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之兰闱庶妾 > 分节阅读 32

分节阅读 32(2/2)

目录

“是,不光是宫里的嫔妃,还有皇亲国戚们。比如宫里未有封号的皇子,亲王、郡王家尚未得封号的儿子、女儿们,自然,这些人多半是年纪太小或庶出,不易出头。亦或像咱们这些人。”

“看來,皇上是要在中秋后大封一番了。”

“也该封了,恕个罪说,皇上年事已高,此时若不封”任氏含而未吐,其意已经明明白白。

“看來还有咱们的份,怪不得白氏要往下拉人,少去一个是一个,以免出什么她不愿见到的意外。”

任氏点头,正要说话,便听常王妃道:“今日散了吧,回去好生想想,入宫后如何能不失礼,不要一心只想着露脸,万一出了岔子,便是弄巧成拙了。到时可别怪王爷和我不怜惜各位妹妹。”

就分明就是在警告她们不要出风头,否则后果自负。

为什么应煊从未对她透过口风也许是因为他怕她也对升位有所惦记,进宫后急着露脸,反而坏了事吧。或者是他觉得那么多人,哪轮得到她,所以沒说。

六十二 中秋宫中宴

新诗得酒因,因酒得诗新。缕金歌眉举,举眉歌金缕。人妒月圆频,频圆月妒人。

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是今年十五的月亮却分外的圆。

中秋御宴,席开四十八桌,数得着的皇亲国戚,凡在京的,皆有幸奉召出席。宴席设在倚云殿外面的宽敞之处,正对倾碧湖。夜空明月高悬,照在湖上一片白光,湖中月,水中影,周围是花繁似锦,暗香浮动。

最接近御座的席位自然是各位嫔妃们的,其次便是各位皇子。永王府的席位在御座左边,位置仅次于瑞王。对面是诚王府和温王府的席位,其次便是各位郡王的。其他皇亲们也按身份安了席。

每府三桌,按身份而坐,王爷王妃和三个孩子坐一桌,侧妃庶妃坐一桌,庶妾们坐一桌。方媃依旧挨着任氏坐,看看桌上,一水的豆青釉荷叶式盘,清雅端庄而不失秀气。盘里盛着各色皇家精美菜肴,方媃认识的菜品有限,只认得三鲜瑶柱,芙蓉大虾,御扇豆黄,鲤跃龙门,鸳鸯酥盒等几样菜。其它山珍海味样式繁复,也无一不是色香俱全,令人垂涎。

虽是中秋佳节,皇家自己人相聚,但皇家本就恪守礼仪,宴席上人人端坐,皇上虽沒到,却也不敢放开说笑,轻声细语地交谈,更不会东张西望、呼朋引伴。

任氏看了看身边的方媃,赞叹了一声,又道:“妹妹今日总算穿得鲜艳了些,平日也太素了。”

方媃看看身上,嫩鹅黄色绣如意纹宽袖长裳,锦白缎底绘粉荷花瓣八幅裙,鲜艳的有限,却胜在清新,花色和颜色都应景应时,漂亮却不显眼。

她看看任氏,同样也穿得漂亮而不扎眼。怪不得她们二人能交好,为人处事的方法都近似,自然和得來。

看看白清妍那一桌,除了元氏一如即往地妆扮稳重,其他人可谓是争奇斗艳,极尽奢华。不过她们毕竟不是沒见识的女人,打扮地再华贵,也终究不敢越过王妃去。

“可惜咱们离嫔妃们的席位远了点,不然可以好好看看如今宫里都兴穿什么戴什么。我的那几样宫花的样式都旧了。”叶氏道。

“我也想看看嫔妃们衣裙上的绣花样子,只听说宫中绣娘巧夺天工,也不知是不是真的。”平氏道。她只对刺绣感兴趣,偏天性高傲,平日除了应煊能偶尔得她一两件亲手绣的物件儿,其他人想让她动手,比登天还难。

方媃也想看看嫔妃们的样子,是不是都美如仙子。她还沒穿过來前,方小姐入宫应选,以她的容貌本不会落选,也幸亏被应煊看中,才躲过了入宫为妃。虽然进了王府也不自由,总比宫里强些。

应煊与常氏坐在一起,方媃隔着中间的桌子看了看,他正在和芷兰说话。

仿佛是感受了到她的目光,应煊抬头看,两人目光相对,他冲她微微颔首,脸上的笑容如月光般皎亮。

方媃也点头示意,很快转过头去,众目睽睽这下,她不想成为众矢之地。

湖边清凉之风吹來,她们的位置离湖边很近,湖中的月亮随湖波微微起伏,荡漾不停。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方媃想起凌云,边关之月必定更明亮,月下的人是否更孤独呢

“皇上驾到”司礼太监甩着拂尘,高声唱道。

众人跪下,待皇上升坐,众人伏地,山呼万岁。

皇上轻咳一声,苍老而略带虚弱的声音响起:“平身。今日都是自家人,正逢佳节,大家不必拘礼,孤与你们同乐。”

众人谢恩,归座。方媃很想抬头张望一下皇上是什么模样,但御前抬头是冒犯,只能用余过扫过,皇上似乎气色不大好,总是轻咳。

丝竹之乐奏起,正是一曲花好月圆。

位份较高的嫔妃,如贤妃等,都向皇上敬酒,皇子们携妻子也上前敬酒,还有德高望重的皇亲自然也不例外。皇上一一微笑着端酒,只沾了沾杯子便就是喝过了。

唯有把孙子孙女们牵到皇上面前时,皇上才真正有了舒心的笑容。

瑞王府家的孩子群最为庞大,这当然也得益于他不停的纳新人。永王府家的人丁最不兴旺,加上元氏肚子里的那个也才四个。

方媃见瑞王妃笑的得意欢畅,也忍不住轻笑。任氏问她笑什么,她轻声道:“瑞王爷的孩子最多,那瑞王妃自己只生了一个女儿,其余孩子全是侧室生的,可是此时在皇上面前,她笑得比谁都骄傲得意,我想她心里也不知是什么滋味。”

任氏惊奇得看她,笑道:“天,原來眉真也会挖苦人啊,而且还是打蛇七寸,揭了人家最痛的伤疤。”

方媃不好意思得笑笑,端起杯中酒道:“御酒名不虚传,可能是多喝了几口的缘故。”

任氏也笑着端起酒与她想碰,道:“正该如此才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