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2/2)
“我赵家钱庄的声誉不能毁,十万两银子就赔给他又如何早晚要从他身上再连本带利拿回来”赵智厉声道,将银票交给赵德柱。
“喂伙计我看你们赵家钱庄是不是想赖账了才区区十万两白银而已,点了这么久”
赵氏钱庄外,苏林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敲了敲钱庄的柜台,催促伙计道,“不然,先把我的勤字还来。”
“稍稍等苏案首”伙计已经不是之前那副鄙夷的嘴脸,满脸的谄媚,急急忙忙地将装有“勤”字的文案玉盒拿了出来,恭敬地递给苏林道,“您的勤字。”
“嗯”
苏林检查了一遍没有问题,打开文案玉盒,重新将“勤”字收纳进入智窍当中,瞬间整个人的思维都变得更加地活跃,念头之间的流转也通达无比,智窍中的三砖圣力围绕着勤字,绽放出朵朵思想圣光来。
“果然,圣字充满着无穷的奥妙。也不知道是由什么构成的,吸纳进入智窍,勤字就好像催化剂一般,能够加快我的思维运转,提高我整个人身心和思想的效率。”
微微闭目片刻,苏林好生体会了一般“勤”字带来的改变之后,那掌柜赵德柱已经一脸笑呵呵地探出脑袋来,手里面紧紧捏着十张一万两的银票,恭敬地递给苏林道:“苏案首,这是赔付给您的十张一万两银票,一共十万两,您点点”
“一万两一张的银票”
苏林接过银票,却是从来也没见过这么大的钱,又将方才县衙门口赵智给他的一千两银票拿出来,同一万两银票进行比较。发现这银票的纸质透露着一股庞大的圣力来,讶然道:“银票竟然是用如此纯粹强大的圣力书写,起码是半圣之力”
苏林这才想起来,天仁大陆的货币流通是金、银、铜,但是也有相应面额的纸币,那就是银票。银票全是由圣殿发行,消耗巨大的半圣之力,在妖王以上的妖族皮发上刻下符印。最小的银票面额就是一千两白银。
苏林小心翼翼地将银票收进袖中,便在一干乡民百姓羡慕嫉妒地目光中,拉着自己的妹妹苏茹往集市方向走,道:“茹儿,现在我们有钱了,是很多很多的钱。你想要什么,想吃什么,哥哥通通都能买给你。”
“哥哥,茹儿要吃糖葫芦,茹儿早就想尝尝了还有烧鸡还要漂亮的碎花布裙”苏茹高兴得一蹦一跳地跟在苏林的身边,兴高采烈地一件件数道。可是,他们才刚进入市集,就被人拦了下来。
“苏林你这个没良心的逆子啊我虽是你的后娘,却也辛辛苦苦十几年将你们兄妹俩拉扯大,谁知道你现在有出息了,中了案首,发了大财,就如此心狠地将我们娘俩扫地出门,赶出苏府乡亲们都来评评理啊给我们母子俩主持公道啊”
苏林定睛一看,竟然是那苏刘氏当街撒泼,把自己弄得披头散发狼狈的样子,哭着吼着一副惨兮兮地样子,将他们给拦住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二十二章变脸
丰乐县,董府当中,作为丰乐县最大的药材商,董贵华正和手下的药材铺掌柜唐忠顺商议着今年入关的药材份额问题。
“董老爷,这可怎么办啊去年我们的份额就低了两成,今年递到县衙的申请文书迟迟没有批复,恐怕今年的份额还会更低,得想想办法了。”药铺掌柜唐忠顺叹了口气,道。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此事归县丞李廷大人掌管,看来我要找机会到李府上串串门了。”
董贵华也是一筹莫展,天仁大陆各大药商大部分的药材,都是从关外进口来的,药材商必须向所在地的县衙申请相应的进口份额,拿着盖了县令大印的文书,才有资格到边关去购买药材。
董家作为丰乐县最大的药材铺,一直以来,药材的进口份额都是最多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去年开始就少了两成,今年的申请文书更是递上去半个月了,还没有批复下来。董贵华正想着是不是要买些礼品拜访一下县丞李廷,顺便探探口风。
“老爷老爷县丞李大人来访”
就在董贵华心里面犹豫着要不要前往县丞李廷府中拜访的时候,门口家丁急急忙忙跑过来叫道。
“县丞大人来了,快快快随我一同到门口相迎”
反应过来的董贵华,赶紧从太师椅上起来,和药铺掌柜唐忠顺急忙往门口迎接。
“李大人,大驾光临,真的是让我们董家蓬荜生辉啊快快往里正堂上座”
之前还想着要到李府上串门的董贵华,迎上一张笑脸,急忙邀请县丞李廷道。
“呵呵董老爷客气了,这一次本官前来,是专程为你们送来县衙批复过的申请文书的。经我向徐县令申请,给你们董家药材铺,今年多加了三成份额,恭喜董老爷了”
县丞李廷笑眯眯地坐在了太师椅上,将袖中盖有县令大印的申请文书递给董贵华。
“什么李大人竟然亲自来送申请文书还多给我们加了三成份额这这我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李大人好了。李大人真的是我们丰乐县百姓的父母官啊”
董贵华吃惊地接过县丞李廷的文书,一看果真加了三成药材份额,嘴都差点笑歪了,连忙向李廷道谢。
“董老爷想要谢我倒是不难”县丞李廷笑眯眯地喝了一口清茶,然后立马单刀直入道,“这一次我主要是来给董老爷送文书来的,然后顺道有一件小事想要麻烦董老爷一番。”
“有什么事李大人尽管吩咐”
董贵华心里面乐滋滋的,但是却有点觉得奇怪,到底是什么事情,能让举人文位的县丞李廷都亲自上门来请求自己呢
“那我可就直说了,本官这次前来是”
县丞李廷正想要开口,突然从董府大门口就风风火火地闯进来一名十岁的儒生,身着秀才衫服,满脸狂喜地冲到了董府正堂,手里执着一卷刚刚写好的诗,兴奋地摊开对董贵华道:“岳丈大人,小婿终于不负所托写出了一首出县之诗,献与岳丈大人。”
“什么出县之诗好啊贤婿不愧是十八岁的秀才郎,才华似锦啊”董贵华一听献上的竟然是首出县之诗,立刻眉开目笑,拍手称赞起来。
“咳咳”被打断的县丞李廷皱了皱眉头,咳嗽一声,向董贵华问道,“董老爷,此人是谁”
“李大人”董贵华一高兴就将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