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如意 > 分节阅读 152

分节阅读 152(2/2)

目录

“啊,那个,没忘没忘。”郑侧妃连忙说,“妾身已经抄了二十本,都在屋里放着。王爷若要,妾身这就去拿来。”

“二十本”宣王有些傻眼,“你抄那么多做什么”

郑侧妃嚅嚅地答道:“前些日子实在无事做,就拿出来抄。一不小心,就抄多了”

蕙如闷头扒饭,李晟却是笑出了声。

“多就多了吧。”宣王瞪了儿子一眼,“过会拿过来,我送到宫里头,给太后一本,皇上一本,再拿几本送人刚好我要跟他们说说道法。”

还要去

李晟悄悄咧嘴,这才被太后赶出来,宣王这是去太后跟前扮小儿扮上瘾了吧。

一顿饭吃完,蕙如回燕然居,郑侧妃去拿经书,李晟跟着宣王进了书房,从他书案下头摸出一只大匣子来。

宣王吃了一惊:“你什么时候把东西藏到我的书房里来的”

李晟嘿嘿一笑:“只要跟您那些侍卫提前说一声不就行了自己父亲的书房,当儿子的怎么不能进来”

宣王恨得直咬牙:“这些个狗东西,居然被你收买了。”

“说什么收买这么难听,他们知道我是给您送礼的,还能拦着不让送”李晟笑着将匣子打开,里头放着一张张发黄的纸片,“您该赏他们才是呢”

匣子里头放着的,是这么多年宣王府陆陆续续卖出去的产业。

从铺子到田产到宅院,一样不少地都放在里头。

宣王一张张看着,唏嘘不已。

“你到有心,全都帮我弄回来了。”

“其实您修道也没用多少银子,”李晟看着他说,“那些钱您都藏去哪里了还逼着郑侧妃卖了这么多产业,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宣王是个败家子。”

宣王笑了一声,将厚厚一叠的房契田契在掌中拍了拍说:“这样有什么不好反正最后是我的还是我的,一样也没少了。”

如果郑侧妃知道宣王家底其实有多厚,她一定会在惊吓和惊喜之中幸福地晕过去。

“我有个理想。”宣王抱着他的家底,兴致勃勃地对儿子说,“我要盖一座天下第一的道观,然后自己去当观主。”

李晟脸上的笑凝固了。

“还要把皇兄也忽悠去,”宣王眼中光采照人,“他年纪也不算太大,现在向道也还来得及。说不定终有一日,我们兄弟二人可以修成正果,得证仙道。”

李晟呻吟一声,抚额坐了下来。

父亲这么些年到底是修的什么道,居然这样神奇。

“皇上不会听您这样胡说八道的。”他觉得身为儿子,还是有必要在父亲的奇思妙想上浇一盆冷水,“他正当盛年,修道什么的,您自己折腾就行了吧。”

“什么叫胡说八道”宣王修长乌黑的双眉微微一挑,“皇上其实已经动心了,不过这事还不能操心过急,一切交给为父就好。”

“所以儿子,”宣王用力拍了拍李晟的后背,“你抓紧一些,说不定过不了几年你就要登基为帝了”

、第183章 家家有经

183家家有经

“唔,还有一件事,让为父有些头疼。”宣王想起另一个儿子,便觉得有些难受,“李晖又去找荣王了,要求自除宗籍。荣王为这事找了我好几回,我也不知道要如何处置。”

李晖因为冯氏的事,一直耿耿于怀,当日对宣王说要自除宗籍的时候,宣王以为他只是一时冲动,过些日子等心境平和也就能走出来。

却没想到李晖是头倔牛,认准了的事死活都不肯改。

这个儿子他从小就没有关注过,等他想起来要正眼去看时,李晖早已长大成人。

他也觉得颇为神奇。

以冯氏那样的扭曲心性,和自己这样的漠不关心,到底是怎么会养出像李晖这样耿直忠义的儿子的

就连荣王也对他羡慕不已。

荣王家里的四个儿子不知花了他多少心血才能养得不歪不斜。

宣王家里这两个儿子,都是撒手不管的,居然个个有出息。

荣王羡慕得简直眼睛都绿了。

“若不是是因为他也姓李,我都想把嘉陵许给他为妻了”荣王羡慕之余感慨着。

小女儿嘉陵县主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婆家,这让荣王也十分神伤。

“儿孙自有儿孙福,嘉陵是你的爱女,还愁找不到好女婿”宣王十分不以为意。

“等你家清河长大一些,你就会明白当父亲的苦恼了”荣王气道,他当然不知道清河不是宣王的亲生女儿,还以为天下所有的父亲都如他一般,会将女儿如珠似宝地捧在手心里疼爱。

想到这里,宣王便忍不住要叹气。

李晖想带着李清河离开宣王府,他又何尝想认这个便宜女儿

虽然孩子无辜,但他又不是善人,可以看着这个本来就不受疼爱的“女儿”在自己面前晃荡,还要做出父慈女孝的模样出来。

李晖是他亲生的,骨肉亲情无法割断。

虽然他有个那样的娘,宣王觉得自己还可以接受。

但李清河,他是断断接受不了的。

“你去劝劝他,他若要接妹妹出府去住我不拦他,不过除宗籍一事还要慎重,我不想再听人提起冯氏。”

“父王您又何必拦着。”李晟没有去劝弟弟,反而来劝他,“成义现在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就算您强留着他,他的心也已经不在王府里头。”

“天宽地阔,终有男人施展之地。他想靠着自己闯出功业来,您何不成全他”

“说的轻巧”宣王瞪圆了眼睛,“别人问起,他是犯了何错,因何要被除宗籍,你要他如何回答告诉别人,是因为他母亲那些见不得人的罪孽吗”

“是非自在人心。成义行得正,走得端,就算没有宗室子弟这个身份,他一样能得人尊敬。”

“他已经十八岁了。”宣王叹了一口气,“十八岁了,早就该成亲生子了。他是庶出的,若再没了宗室子的身份,你要他怎么去谈门好亲事低门矮户的将来难登大雅之堂,高户大门又会看不上他。”

“父王”李晟双眉皱了起来,“您是不是操心操得太多了以前也没见您这样关心过成义的婚事。”

宣王摸了摸鼻子,有些心虚地垂下眼帘。

李晟很快就要受封太子,原本以李晖的功绩,对他会是个很好的帮衬。可是如果他坚持要除宗籍,难免要将冯氏的事扯出来。

不止对宣王府的声誉有损,对李晖将来的前程也会是个很大的障碍。

可是,长子说的也是,他自己都没有管好,如何来管儿子的将来啊。

“看着你们一个个长大,为父真的是老了”憋了半天,宣王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