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7(2/2)
酒徒的话仿佛说的很顺溜,今日连咳嗽都没有:“二,退,退回蜀州,只要有汉中郡在手,居高临下的地势会让任何人望而却步。王爷封疆裂土,自立为帝尚无不可。虽然蜀中比不得那天下之大,但依旧不小,物资丰富、富庶天下首屈一指,随时都能拉起数十万兵马,王爷可以高枕无忧的过活一辈子,甚至福泽后人两三代”
叹了口气,酒徒眯着眼睛,缓缓地说道:“关君山是个武痴,他心中只有天下第一,现在他或许还受到王爷的束缚,感怀那些往日的恩宠,但他终究会为了理想而放弃,去找那止戈郡主一决生死。龙玉此人守成有余,进取不足,不是他没有野心,而是没有那个绝对的实力。宇文朔是个莽夫,迟早会死。邢厥邢厥并不忠于您,他忠诚的另有其人,如果王爷选择退,杀了他吧李勇,疯傻之人,单纯是够单纯,可也容易被利用,是把双刃剑,慎用。孙杰,孙杰他与邢厥一样,剩下的蜀中势力、人物,我也不一一赘言了,累了可恨苍天未能给我再多留些时日,让我亲手帮助王爷啊”
一声幽幽叹息,带着看开生死的喟然,带着对生命的眷恋,带着没有完成志向的意愿终于,画上了停止符号。
蜀王拉着酒徒的手,无声的哭泣着,没有声音却撕心裂肺
不知过了多久,蜀王恢复了正常,擦着通红的眼睛,伸手给酒徒整理好衣衫,召唤众将进来。
所有人都看到了停止了呼吸的酒徒,所有人都齐刷刷的单膝跪下,表示对死者的敬意
蜀王站在原地,很久,声音沙哑的说道:“准备一口棺木,送军师回蜀中”,停顿了下,蜀王问道:“今日战损如何”
众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站出来一个,小心翼翼道:“禀王爷,我军损失井阑车三架、冲城车五辆,弓弩箭矢不计其数,投石车也有十架暂时不能用,”,迎着蜀王的眸子,他只好说到重点:“伤者不计,死者约三万九千余人。”
蜀王深吸了口气,闭着眼睛,许久、许久,道:“派人去城头下收拢尸首,送回家吧”
蜀王实际上已经动摇了,饶是以他坚韧的性子,在听完酒徒的最后之言,也不禁心中戚戚。
忽然间
传令兵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大声道:“禀王爷辕门外有人求见王爷,自称是北地君候周正”
蜀王眉头一挑,道:“来了多少人”
传令兵道:“单人匹马”
蜀王稍稍沉吟,道:“诸位将军去收拢士卒,整肃营地吧我去会会他”
第三百零四章潼关之陶冶
蜀王身上的血迹已经干涸,他还没有来得及换上一身儿光鲜的衣裳,就那样穿着带着斑驳血迹与刀痕累累的盔甲接见了北地君候。再加上蜀王那双之前因酒徒的骤然离世,而通红的眼睛中流露出来的忿然、哀伤、绝望等等情绪,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北地君候身上穿着的也是带血的铠甲,但是他并没有因为与西凉军征战而流露其他情绪,至多是稍稍有些忧虑,忧虑那些西凉军的彪悍战力罢。此番前来拜厄蜀王,乃是鞠言的意见,但北地君候却没想到看到的是这样的一个蜀王,一时间也不知晓说些什么才好。
愕然过后,北地君候抱拳拱手致礼,道:“拜见蜀王”
蜀王盯着北地君候的眼睛,勉强的笑了笑,回了一礼,做了个请进的手势,说道:“天下群雄,天家李姓之人何其之多也可到头来,唯有君候旗帜鲜明,不畏妖后,站到了我这一边,实在叫我好生感慨啊君候,请了进去再谈吧这不是说话的地儿。”
北地君候闻言点了点头,随着蜀王走进辕门,到了蜀军大营中后,他的眉头不禁微微蹙起,因为蜀军大营中可谓一片哀鸿,尤其是那些哀鸣惨叫声,更是渗人的厉害,一战下来,士气竟是低落如斯这怎么也不像是一支要争夺江山的雄主麾下的兵马啊
北地君候心中暗忖:鞠言与自己制定的计划是借鸡生蛋之计,但前提是,必须要让蜀王把最难啃的骨头西凉军给咬断。然后他们才能有所行动的趁机发难。将蜀王的势力吞并。从而割据蜀州、雍州、凉州、燕州四地,分裂帝国西北,以蜀地之粮草养雍、凉、燕三地之强兵,恢复王朝荣光。这个计策中,最重要的就是蜀王能否打败西凉军啊可看看蜀军现在这个样子
周正的尊号是北地君候,前者北地泛指北方大地,而君候则是个尊称,也有丞相的意思。这意味着周正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武将,他是上马提刀能杀敌,下马提笔能安邦的人,这种人,心中怎会没有些算计比如他在天下人心目中那种傲气斐然的样子,实际上就是他的一种伪装不然的话,在三年多前,天后考虑他的时候为何每每都小心翼翼那就是装作极为好面子的傲气带来的好处。
北地君候与蜀王交谈了几句,来的时候很火热的心凉了半截儿,他并不知晓发生了什么。但从蜀王不经意间流露出意志消沉的样子来看,蜀王现在已经没有发讨贼檄文时候的豪气冲云了他现在内心犹豫不定。竟是生出了退意这绝对是北地君候、是鞠言他们这些前朝余臣不愿意看到的
一边心不在焉的与蜀王谈论一些时事,北地君候一边在心中盘算着说辞,等盘算好了后,忽然抱拳躬身施礼,道:“在下有言,不吐不快”
蜀王一愣,连忙扶起北地君候,道:“君候这是何意莫不是我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失了礼数且直言无妨”
北地君候摇头道:“王爷没有失礼,但确实做得不对敢问王爷,当初发讨武后檄文的时候,是不是王爷的意愿”
蜀王错愕,接着点头道:“我口述,诗君杜青莲润色。”
“那好那王爷今日为何如此消沉”,北地君候慷慨激昂的说道:“我就是看了王爷的讨贼檄文,才决定与王爷一同推翻那伪后的统治檄文上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写着王爷的话我李旌是帝国的臣下,是王公贵族的中坚,奉行的是历代帝王留下的训示,承受着本朝的优厚恩典。宋微子为故国的覆灭而悲哀,确实是有他的原因;桓谭为失去爵禄而流泪,难道是毫无道理的吗因此我愤然而起,来干一番事业,目的是为了安定帝国的江山,依随着天下的失望情绪,顺应着举国推仰的心愿,于是高举正义之旗,发誓要消除害人的伪后妖后我的麾下南至南蛮,北至幽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