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儒术 > 分节阅读 59

分节阅读 59(2/2)

目录

“哎本来还以为这次有了苏林这个天才,能够好好打一翻身仗,让建宁府的人也知道知道我们建安府的厉害可惜,建宁府竟然将楚霸王的后人都拉去了,听说项家修的是霸道,天地不容的那种霸道,又岂是我们可以比拟的啊”

“可惜了啊若是在上个月,苏林能写出鸣州之诗,也足以让我们在建宁府院学生的面前欢呼了。可是如今,对方的那首楚泣实在是太出彩了”

“本来我还想仔细看看苏林的鸣州大作,学习学习可是现在,哪里还有那个心思啊就算苏林的鸣州诗词也很精彩,那还能比得过楚泣人家可是放在圣文的第一页呢”

“是啊除非苏林能够用镇国的诗词,才能够猛压楚泣,不过这也太异想天开了。圣文好像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镇国之作了。九国数十万的儒士,几个月来都没有一人写出镇国诗词,苏林一个区区童生,怎么可能嘛”

圣文的金页正在一页页呈现出来,不过上面绝大部分都是九国各个府县当中儒士们所写作的达府之诗。刚刚才见识过楚泣这样鸣州巅峰的诗作,对于其他达府的诗词,谁还有心情细看啊

偶尔出了一两首略带闪光点的鸣州诗词,才会有人惊疑一声,不过却也立刻就回归平淡,大家都在等着看苏林的那一首秋词。

“方院首,你看圣力的光芒正在减弱,好像圣文只剩下最后几页了啊怎么还没有看到贵府院天才苏林的鸣州大作秋词啊莫不是方院首被这个苏林给诓了吧还是方院首自己杜撰出来的啊”

越是看到建安府院学生们低沉的情绪和脸,潘石的心中便越是欣喜,智海内的思想海水也越是通达顺畅,如果有人深入潘石的智海,便可以看到,在他的智海上空,是一座乌云之城,黑压压的,散发着一股思想恶臭,狠狠地压在他的圣力山峰之上,甚至还无时无刻不在腐蚀着他的圣力山峰。

这便是从小积累而成的,嫉妒与攀比的思想乌云,这种乌云积少成多,是最具有毒害的思想。所以潘石明知道刻意打压建安府院是不对的,但是却不得不如此为之,他的道已经因为方崇而被阻碍,这个阻碍如今已经非常之深,他只有彻底地压服和打败方崇,才能够得到解脱,彻底地化解思想乌云,晋升到大儒文位。

“呵呵潘院首,你且看下去便知晓了。”

方崇并没有过多解释,反而将目光聚集到圣文碑上,倒数第二页圣文已经流落出来。冲天的圣光已然黯淡了下来,可是就在最后一页圣文要显像出来的这一刻,整个圣文碑又猛然间爆发出一股耀眼的圣光来。

“这这是怎么了圣文碑怎么会突然圣光大起这就算是镇国的诗词也没理由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应啊”

本来还志得意满的潘石,也被这猛然间大作的圣光惊得愣住了,似乎从来就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状况来啊

“快你们快看,圣文碑上怎么好像出现了一支笔这难道说是传说中的圣笔”

有人立刻就发现了,这最后一页诗文出现时候的不同。其他诗文呈现的时候,是圣光凝聚金字,一个字一个字按照顺序显现出来。可是这最后一页上的诗文,竟然是先由强烈的圣光凝聚成为一支圣笔,再由圣笔挥毫一笔一划书写出来的。

“圣笔三十年了,圣笔似乎有三十年没有出现了”

蔡先生的表情也凝固了,有点痴痴地道,“这是有书法大家出世啊这最后一页诗文的作者,非但诗词才情卓绝,而且更是写得一手好字,竟然能够惊动圣殿召出圣笔来”

“快看秋第一个字是秋”

看到第一个字是“秋”,建安府院这边的的秀才举人们瞬间就兴奋了起来,一个个恨不得将脖子伸出五尺长去。

“秋词竟然真的是秋词苏林的秋词在最后一页”

“天呐我是不是看错了真的是秋词么”

第八十九章项家的逆鳞第二更求订阅

圣力凝聚圣笔,如同有人凝握在手一般,一笔一划,一横一竖,苍劲而有力,在圣文碑上刻画出一个又一个磅礴大气的楷体字来。

秋词二字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了,圣文的最后一首诗词真的是苏林的鸣州之作。

“不不可能天妒的楚泣完全已经是鸣州巅峰的才华思想了啊怎么可能有鸣州之诗比楚泣更卓绝的啊”

潘石龇目欲裂,目不转睛地盯着圣文碑,口中喃喃道:“我倒要看看我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鸣州诗词”

“这字是苏林的字迹”

那建安府院的院首方崇不关心秋词的诗文,反倒是一脸意外地盯着圣文碑上的字体,忍不住惊叹道:“这楷体字,前所未见前所未见的磅礴大气啊难怪难怪圣笔重现如果不用圣笔的话,根本无法重现这样磅礴大气的字体啊”

“字体”

众人这才醒悟过来,定睛再往那圣笔下的楷体字看去。果然是字字珠玑,用笔匀而藏锋,内刚劲而外温润,字的曲折出圆而有力。整体风格高古苍劲,雄浑大气,一笔有千钧之力,而体合天成。

很快,整首秋词便全部呈现了出来。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全诗豁达开朗的乐观思想,同之前楚泣那追忆往昔的不甘悔恨形成了极度鲜明的对比。二者对立起来。竟然犹如楚河汉界一般,在场的所有人的智海当中。都仿佛一分为二,一部分思绪在感项羽之死。另一部分思维却又在感受秋词中的乐观。

“寥落几笔,无任何华丽的辞藻,竟然也能将秋日的爽朗开阔写得如此之乐观,可以说是千古以来不悲秋的第一人啊”

饶是一向不多话的蔡先生,此时也忍不住赞叹一声,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秋词以平淡无华的乐观豁达出彩,丝毫不比那楚泣差。再搭配上这苍劲雄浑,磅礴大气的楷体字。此诗的确勉强可以放在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