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8(2/2)
“我们继续远远的跟着他们,后方的马将军和年将军两人还在和敌人周旋,我们如果这个时候回撤的话两位将军得不到我们兵力的支援,很可能陷入敌人的包围圈之中,到时候我们这些努力就全都白费了。”
“将军,那我们下面该怎么办现在兄弟们基本上都是人人带伤,体力消耗的十分厉害,我们要不要甩开他们的大军到后方和两位将军汇合”那名校尉眉头一皱看着李晟问道,这种大战李晟麾下的士兵体力消耗的十分厉害,他们要随时随地准备逃命,准备踹敌人的大营,可以说他们的神经每一天都是绷紧的,而且绷的十分的紧,随随时都有可能绷断。
“不需要,我们只需要在他们大军合围之前打开一个突破口,只要接应出他们就可以,我想童维勇也不敢用童忠虎的性命和我们开玩笑。他们两人有了童忠虎一时间倒也无碍,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必须要去一个地方。”李晟笑着对身边的军官们说道,童忠虎现在就是整个雍州城的保命符,只要童忠虎还在童维勇就不敢轻举妄动。
众将看着李晟的手指在地图上的一个点,脸上露出了一丝的惊讶之色。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李晟的计划竟然是这样,这个战术的跳跃性的思维也太大了。不得不说后方的粮草大营被马超和年羹尧两人烧毁之后,牧马镇上的粮草大营现在成了童家军唯一的后勤供应点,更关键的是这里在童维勇的大军层层保护之下,现在李晟也想把这里一把火烧了,这可能吗
“你们不用担心,我当然不是去真的烧他们的粮草,这次作战我是另有目的。”李晟笑着对众将解释说道,这个作战计划李晟也是考虑了很久很久才决定的,牧马镇现在可以说是一个马蜂窝也不为过,李晟很想知道捅掉了这个马蜂窝对整个雍州的局势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所以李晟决定去试试看看。
“我们誓死追随将军”众将的脸上闪过一丝的坚决之色,李晟的作战计划从来没有失败过,他们对李晟拥有绝对的信心,他们不怕任何的困难,他们手中的战刀可以让任何敌人臣服在他们的战马前
第六百一十一章雍州的秘密
不管是太平盛世或者是乱世战乱,世界上永远不缺乏一种人,那就是山贼和马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山贼或者是马贼也不全是坏人,至少每一个普通的百姓都是因为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才去造反。对于这些生活在最底层的百姓,他们没有什么大的理想,大的奢求,他们唯一想要的就是能够一日三餐吃饱,冬暖夏凉的日子。他们宁愿过着每天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也不愿意过这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却随时都可能掉脑袋的活。对他们来说,活下去,三世同堂比什么都重要。
历代统治者如果想要长治久安,他们都采取了相同的手段,那就是给每一户百姓都分到足以养活他们自己同时养活朝廷的土地。有了土地,这些辛勤的百姓便什么都不怕,正如老人常说的一般,土地是百姓的第二生命,他的存在不仅仅是生存的象征,也是希望的象征。每一个朴实的百姓都希望自己土地上的庄稼能够长得十分的茂盛,此外还有希望,那就是自己的土地上能够培养出一个出将入相的子孙,有一天衣锦还乡大修族谱祖祠,他们需要的紧紧是那么简单而已。
一个帝国的崩溃不管是来自内部还是外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帝国的百姓已经活不下去,简单的说就是他们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土地的兼并一直都是帝国身上的一颗毒瘤,历代皇室都曾想要铲除这颗毒瘤。显然他们是不成功的。占据土地的都是帝国的一般勋贵,而这些勋贵则是帝国赖以维持统治的基础。帝国在危机的时候永远都是这般勋贵挺身而出。失去了帝国他们就失去了他们头上那无限荣耀的光环,失去了他们的锦衣玉食的生活,所以在剿灭帝国内乱的时候帝国的勋贵最为积极,不管是对外还是对内,帝国的勋贵对这个帝国可以说是问心无愧,每一场战争都让这些勋贵留足了鲜血。当然毒瘤永远都是毒瘤,从某种意义上说帝国容许土地兼并也是对这些勋贵的一个补偿,毕竟维持帝国的统治一个皇室不行。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在无可封赏的情况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土地兼并就成了这些人的唯一能够从帝国拿到的东西。
从理论上说帝国的勋贵是反对造反的一类人,实际上这些人也在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之后都是不遗余力的打击那些造反的泥腿子,也就是百姓。这也是为什么柳凡在打退了益州的海族之后,那些观望的勋贵们一下全都投入到了柳凡的麾下的原因,当皇室出现了一个强有力的统治者的时候。这些勋贵们更愿意继续当他们的马前卒维持他们已经拥有的地位和财富。对他们而言,皇室的距离太遥远,他们没有那份资本。雍州同样如此,在雍州的土地上大大小小的世袭勋贵就拥有数十家,那些小的男爵和子爵的勋贵实力可以忽略,但是有三大世家勋贵却无法忽视。镇宁侯徐家,神箭侯李家,平江侯侯家。
这三家的勋贵起家都是跟着始皇帝起家,其中镇宁侯和神箭侯是以军功起家都是当年始皇帝帐下的悍将,在几十年的征战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当然牺牲的子弟也不在少数。而平江侯出现在雍州这个内陆的州府则是有些不伦不类的,首先平江侯不是以军功起家。他们起家的方式和八大皇室差不多,不过他更多的关注的是海运。始皇帝大军麾下的粮草,以及征战帝国的海军势力可以说是在平江侯海运船队上组建起来的。帝国平定之后,平江侯竟然主动放弃了家族赖以生存的海运,转而到了内乱雍州,这块帝国的最北方的土地蛰伏了起来。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