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通灵摄影师 > 分节阅读 132

分节阅读 132(2/2)

目录

到了磨口镇去儒瓦村不是很远了,要过一些蜿蜒的红石砾铺的公路,道路不是很好,颠得很。路上每隔一两公里就会有泊油路,但是都是坑坑洼洼的,这让我们感觉到很奇怪,也不懂为什么硬化路铺都是不连贯的一截一截的。

赶在正午之前总算碾转到了儒瓦村。不过到了村口让我们有些吃惊,这村头立有石磙有好几个,都是被车子撞歪的,还崩了好几角,一个石磙都镌刻有一个字,正好是儒、瓦、村。石磙下方有很多黑魆魆的瓦砾,我猜想这里可能曾经是一个瓦窑村,专门焙瓦的。

果然,驶进了村里,路上都是碎瓦砾铺成的马路,还有废弃的瓦窑,村里环境很萧条,到处都是枯死的树桩,我特意留意了那些枯死的树桩,发现上面都没有任何虫蛀的痕迹,这说明他们枯死的原因似乎不是因为虫害,或有他因。越往里,就能看到高低起伏的瓦屋了,这些瓦屋几乎没有一个在平地上的,都选择了有斜度的土坡建筑。由于地势的此起彼伏,倒是能一览无余。

里面的村民是有的,我在车窗口看到了一个村妇坐在自家屋子的门槛上,一手拿着蒲扇一手聊着上衣,两膝盖夹着一个刚能站立的婴儿哺育。看到我们的车子开过来,也没有丝毫的忌讳,露着两个下垂的晃荡在外面。

我们车子跟她最近的时候,她只是微微地用蒲扇遮挡了一下胸口,然后把婴儿的头部按到她的怀里,用一种疲倦的目光看过来。

我跟烨磊说:“你得好好开车,进到村里别东张西望,免得撞了哪家的土屋瓦房,咱们得被拘禁在这里给人家建一年的瓦房。”

烨磊目光在村妇的身上逗留了两秒钟,舍不得离开,嘴里嘟哝道:“哎呀,我最讨厌进村了,村里的巷子都是拐弯抹角,而且四通八达,不利于车子进入,指不定过几分钟咱们就能在一个村里迷路去。”

东东补补东东补补

这时,我们看到对面开过来了一辆手扶拖拉机,很典型的十年代的拖拉机,一开过来聒噪的声音能让整个村都知道这机器的引擎发动了。上面一个穿着背心的老汉不时地拗着把手,此人看到本地来了一辆外地车,不由得看了我们几眼。

“怎么这里的人都觉得咱们跟外星人似的。”烨磊说。

亦萱已经在网络上大概了解了儒瓦村的概况:“别紧张,儒瓦村不是很大,村落就三百多口人,七十六户,村里居然没有主要的经济作物,劳动者多是外出务工,他们的村公所就在村中心,应该很好找。”

我们当务之急是要找到村公所,给车子有个停放的地方,再想办法留宿。自然,村公所是乡镇村委办公的地方,也就是我们的首选了。有什么通融的套近乎的,跟村支书打声招呼,有了村公所的庇护,我们日后拍摄也会顺利一些。

问了路上一两个村民,我们很快找到了村公所所在地。

村公所是两层的瓦楼,几乎算是儒瓦村的高楼大厦了,因为整个村落里大多都是一层的瓦屋。有些大户的人家也最多加了一层楼阁。只是上面不住人,用来囤积畜生的干燥粮草。

老拓下车去找村长,我们则在村公所附近溜达,结果引来了几个村里娃。很好奇地围在我们的车子旁边,我想跟他们套近乎,但是他们普通话很糟糕,都只是在学堂里学会简单的字和词,要组织语言来跟我们交流很困难。而我们听着他们叽里呱啦的方言,也不知道他们说什么。

这时,烨磊发现有个小孩子似乎在刮着我们的车子,赶紧过去呵斥:“天啊,咱们的车哎哎哎,那几个娃子,走开走开”

烨磊冲了过去,结果发现车子的玻璃窗上面留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字和画,其中有我爱,还有车,以及一个简单的笑脸。

原来是我们一路烟尘驶来,车窗四周都布满了尘埃,小孩子们在学堂里除了黑板是光滑,就没见过这么大这么光滑的东西,都拿我们的车子当做画板,在上面涂鸦呢。烨磊有些尴尬,又怕他们真用什么硬物刮花了车子,便委婉地驱逐他们离开。

亦萱对我说:“这里的认识风情似乎很独特,门口都喜欢绑有一个奇怪的绳结,要不,咱们去逛逛”

烨磊说:“这个绑绳结不就是辟邪的意思嘛,村里人最讲究这个,跟我们看到别人在手腕上带红绳是一样的。”

我也笑着对亦萱说:“你没听说过外地来的女孩子被拐进山旮旯当性奴的新闻吗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咱们还是别乱走动好。”

第193章 :可怕传闻完

第194章 :荒村理发店

亦萱不乐意了:“这里虽然偏僻,但是交通还算好的,没有你说的那么恐怖嘛烨磊,要不要陪我去走走”

烨磊钻进车子里:“不行,这里的娃子很不省心,对车子很有好奇心,看他们的眼神都想把车子拆成零件把玩,我们都走了,回来时这辆车肯定要不得了”

离初晴看到亦萱遗憾的表情说:“我陪你去走走吧。”

我一听肯定不放心这两女孩子了,嘱咐烨磊看住车子,我得去做她们的保镖。

烨磊说道:“你们可别溜达出去太远,待会儿老拓回来找不见咱们。”

“嗯,会的,况且咱们还有手机联系呢。”

出了村公所,我们漫无目的,看到比较大一些宽敞一些的巷道才敢走进去。儒瓦村的房屋都很奇怪,就是每间房前面几乎都会有一个院子,抑或里面分前屋跟祖屋,中间设置有天井。典型的外面有一米多高的围墙,里面才是正屋。我们有时还会看到瓦楞上还存在翘橼,可见这些房屋的历史悠久了。

每个瓦房之间都会有落差,很少看到一块平地上并列两间房屋的,衔接的巷子多是青石板,不是人工做成的,而是天然的青石砖,大块小块如鱼鳞般徐徐推进,蜿蜒进无尾的巷子。巷道两边都是枯死的野草,低低的,感觉特别荒凉。让我惊诧的是,我们时不时看到一些地表塌陷得很厉害的地方,像是地下面曾经挖过矿窑,每有一处塌陷,这地方就被村民隔离开了,丢了很多垃圾在附近,并且也长出了不少杂草。

一些塌陷地方正好在某个屋子下面,然后这个房屋就废弃掉了,只见瓦房塌了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