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商贾人生 > 分节阅读 11

分节阅读 11(2/2)

目录

一家人就这样温馨的吃了顿午饭,对于常年漂泊在外的文定而言,与自己的亲人一起吃着自己母亲做的饭,要比在大酒楼吃的还要来得舒心。

下午哥仨拿着各式的工具开始除尘。

腊月二十四后,家家户户忙着准备过年,杀猪宰鸡,购办年货。

其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就是除尘,就是要进行相当彻底的大扫除清洁。

平常懒散的家庭,这时也绝不能含糊,定要大干一场,弄个里外一新,用最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别有一番过年气象。

据宋人吴自牧的“梦渠录”载:“十二月尽,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可见除尘之俗宋代已有。

自古传下来的老规矩了,文定赶在腊月二十四立即回来,就是要赶着回来参加除尘。

“哥,你在铺子里都在做些什么呀是不是和以前一样也是些打扫的活呀”边干着活三弟边问着。

对于弟弟的好奇心文定总是拒绝不了,说道:“今年和前些年略有些不同。”

二弟柳以定也凑趣的问道:“今年有什么不同呀哥,是不是要干的更多呀”

憨厚的二弟说的让文定有丝好笑,说道:“不呀今年我开始干些算帐的事了,打扫的活轻松了许多。”

两个弟弟又是问这又是问那,平常不怎么收拾的房子一下子也够他们三个忙碌的,不过兄弟三个难得一起干活说说笑笑的,到太阳下山的时候,已经将里里外外打扫的乾乾净净。

晚上小四也差不多可以起床了,不过经父亲这么一打,人可老实多了,安安静静的打量着大哥带回来的那堆年货。

一家人吃过晚饭,两老坐在上座,哥几个坐在旁边。两老给文定讲一下家里这一年来有什么人情世故,询问起这一年文定的差事怎么样。

而文定呢将自己在当铺里已经当了三掌柜的事告诉他们,家里人都十分的高兴。

再就是说在铺子里东家、朝奉几位共事怎样帮助自己。自己长了许多的见识,总之尽是说些好方面的,让家人们都为他而欢喜。

接着,文定从那堆年货里找出给大家的礼物。给父亲的,除了那两罈酒,还有一盒黄山的毛尖茶叶,外加一件长褂。给母亲的,有一件棉袄、一面镜子,还有那副差点当掉的玉耳环。至于三个弟弟,则是每人一件过年的衣物,然后给二弟买了个精致的水壶,三弟则是几本书,而那个跃跃欲试的四弟呢则是几个画着人物的面谱,还有许多的鞭炮、烟花。

一家人的礼物,文定想的十分周全,都各自去摆弄了。

只有母亲留下来,问着文定:“大儿,你尽给我们买东西了,给自己买了什么没有”

文定轻声的说道:“娘,儿在外面好吃、好住的什么也不缺,您放心,我会照顾自己的。”

“瞎说,大过年的怎么也不给自己买件新衣裳呀给我买耳环干什么呀又戴不出去。”李氏心疼这个儿子,他跟自己最久也最懂自己的心思,这一年没见又长高了。

文定说道:“您放心,我现在在柜台做事,刚做了几套衣服,只是今天没穿出来罢了。”说完从怀里拿出一包银子递给娘亲说道:“娘,这是一百二十两银子您收好。”

“你给我这么多银子干嘛呀这银子哪来的呀”李氏还从没一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心中有些慌乱。

文定安抚她道:“我当了三掌柜,工钱也涨了许多,这次铺子里发红包东家又给了我五十两。”

李氏还是不敢相信的说道:“当了三掌柜就有这么些个钱呀可你都给我了你怎么办呀家里也用不了这么多,快拿回去些。”作势就要给文定。

文定不接受说道:“您放心我还留着些,我在外面还会有的。家里开销起来比较大,三弟、四弟还要上学堂。”

李氏又说道:“那也用不了这么多呀你一个人在外面不多备点钱防身如何是好。”

文定和母亲算计道:“二弟也快十六了,在我们这儿,这样的年岁也不算小了。您先和叔父合计着把家里的房子在周围多建个几间,来年有合适的就给他办了。有眉目了,就叫他给我去报个信,我再拿些银子回来。”

李氏笑道:“你都还没有办呢他急个什么。怎么样,在外面有中意的没有”

文定笑着说道:“您又在取笑我,我还想着多干个几年再说呢

呵呵。”

“哥,哥,李勇表哥来说外公、舅舅他们叫你过去。”二弟跑着进来。

文定对李氏说道:“娘,您过不过去呀”

李氏回道:“我白天才去了的,现在还要收拾收拾,你和弟弟去吧”

文定便与二弟柳以定随表哥李勇往李集去了。

踏着夜色文定带着弟弟以道,跟表哥李勇一起往母亲的娘家李集走去。

文定的母亲在她们家里排行第七,而李勇的父亲则是家中的老大,所以虽是他们的表哥,年岁却比他们大的多。文定在家是老大,今年也不过十七岁,而李勇已经是快四十的人了。

打小李勇便处处照顾文定他们,文定记得小时候自己随娘回李集看外公,外公、舅舅看他来了都十分的高兴,赶紧让表哥去鱼塘里抓了一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给他吃。

哪知道文定小时候除了喜头鱼外什么鱼也不吃,当时大家都已经上桌子了,而外公看到文定始终不动那条鱼,便奇怪的问他为什么不吃鱼当得知原因时,连忙催促刚拿起筷子的李勇又去鱼塘里,特意捞起一条喜头鱼做给文定吃。

虽然现在经过了世故的洗礼后,文定不再那么挑食了,然而只要是文定回外公家吃饭,桌子上必定会有一道喜头鱼。

在外公家里外公和舅舅都最是喜欢他,不但以定他们几个弟弟及不上他,就连李勇他们兄弟几个,以及他们的子女也没有文定受宠。

这个市集之所以叫李集,是因为这里原本是李氏宗亲群居而成的。

除非是花上半天的工夫去汉阳县城,不然这个附近唯一的市集,便是周围的百姓们购置必需品与交换收成的地方。

虽然后来慕名而来居住的外姓人也越来越多,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使李集更加的热闹,然而李集的主事者都还是李姓之人担当。

文定的外公李普吉一家在李集也算得上殷实的住户,家中有几亩良田,自己还一直在李集中从事各种生意。

在乡下,家里子孙多,就代表着自己家在周围说话的份量重,一般人都不能轻易的忽视你的存在。而且李普吉的子孙中也没有那种败家的后生,所以不论是在李集中还是李氏的宗族中他都很有地位。

老人家今年已经将近七十了,与大儿子李传方,也就是文定的大舅舅一家住在李集一座三进三出的宅子里,其他的几个儿女也大都住在其附近。

李勇引着文定跟以定还没进李家的大门,就看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