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资源帝国 > 分节阅读 315

分节阅读 315(1/2)

目录

某一个公司技术的做法,那样做是会让开始的时候变得简单,但很容易被引进技术的那些工厂或者国家,抓住自身的软肋。

虽然在最开始的时候,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但当环亚船业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并且能够对那些引进技术的工厂形成威胁,那么张亚平绝对相信,之前大方卖技术的工厂,不会对环亚有什么好脸色。徒弟想要抢师傅的饭碗,师傅能不做出实际的行动么

到了那个时候,什么歪招都会出现。如果环亚没有其他的手段,有很大几率抵挡不了那些企业的进攻。前进的希望变得无限的渺小,而想要退出,又没有后路,最后的环亚,只会成为那种不上不下的企业,虽然能赚钱,但绝对不会在行业当中有什么发言权。那样的环亚船业,又能有什么意义

就拿环亚金融来说,一开始环亚金融仅仅是个小角色,那些财团绝对看不上眼。但到了现在,环亚金融在世界金融市场上,都能有一定的地位,能够有一定的回旋余地。这就是掌握发言权的好处。

“收购外国的中小型船业制造厂,是一个很好的路子,但仅仅依靠我们环亚船业的能力,好像还不够。毕竟,我们身在国内,对于国外的情况,并不了解。想要真正弄到合适的船厂,还需要总公司的支持。”张亚平想了一下,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现如今的国内,远远没有达到后世那样,办理出国签证,就算是普通老百姓都行,仅仅花钱就可以了。可现在,能出国的人,都是大有能耐的,一个出国名额,那可是要花费不小的能量。虽然以环亚船业的底蕴,并不是说拿不下来,但毕竟要比总公司出面,花费的资源多。

更何况,环亚可不是简单的国内私企,而是挂着外资名头的企业,在国外,也有环亚自己的势力。如果让环亚在国外的势力运作,那比起环亚船业自己摸索来,要好太多了。花费的资源不但少,能得到的东西还会更多,这就是有门路的好处。

“这事情,到时候你们可以和环亚国际事务研究所那边联系,黄三水那边,有这方面的资料,到时候我让香港总部那边,帮你们环亚船业把这件事情弄好,你们也不用过度的操心这件事情。你们环亚船业现如今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环亚船业的底子打好。该建设的厂房建设好,该引进的设备拿出个章程,该对那些工人做培训的,就要立马培训起来。虽然现如今的船舶运输行业,看起来是很不景气,并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发展的路子,也不知道在哪里。但这点对于我们环亚来说,并不是什么难题,我们环亚国际事务研究所,早就研究出这方面的资料了。你到时候也可以让黄三水给你调一份过来。”刘东说到。

“真的我们环亚真有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张亚平还是第一次听到,环亚有关于船舶运输行业复苏的资料,所以显得十分的惊奇。这东西,就算是国外的那些专业的研究机构,也没有研究出什么名堂,没想到自己所在的环亚公司,居然有这么大的能耐。

“当然,你以为我是开玩笑的别把环亚看得太简单了,环亚国际事务研究所就是专程研究商业方面资料的机构,要是没有价值,我凭什么每年给他们划分那么多资源有付出就得有回报,这才是环亚能够快速发展的一个原因。”刘东自豪的说到。

第四百七十三章 去船厂走一走

刘东在张亚平面前虽然是底气十足,说得好像环亚是无所不能的存在。但也只有刘东他自己心里明白,如果不是有自己的金手指,黄三水他们哪里又有那么容易,就把这样的结果给弄了出来。

其他的研究机构,没看到全球海洋航运业大兴的情况,那是因为他们低估,或者说是直接就忽略了一个发展中的十亿人的庞大市场。如果他们能真正客观的看待华夏市场,而不是人云亦云,跟着那些政客抹黑华夏,他们也能很迅速的得出那样的结论。

既然刘东把最让张亚平头疼的资金问题和技术问题都给包揽过去了,对于环亚船业未来的规划,也有了一个非常可行的方法,张亚平这一刻,对环亚船业的茁壮成长,开始信心十足起来。

“老板,如果要收购那些外国的船厂,那他们的员工肯定也是要吸纳的,那我这边,是不是要准备一些翻译啊要不然,到时候语言沟通不畅,做事的效率会大打折扣的。”张亚平这个时候又提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想当年秦始皇为了方便自己,什么都要统一一下典故参考张小花的史上第一混乱,但当年秦始皇统一一下的地方实在是太少,如果能把欧洲和非洲也给统一一下,这世界上也不会有欧洲那帮人什么事儿了。哪里还用苦现在的人,想要学习先进技术,还必须把外语给学会。

当然,也有可能现代人是在为唐朝人还账,因为那年月的时候,只有外国人学习我们汉语的时候,而没有我们自己主动去学习外语的理由,除非兴趣或者是跑商的,一般人哪里会管他什么四六级。

当然,无论当年都有多么的辉煌,现实当中的问题就是,张亚平这个说法,还真不能不办到。要不然,到时候请来一群人,因为语言不畅,沟通不便,而耽误工作进程,那就真的是欲哭无泪了。

“翻译肯定是要的,但也不是什么翻译都能要。毕竟,船舶制造业里面的专业知识,不是内行的人根本就翻译不出来。一般的翻译弄过来也没用,这个就需要专业的人才来处理。但如果一直靠着外面的专业人才来翻译,也不是个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自己培养一些懂得外语的工人,到时候给这些工人提高待遇,然后以他们做纽带,来和那些外国人打交到,这样才能做到最方便,仅仅依靠翻译,那不是长久的事情。”刘东想了一下,给这个建议提出了更加完善的做法。

“嗯,这件事情我会尽快去办理的。对了,老板你准备什么时候去船厂看一看虽然现在那些船厂,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看的,设备厂房什么的,都要拆了重建,但那些厂房的地势,老板你也可以去看看,到时候规划上,可以做一些参考。”摆平了目前环亚船业所要面临的主要麻烦,张亚平算是松了一口气,这个时候,张亚平才想起,自己好像还没有带老板去他未来的环亚船业实地考察一番。

“去船厂那边也行,本来就打算去看看的。那就明天去吧,到时候你记得不要叫人跟来,就我们几个人过去就行了,人太多,气氛也看不出来。”刘东不是很喜欢那种热热闹闹,然后像游街那样,前呼后拥的去某一个地方考察的做法。他觉得那样做,实在是太烧包了,也没见比尔大叔上班的时候,身边还要跟着好大一堆人,深怕别人不知道他是比尔大叔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