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0(1/2)
京的皇太极不甘痛苦居然一病不起,又在三个月后病逝的时候,无常军和许安的大名更是天下无人不知。携此之威,无常军趁虚而上。又一次将鞑子彻底赶出大名疆域。甚至知难而进,许安率众将被鞑子抢走的锦州宁远一线给夺了回来。
当鞑子竟然遣使者向大明送上议和书的时候,许安的威风一时无两。
然而年少气盛,许安忽视了崇祯的心情。发誓要将鞑子全部灭杀的许安,一时没能想到崇祯那接受鞑子乞降、天朝上国高高在上的心态,结果和崇祯发生了争执。自以为天下安宁的崇祯不愿再造就一个袁崇焕,于是干脆的将许安罢官免职。无常军交由少年英雄张兴霸率领,许安则被打发到登州去训练大明那名存实亡根本一片舢板都找不到的水军。一时,无常军面临了分裂的危险。
这时候,是整整一年风调雨顺的日子。鞑子不敢来了,自我感觉良好的崇祯皇帝对大明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很早就想做这样的事,只可惜一直受到掣肘而已。如今天下再无人可以约束,再加上打败了连父辈都无法抵挡的鞑子,崇祯意气风发疯狂的按照自己的设想对大明展开休整。一切就仿佛那时候的隋炀帝一般,自信的崇祯已经忘记了身后的威胁,以及那双如狼一样的眼睛。
朝野混乱,未能在鞑子肆掠下恢复过来的百姓们更是活的艰难无比。再然后,张献忠、李自成举起了反旗。
短短一年的时间,长江以南被尽数攻克。除却许安所在的山东以及无常军驻扎的宁远,整个大明再次陷入烽火战乱之中。襄阳失陷,最后一任襄王朱常澄以及贵阳王朱常法,进贤王朱常金皆被焚杀,朝野震动举世大惊。新任兵部尚书孙传庭奉命救援四川,柿园大战数战皆胜,又驻守潼关挡住了叛军北上之路。然而崇祯皇帝不满孙传庭的防御战略,接连下旨名孙传庭主动出击。结果在天时地利皆受影响的情况下。孙传庭率十万众迎击李、张二人,在峡县展开激战。接连两个月的战斗,孙传庭最终不敌李自成大败而去,更是在潼关将大明最后的一只强军损失殆尽。而他本人也战死在乱军中,从此再没有人可以掣肘义军的行动,三月时间陕北、宁夏、甘肃等地皆沦陷。
一时间,大明竟然到了亡国的边沿。
这时候,终于有人想起了许安,想起了无常军。
不过此时李自成已经率众围困京师,远在天边的许安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在所有人都后悔不已的时候。许安却是做出了一个大动作。次年四月。大明水师北上长生岛。以势不可挡之势直接闯入了鞑子的领地。复州、永宁、盖州、耀州、海州等地在半月时间接连陷落,许安率领着他所谓的水军陆战队以及不知由何处而来的无常军大军,竟然转眼之间将辽阳给围困了起来。
天下皆惊
谁也没想到,许安会在大明遭到巨大危机的时候。还选择了向鞑子进攻。他要干什么要眼睁睁看着大明亡国吗谁也不知道许安的心思。唯有李自成,某个深夜他收到了来自许安的一封信。
信上只有九个字。
孰强孰弱,输否赌注耶
那天夜里,谁也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第二天一清早,李自成率众退去。在原地留下一面无常军的旗帜后,李自成疯狂的对张献忠展开了攻击。三个月的时间,李、张二人战乱不止,手下民兵或战死或逃亡,转瞬间一场席卷整个大明的叛乱就这么在叛军的自相残杀中烟消云散。李自成不知所踪。张献忠在一年后被新任兵部侍郎张兴文设计擒获,一场亡国之难消于无形。
但是,李自成为什么会选择退兵又为什么要去打张献忠那时候留在地上的无常军战旗,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个千古谜题,直到数百年后也没有人能够解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