适,甚至连一点异样的思想都没有发现。

“看来果然是这样的,国运也分为两种。一种带有国君意志的国运,一旦接受这种国运,便要绝对服从国君的命令和安排。便是那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命令。而另一种,便是像这样嘴纯正的国运,有了这种国运,便等于是和吴国生生相息,可以感受到吴国的各种力量和民生”

苏林开始在智窍当中慢慢的炼化和感受这样的国运力量,慢慢地便更加地理解了国运的力量体系了,“这样的国运,封的爵位,并不受国君的控制。甚至,这样的国运可以不断地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的”

知道了自己接受的国运,并不是受国君孙建实的控制,苏林就放下心来了。坦然地接受了这样的国运授予。

而对于苏林的国公封号,也已经降临了下来。因为苏林是以镇国诗词闻名的,所以,他的封号便是“镇国公”了。

在场的文武百官见了,无不唏嘘不已,许多人到死都混不到一个侯爵。但是苏林才年仅十六岁,便已经成为了一国之中仅有的几名国公之一了。

那些国公,大部分都是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苏林只不过是侥幸写出了几首镇国诗词而已,这就不得不让人的心中羡慕和妒忌啊

国公的爵位,虽然并没有什么实权,但是象征意义和对吴国国运的感同身受,是非常有益于思想的修行的。

在苏林炼化这半成国运的一瞬间,他便可以感受到整个吴国百姓的一种很模糊的生存状态。并且,苏林还隐隐觉得,一旦自己遇到危险的时候,甚至可以将这半成国运当做法宝一样抵挡出去,让吴国整个国家的国运,替自己抵挡灾祸,当真是妙用无穷啊

第三百四十二章镇国公府

爵位

是国运体系当中极其重要的分封体制,在秦朝之前的大周,周朝天子甚至通过这样的分封制,将国运分封到各个诸侯国当中。

由此,便导致了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的动乱诞生。直到秦国大一统之后,秦始皇采用了郡县制度,但是却并没有取消爵位的设置。

只不过,将爵位本该拥有的国运进一步削减,并且,剥夺了国运当中的力量控制,只具备和国家共荣共灭的能力,却并不具备分裂国家,操纵国家的能力。

而现在,天仁大陆的九国当中,国君分封的爵位,便也都是这样有名无实的爵位。

因此,这样的爵位,其实对一般的儒士而言,虽然已经是无上的荣耀和实惠了。但是,针对这些屹立数百上千年的老世家来说,并不算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他们当中,不少人都是世袭的伯爵侯爵,公爵虽然少,但是也有一些。

主要是这些爵位只能够共享吴国部分国运带来的些微力量,儒士的思想却很难从国运当中领悟出什么思想和进步来。甚至于,在必要的时候,迫于炼化国运的限制,还不得不帮助国君,度过国家的一些难关,奉献自己的力量。

“国运的力量,即便是被我炼化了,依旧很难去琢磨其中蕴藏的思想而且,还能够时时刻刻地感受到吴国国力和民生的变化,对思想的修行,甚至有一丝干扰难怪那些针对我的大臣们。并没有反对国君孙建实授予我公爵的爵位”

初步的炼化了这些进入智海当中的国运,苏林也不知道是福是祸。但是至少并不是像上一次那样彻底要控制自己的国运,若是苏林真的不想要这些国运了。也可以用思想将国运包裹起来,从自己的智海当中剥离出去。

至于满殿的文武大臣们,虽然一个个也十分地羡慕苏林如此年轻便成为了公爵,但是也承认苏林的确有这样的资格。毕竟镇国诗词,每一首都极为难得,都足以被封爵的。

而苏林还是接连写出了这么多首镇国诗词,这已经是人所共知的天才了,若是连这样为国贡献的天才都不能够被封爵位的话,恐怕还真的说不过去了。国君孙建实便要落下一个赏罚不明的过失了。

“苏林,以你的几首镇国诗词为我吴国作出的贡献,朕不仅要授予你公爵的爵位,更要赐你一座镇国公府。来人啊将镇国公府地契拿来”

国君孙建实一声令下,便有太监唯唯诺诺地手持一张房屋地契,走到了苏林的面前,躬身递了上来,恭敬地说道:“苏国公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