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科技之门 > 分节阅读 170

分节阅读 170(2/2)

目录

老杜邦盯着小洛克菲勒,而对方也一脸自然的与其对视。

十几秒后,老杜邦松了口气,说:“他不知道具体内容就好,这样我们也不用更改计划了。”

“确实,你可以继续实施你的计划,没有人会阻挠你。”小洛克菲勒微微一笑,然后又道:“既然事情已经解释清楚了,那我就走了。”

老杜邦淡淡地看了他一眼,神色重新恢复以前那种淡然的样子,道:“怎么那么急,来了我这里,不陪我这个老家伙喝点儿什么”

“抱歉。”小洛克菲勒摇摇头,说:“我可没有跟老人家一起喝酒的习惯,如果换成一个美女,那还有的谈。”

随后,小洛克菲勒便带着人匆匆离去。

老杜邦半眯着眼睛,看着小洛克菲勒离去的背影,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在他身旁,一名保镖低声道:“老板,您觉得他的话可以相信吗”

老杜邦没有转头,看着小洛克菲勒已经消失在视线,淡淡道:“他并没有说谎。”

一句话后,老杜邦便没有再说什么。

而他身旁的保镖在听到这句话后怔了下,随即想到了什么,便退后一步,不再说话。

另一边,小洛克菲勒坐上自己的车子后,拨通自己助理的电话,问道:“事情怎么样了”

“我已经联系上两家海洋勘测研究所和nasa,前者已经有这个合作意向,不过后者说需要见到实物才能做出决定。”

“是吗”听到助理的回答,小洛克菲勒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吩咐道:“那就做出实物,让这些家伙们好好见识一下,对了相关的资料传给华夏了吗”

“已经传过去了。”助理认真回答道。

小洛克菲勒点点头,道:“那就好,这次的合作项目统统由你负责,别让我失望。”

“是,不会让您失望”小洛克菲勒一句话,瞬间让助理大喜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七章 卡达拉什中心

法国南部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市北部40公里。

一处占地面积达1600公顷的土地上,建立着巨大的建筑群。这些建筑群集中在中间,在外围有900公顷的地方四周建立着栅栏围墙。

只要是本地的人都清楚,这里是国际热核聚变项目的场址。

它有一个名字,叫卡达拉什。

这里神秘而又危险。

虽然非常令人好奇,但却没有不相关的人员敢走进这里。

因为在这里,有着最严密的防守,也有着最厚实的围墙,从这里进出都要通过层层的检查。检查非常严格,身上的衣物、包裹、携带物品都有着固有的检查程序,确保卡达拉什中心不会因此发生意外。

在卡达拉什建筑群中,总共有490座建筑物,除了主要的研究中心,其他建筑分别为各国人员驻地,相关单位驻地,核安全和辐射防护研究所以外,最大的19座建筑属于基础核设施。

除了内部固定人员以外,这里还有许多的流动性人员,他们分别是来自于其他相关企业、法国和外国的有关研究组织及大学的科研人员或做博士论文者。它每年还会接待4800名来访者。

每年,卡达拉什的年度预算总经费是412亿欧元。

换算成美元就是45亿左右。

这仅仅是一年的消耗预算,实际耗费的资金要比这个数值还要多出很多。

关于核聚变计划,不管是哪个国家都想要将它的地址放在本国,因为只有这样他们获得的利益才是最大的。

不过华夏很清楚当年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同时对于核聚变的研究,华夏无疑是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所以他们心中很明白地址的选择根本就不会落在自己头上。

但不管如何,华夏对此事都非常重视。

当初的选址,参与国中,法国和美国竞争的最为激烈。但是最后却是法国拿到了这个权限。

法国能将iter计划的场址放到本国,也是因为其他合作方不希望美国继续借此机会强大起来,作为名义上的世界老大美国一直都领先于全世界,所以别国就更不希望美国变得更加强大了。

美国继续壮大。那么还有他们的活路

所以,当初在选择场址时,华夏方权利支持将地址放在法国

和他们拥有一样想法的国家很多。所以,结果不言而喻。

当然,这次的场址争夺。说白了就是欧洲和美国之间的较量,对于华夏来说,其实这个地址放在谁那里都一样,他们要的就是参与进去,并且从其中学习更多的东西,然后带回国家。

所以,当华夏全力支持法国后,法国方面为了表示感谢,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所属有关部门与华夏合作,展开多方面科研工作的同时。还帮助华夏培养了大量的急需人才。

这也是数年之后,华夏能在本国内投入资金建立一个小心的热核聚变研究所的原因。

一辆黑色越野车从远处快速朝卡达拉什驶来,车轮下卷起滚滚尘土,从远处看如同一条细小的灰龙。

“一号门注意,前方一千米处有车辆靠近,保持警戒。”

围墙上方,一名白人保安极目眺望,看到车子后,拿出对讲机说了一句。

“明白”

电流声响起,伴随着一个简短的回答。

在卡达拉什中心。出入口有很多个,这样也是方便人员的流通和材料运输。

一号门,四名腰间挂着手枪的保安打起精神,同时看向那辆急速靠近的越野车。

很快。车子就来到大门前。

四名保安警惕地看着来人,其中一人站出来说道:“先生,请出示通行证。”

从越野车的驾驶座上,走下一名西装革履的男子,男子拥有一头耀眼的金发,下巴处留着一圈短须。他的身材有些胖,脸上带着眼睛,藏在镜片后面的眸子透着精明。

男子下车后的,伸手从怀里拿出一张小巧的卡片,“给,这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