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2(2/2)
冯氏浑身一僵,只是垂着头,看不清她脸上的神情。
“从你让清河给我送香包起,我就注意上你了。”蕙如看着她,摇头说,“你一定觉得自己做得很好,一点破绽也没有吧。”
蕙如转头过去,问范妈妈:“都拿到了吗”
“是的,世子妃,已经将人捆起来,塞住了嘴。”
“很好,你将这里清一清,不相干的人都赶到外头去,再将人带过来。”蕙如冷冷地看着冯氏,“清河是你亲生的骨肉,居然也不惜拿来利用,甚至还要用她的性命嫁祸于人,你这样的毒妇真是禽兽不如。”
宣王握紧了拳头,听着儿媳一句一句,恍惚间觉察到了什么。
不多时,外头有婆子架着绑成粽子样的喜鹊进来,还有个婆子拖了辆小板车,车上放着四盆盛放的紫鸢青萝。
“父王院子里,一共是四盆花,现在都在这儿了,请父王和侧妃上前看一眼。”蕙如伸出一只手,示意他们上前,自己却还是端坐着没动。
宣王站起身,走到花盆前。
紫鸢青萝枝头上繁花点点,但还是能看出有几处花朵被摘过的痕迹。
“喜鹊”郑侧妃看着被绑在地上,口中“呜呜”作响的丫鬟,惊愕地站了起来。
“侧妃先别急着拿了她嘴里堵着的东西。”蕙如冷冷地看了喜鹊一眼,“小心她开口咬了你。”
听了她的话,郑侧妃身子一抖,将伸出去的手又收了回来。
“这上头少了几朵花。”宣王指着空着的花头说。
“都在这儿呢。”范妈妈拿过了一只匣子,打开盒盖,几朵凌乱的花露了出来,“被这小蹄子摘了,藏在侧妃的枕头下面。”
宣王看了看这花,又瞧了瞧绑着的丫鬟。
冯氏嘶声叫道:“正是,喜鹊是侧妃的人,这花又在侧妃那里,定是侧妃让她将花混在木樨酱里头了”
蕙如冷笑了一声:“冯姨娘,你耳目倒聪慧,父王在前院请人检定花草时,你好像在后头待着吧。是谁告诉了你这花跟木樨混在一起就有毒的”
冯氏噎了噎。
“还有,你那罐子里的花,可未必就是这几盆摘下来的吧。”
宣王心里当然有数。这匣子里的花花色鲜艳,花瓣饱满,一看便是摘下不久的。而郑侧妃分木樨酱都是多少天前的事了,这花怎么可能是这花盆里头摘下来的
“你弄的花汁可不止木樨酱里有。”蕙如看着她,“你给顾嫂子的石蜜里头放了那么多,这么几朵花哪里够用”
作者有话要说:真是,气到爆炸
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在网上骂人。
第161章 何谓恐惧
161何谓恐惧
冯氏的身体轻颤,只觉得有如寒冬腊月里被一盆冰水当头浇下,却还是咬紧了牙关。
“世子妃您在说些什么没凭没据的,怎么可以胡乱构陷婢妾可从来没给什么顾嫂子石蜜。再说了,这花这么稀罕,婢妾能从哪里得来这些花”
“你当然弄不到,不过她能。”蕙如纤纤食指一伸,正指向喜鹊。“把嘴里的东西拿了,听她怎么说。”
范妈妈上前,将堵在喜鹊嘴里的布巾拔了出来。
喜鹊立刻大声喊冤枉:“侧妃,侧妃,您救救奴婢啊,这些婆子疯了一样,什么话也不说就将奴婢给捆了来,奴婢冤枉,奴婢什么也没做过啊”
喜鹊在郑侧妃身边服侍了多年,她一向觉得喜鹊这丫头忠诚可靠,人也机灵,听她这么一说,便不由自主地去看蕙如。
“没做那你告诉我,这花怎么会到了侧妃的枕下今天王爷和侧妃在前院检视花草之时你还在一旁伺候的吧,之后去了哪里今天不是你当值”蕙如声音柔软清亮,明明说话的声音很温和,却会让人听着心里发紧。
“喜鹊,一个月前你在东前门大街上买了一座二进的院子,是记在你哥哥名下的。我已经找人查过了,拿了钱去办户纸的是你自己。你倒跟我说说,你一个丫鬟,每月月例不过三两银子,何来这四百五十两银子买得起那样好的一处宅院可别说这是你哥哥买的。你哥哥三年前便去了西北军中,那一点军饷别说买得起宅子,就算有这么多银子,也很难找到人带回来吧。”
喜鹊脸色发白,闭口不答。
“这几天你何时出府,见了什么人,都记在这里,”蕙如一扬手,一张纸轻飘飘落在喜鹊面前,“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那几天,正是她出去拿紫鸢青萝花汁的时候。这种事,她不放心交给别人做,都是亲自动手,每回都小心地看着有没有人跟在身后没想到还是被世子妃的人盯上了。
“你在前院见到王爷晕过去,知道双花之毒的事发,于是悄悄溜回正院,摘了几朵花藏在郑侧妃的枕下,又来与冯姨娘商量,要将这事嫁祸给侧妃,议定之后,你便回去。”蕙如说到这里,看了一眼冯氏,满眼的厌恶,“你大概是想要怎么样将这祸水东引不会令人疑心,又能一击致命,直接将侧妃除去。”
蕙如顿了一顿,才慢慢地说:“于是将主意打在了清河的身上吧。你是不是想着,如果清河死了,侧妃就绝无出头之日清河是给我做了不少糕饼不假,可都是你给的料,你教的做法。将来事情泄露,她也一定会产生疑心,于是你就想着索性将这隐患也除去了,是不是”
冯氏哭了起来:“世子妃您莫这样血口喷人清河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怎么可能”
“够了”蕙如一声厉喝,“你闭嘴吧,听你说话我都觉得恶心。范妈妈,将人带上来”
一个粗使的小丫头被带上来,给坐着的宣王、侧妃和世子妃都磕了一遍头。
“你说说,是怎么回事”
这小丫头年纪约十二三岁,口齿十分伶俐。
“是,奴婢瞧见喜鹊姑娘鬼鬼祟祟来找了冯姨娘之后,冯姨娘将小姐叫到湖边说话。奴婢那时候就躲在假山后头,看得真真切切,是姨娘在小姐背后推了一把,将她推落湖中的。”
这小丫头冯姨娘是认识的,正是负责院中洒扫的粗使丫头叫四喜。她是王府的家生子,年纪又小,平日里不怎么爱说话,木头木脑的,怎么今天像是换了个瓤子似的,一张嘴噼哩啪啦就这么利索起来了
冯氏死死盯着她,就听四喜接着说:“姨娘当时叫着要救人,可是那里离着远,四周也没什么人在。奴婢不会水,只能先跑开叫了院子里的叔叔们去救,然后直接去了燕然居跟世子妃禀报了。”
秋桐在侧妃的院子里安排了人,又怎么会不在冯氏的院子里放个眼线
听了四喜的禀报,秋桐立刻就明白,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