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资源帝国 > 分节阅读 434

分节阅读 434(2/2)

目录

等到众人坐好了以后,老爷子在上位喝了口茶,然后才对着大家说到:“这又是一年了,眼看着咱们老刘家越过越好,我这是打心眼里面高兴,大家现在也都有出息了,就是有点亏了老二。你的委屈,大家都明白,这次啊,我们就得好好的给你想想办法,要不然这老拖着,也不是个事儿。你林叔本来身体就不太好了,现在还要挂着名,虽然大多数事情都是交给你来办的。

但有时候需要开会的时候,他还得露面。前两天他就在我这来了一趟,告诉我他或许也撑不了多久了。最多还能顶个两三年,到时候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别人,都不能容忍还坐在那个位置上面。

所以老二你的事情,就比较难办了。要是等你林叔彻底的退下来了,如果没有机遇,你想要上去,很难。咱们老刘家,也不能把所有好事儿都放在自己的身上。要不然,会犯忌讳的。”

“大不了不上去就是了,反正家里面现在也不缺我一个位置,常务副就常务副,反正都是工作。我就不信等别人来了,我这个常务副就当不下去了。”知道自己位置的问题,现在成了刘家最头疼的事情,所以刘东北装作毫不在乎的说到。

虽然欠缺了一个上去的契机,但以刘家的大牌,他上不上去其实也没多大的关系。因为他知道,随便谁来当这个正部长,他这个常务副的意见都会变得很重要。毕竟老刘家的招牌,在现在的国内,并不是随便谁都能抵挡的。

而到时候真有人过来,那也绝对不会是某些家族的嫡系后人,那样意味着和老刘家撕破脸,就算馋涎那个位置,他们也仅仅会是叫自己一系的人过来,而那些外围的人,想要和自己硬抗,根本就没有那个底气。

所以刘东北虽然有些纠结,但并不是十分的在意。反正任何一个外人想要在机工部这一块混下去,不可他搞好关系,那他就一定混不下去。真要出了那种事儿,被埋怨的也绝对不是他刘东北,而是那个抢位置的人。

听到自己二伯这番话,刘东心中也是明白他的想法。要说二伯这个想法也算没有错,因为二伯除了有刘家的关系,还有储君那边的关系。

想当年储君在机工部这边的时候,虽然开始和二伯不太对付,但因为那次储君过年来到刘家,然后刘东北的观念就被老爷子和刘东彻底的给转变了过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面,储君在机工部的工作那是相当的愉快。

因为这些事情,刘东北也算得上是储君的嫡系。毕竟那个时候的储君,能有刘家嫡系的人支持,也算是很大的助力,虽然后面储君的级别越来越高,但由于刘家本来就和储君走得极近,而且和老首长的关系也很好。种种原因下,刘东北还是很被储君看重的。

虽然现在储君还完全没有要上位的消息,但这事情却瞒不过刘东这个开了金手指的家伙。所以用不了多久,储君高升,刘家也能跟着水涨船高。到时候,即便是刘东北不在机工部上位,那出去也一样能上位。储君肯定不可能亏待自己的嫡系人马。

“脾气还是不要那么大,什么事情都说不准的。就拿现在四九城的气氛来说,谁知道以后会变成什么样所以你还是小心一些。不光是你,还有老大老三,卫红,你们一个在中央,两个在地方,都得注意安全。

老大在计委那边,更加要防微杜渐,风声不大好,你们计委也算是比较出风头的地方,所以更要牢牢的把握,千万不要出差错。万一和上面的政策有背离,即便那不是你的主意,最后板子却是要打到你的身上的。

老三你也得小心,虽然省长不管党建,但你是搞经济的。这也是需要严格控制的地方,尤其是那些自由化的东西,更加要看得紧一些。等你回去了以后,不妨把工作做得更加细致一点,只要不乱,等这阵风过去,就能有好处。

卫红你也要小心,荆北省发达也不发达。这样的地方更容易出现矛盾,即便你不是主要领导,但该坚定立场也得坚定,不能做墙头草,那样是会吃亏的。”

第六百五十七章 闲聊不闲3

刘老爷子这话,说得是相当的精彩,但这话落在刘东的耳朵里面,却觉得老爷子的话虽然好,但依旧有一个主旨没有说出来,那就是所谓的原则立场。

原则和立场,这两点基本上就贯穿了从古到今官场上面所有的问题,无论是最底层的官员,还是最高层的领导,想要做好官,你就不仅仅需要做出政绩,原则和立场,才是升官最为紧要的东西。

就拿明朝的时候海瑞来说,要按照官场的规矩来说,他就真的不太适合当官。之所以流传这么广,不外乎就是占了文人的光环而已。要说他做官,真做出什么耀眼的政绩,至少从现代来说,他没有多少闪光点。

要说到他的原则和立场,其实也没有和当权者多么的契合。无论是他的顶头上司皇帝,还是其他的同僚,他都从来没有契合过,虽然他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但在当时他做官的时候,绝对是一个悲催的货色。要不是当时的文人需要他这种所谓的骨气,来衬托文人的不凡,或许到今天,压根就不会有什么海瑞的事迹流传。所以,按照官场上的角度来说,海瑞不是一个合格的官员,在他生前也印证了这一观点,皇帝老大看他不爽,虽然当时的首辅为他奔命,那也不过是想要将皇帝的军。真要说看上他什么才华,那简直就是扯淡。所以当时的首辅也不过是想要让海瑞不死,活着就行了,至于当官什么的,也就是说说,没有落到实处。

而清朝的和珅,就完全和他是两个极端,虽然和珅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最后还让新皇帝给干掉了,以证明自己的能力。但不可否认,和珅当官,那是绝对有一套,他的原则和立场,就很契合他的老主子乾隆,而政绩上面,也十分的有料。

所以在乾隆时期,和珅官运亨通,几十年不倒。他的原则和立场,就是乾隆的原则和立场,以至于新皇帝上位,为了消除乾隆的影响力,都不得不拿和珅开刀,可谓是官场典范。

而到了现代,原则和立场这玩意,同样重要。就算是小小的科级干部,如果和自己的顶头上司对着干,那他的官也不会当得好,所以概括起来,虽然原则和立场这两个词语看似飘渺,但实际上就是上面的人在想什么,那原则立场就是什么,至于自己的原则和立场,那也就只有对下面的人才有用。

而现在,虽然老爷子告诫自己的四姑丈要坚守原则和立场,但这个原则和立场,到底应该靠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