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我当皇帝 > 分节阅读 449

分节阅读 449(2/2)

目录

“根据各方哨骑,打探回来的消息。”

“从三天前开始,曹军便停止了军事行动。”

一般没有什么重要的消息,哨骑也无法来中军大帐面见赵风。

只有打探到特殊消息,才能进中军大帐,面见赵风。

这也算是一种荣耀。

赵风点了点头:“曹操三天前便停止了进攻。”

“依季珪兄来看,是何原因”

崔琰沉吟了一下:“有两种可能比较大。”

“一种是,还有五日,便是岁末了。”

“历来在这个时间点,大军都会缺乏进攻性。”

“估计,远在冀州邺县的战事,应该也停止了下来。”

“另一种是,赵州牧传阅天下的檄文,曹操已经收到了。”

“再不清楚赵州牧,到底何时会抵达郯县时,曹军只能按兵不动。”

“免得曹军在进攻的关键时候,赵州牧突然赶到。”

接着话锋一转:“不过,根据琰对曹操事迹的观察。”

“曹操此人,根本不会在意名声、规矩。”

“所以,第一种可能,可以排除掉”

曹操大肆杀戮徐州百姓,又派人挖掘别人的先祖坟墓。

自然是,既不在意名声,也不在意规矩了。

赵风沉吟了一下:“虽说第一种可能,可以排除。”

“但也不是绝对的。”

“也就是说,在我没有明确表明态度时。”

“今年的这最后五天,是不会交战了”

崔琰摇了摇头:“这可不一定。”

“曹操善于用兵。”

“指不定,他会在岁末的最后一天,突然发起进攻”

赵风点了点头:“季珪兄说的有点道理。”

“对于曹操这人,确实不能以常理度之。”

“否则,吃亏的肯定是我们”

然后看向熊大:“传令下去。”

“在岁末这几天,大营的巡视,要外松内紧。”

“千万不要让曹操钻了空子。”

熊大一拱手:“喏”

说完,便转身退出了中军大帐。

原本传令这种事情,让崔琰来干也是可以的。

只是崔琰才刚刚当上主簿不久,威信不足是一点,另一点就是,认识崔琰的士兵,还不算太多。

所以干脆让熊大去传令好了。

免得出现麻烦。

等熊大走后。

赵风看向崔琰:“有一事,我之前就想让季珪兄,或者荀谌来办。”

“只是,二位一直杳无音讯。”

“好在,现在季珪兄在这里,这件事,也可以去处理一、二了。”

“只要事情办的好,这对季珪兄来说,也是大功一件”

崔琰向赵风行了一揖:“敢问赵州牧,需要琰去办理何事”

“只要力所能及的,琰一定会办妥”

赵风听后,内心一叹。

这家臣和外臣的差距,果然还是很大的。

如果这事是对田丰说,田丰肯定会说就算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而崔琰说的,居然力所能及

第七百九十四章 抵达战场三

换句话来说。

就是崔琰觉得这事不好办,或者风险太大。

那就能力有限,办不了啦

赵风虽然内心,有些不满崔琰的说法。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沉吟了一下,赵风把要崔琰去袁术那边跑一趟的事,说了出来。

如今袁绍依然还在进攻冀州。

虽然,已经没什么攻势了,但只要袁绍没走,就依然算是在进攻。

所以,这时候派崔琰去试试袁术的口风,也还不算晚。

如果等袁绍进攻冀州彻底宣告失败,那时候就没必要去跟袁术说什么了。

崔琰沉吟了一下:“袁术如今在扬州九江郡。”

“从这里去九江郡,只需要途径下邳国。”

“如果琰不带其他东西,只身前往九江郡,三日便可打个来回。”

“只是,如果算上赵州牧所托之事,时间上就不好把握了”

赵风笑了笑:“以春祭为期。”

“如果在春祭前,袁术依然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复。”

“季珪兄便直接返回徐州便好”

崔琰听到只是出门十天左右,不算特别长。

便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琰明日一早,便出发前往九江郡”

赵风点了点头:“下去准备一下吧”

崔琰喏了一声,转身便退出了中军大帐。

一般春祭,都会在岁末过后五天左右。

有时候是三天,有时候是六天。

至于具体是怎么算的,赵风也不太了解。

反正对于农历这个计法,赵风一直没怎么弄的懂。

翌日一早,崔琰便携带赵风的任务,赶往了九江郡。

之后一连三日,郯县这边都比较平和。

简单说,就是没有发生任何战事。

这天。

一守卫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陶谦之子陶商求见”

赵风点了点头:“传进来”

守卫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中军大帐。

陶商虽然是陶谦的儿子,但陶商一没官职,二没爵位。

所以陶商的身份,最多就是官宦子弟。

对于赵风来说,陶商就是个普通人。

所以在进大营前,必须要通报。

以赵风现在的身份,别说陶商需要通报了。

就连陶谦过来,也依然需要通报。

打个比方。

刘备要进入赵风的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