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科技之门 > 分节阅读 28

分节阅读 28(2/2)

目录

走进公司,程远没有向以往那样回到自己办公室,而是直接朝公司内部的会议室走去。公司在郑佳的要求下,每天早上都会有一次例行会议,这个会议就是谈论公司内部的一些重要事情和职位变更跟任命。

不过他刚刚来到会议室门口,却发现会议已经开完,员工们都在缓缓朝外走。

看到程远这位公司大老板,所有员工都纷纷笑着问好。虽然程远平常不管事,可他们依旧无比尊敬,因为程远独立制作的大白,已经将他们的心征服了

程远一边跟员工问好,一边往会议室里看去。

陡然,程远眼睛一亮,他在郑佳的身旁,看到了郭晓莲的倩影

今天的郭晓莲里面穿着高领针织衫,搭配白色打底衬衫,外头套了一件黑色西装以及一条长裤,长长的都发扎成马尾,整个人都展现出一种精明干练的风采。

看到程远出现在门口,郑佳笑着瞥了一眼低头收拾材料的郭晓莲,然后笑吟吟地走到门口,戏谑道:“老板,今天怎么有空来会议室,是有什么指示”

不等程远回答,她又拉长了声音,继续道:“还是说,想要关注一下公司的新员工”

郑佳的眼睛有意无意地往郭晓莲身上看去,眼中的调侃之色不言而喻。

“咳,我就是来看看公司近来的情况,发布会的时间快到了,我想了解一下。”

被郑佳这么明着暗着的调侃,程远尴尬地咳了一声,连忙转移话题,“还有网上的事情怎么样了”

见程远转移话题,郑佳心知肚明,她是一个懂得分寸的女人,偶尔调侃一下代表两人的关系不错,两人的以后的交流也会轻快一些。如果一味的不知好歹,那样只会让人厌恶。

“大白现在可是网上的主流词语,你想要了解情况,最好自己去看看。”郑佳眨了眨眼,然后转身对郭晓莲说道:“郭助理,资料整理后跟我去一趟去政府。”

“好的,郑总。”正在整理资料的郭晓莲听到郑佳的吩咐连忙应道。

郑佳微微一笑,对程远摆头示意了一下,然后转身离开。

看到郑佳这幅样子,程远苦笑一下,在她离开后,走进会议室内。

“怎么样,还习惯吗”

走到郭晓莲跟前,程远关心地问道。

郭晓莲停下手中的动作,眨巴了一下眼睛,好笑道:“我来这里还没有一个小时,你说呢”

没有外人,只有跟程远单独在一起时,郭晓莲偶尔也会展现调皮的姿态。

被郭晓莲这么一反问,程远也知道自己有些关心过头了,挠了挠头,嬉笑道:“嘿嘿,你觉得不错就好,我先回去了。”说完,好像怕丢人似得,快步离开。

回到办公室,程远立刻吩咐道:“零,在网络上调出跟公司有关的信息。”

“好的,先生。”

零回答了一声,然后很快就将程远想要的信息全部搜集起来。

不过它要只能将资料输入电脑中,然后让程远自己手动去一个个观看。

对此,程远也挺无奈,他的理想中钢铁侠托尼的那种整个房间都布满微型晶体管,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全息投影画面的高科技实验室才是他的终极目标。那样的高科技实验室配合零的智能,程远相信自己将来获得科技后绝对可以短时间内按照那些资料将新科技完成。

随着时间推移,网上关于大白的事情越来越火,特别是在程远制作大白的视频传出去后,如同在烈火上泼了一盆油

国内最大的视频网站e酷网上,程远的视频下方留言更是多达山百万,其中精华评论也有数千条。

像其中一名叫龙泉的网友就这么表示“智能私人健康助手的出现,会不会缓减医院的人流量,减少医生的压力,降低病人的需求,这些都需要通过时间去证明。一部视频不能证明它将来的表现会如同影视内一般优秀,但我仍旧支持大白,支持程远,他天才的创造让人惊叹不管以后的发展如何,他始终代表了智能机器人真实运用的第一人”

“从视频中程远和大白的无阻碍对话,让我知道华夏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远远的将西方列国抛在后头,结合视频中大白的语言、动作和反应速度来看,程远设计的这款智力核心,绝对比什么深蓝要强上百倍”

如果第一条评论还算正常的话,对于第二条程远只能笑一下,和深蓝比起来大白的智能无疑要高出很多,但是从硬件性能来讲,深蓝的总体性能要更为优越。

在这之后的评论,无一都是在极力赞扬并且询问要如何购买大白,以及大白的价格等等不一而同。

关掉视频,程远点开零专门搜集的主流媒体网站,这些网站统一用红色的巨大标题写着:“本周末,科技结晶公司将在安合市高新科技工业园区举办发布会,世界第一款智能私人健康助手大白,将现身”

第三十九章 发布会前

零搜集的信息不仅仅限于国内,看完国内地相关信息,程远便开始将目光转移到国外。

互联网的存在让现在的信息传播速度变得极快,程远制作大白的全过程视频仅仅一夜之间就在国外迅速传开,许多人看到这段视频后纷纷惊呼,“这不可能”

特别是年轻人,自从观看了迪士尼的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后,所有年轻人都没有不想过自己家中有一款同样的智能机器人,功能强大的同时也不失可爱。

特别是国外家庭,由于鼓励孩子进行更多的课外活动和交际,所以孩子们外出受伤是必不可免的,有了一款这样智能的私人健康助手,也能让所有家长放心

但是,与之相反。

和国内的大肆赞扬的媒体不同,国外的媒体更多的是质疑而不是惊讶,他们不相信华夏一名区区十八岁的少年竟然能够成功制作一款人工智能机器人,并且还即将量产

这不是普通的玩具机器人而是一款人工智能啊

他们无法接受这样的事情,国家每年对人工智能的研究投入数十亿美金,可一直到现在连个影子都看不到,只能一年又一年的重复,又取得了进步

自从人工智能被提出的数十年以来,他们对于这样的回答已经麻木。可他们从不抱怨,因为他们清楚,人工智能的出现会给未来带来什么样额改变,这也是纳税人们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