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如意 > 分节阅读 40

分节阅读 40(2/2)

目录

黄觉不敢抬头,也不敢去接那帕子。然后那袭水绿色的裙角无声地退出他的视线。

“我觉得你是个人才。”她说,“每个月只取一定的金额,必是有无奈之处。现在又在想法子填补。”

黄觉只觉得口中苦涩,不知要如何说才好。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文,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贪欲而是不得已而为之,却也是情有可原。”蕙如并没有回到屏风后面,而是在黄觉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我觉得黄先生是个可信之人,如果先生不弃,还请继续留在沈家。”

黄觉愕然抬头,就见对面坐着的六小姐正笑盈盈地看着他。

浅碧色的半臂,水绿色的长裙,耳边垂着两颗小指肚大的明珠,乌黑的发髻上只簪着两支梅花细银簪子,衬着一张莹如白玉的小脸,显得清雅端方,虽不是极艳的面容,却令人移不开眼光。

难得的是她的目光清亮,明明是尚未出阁的小姐,却这么大大方方地坦然坐在自己面前,毫无羞怯心虚之态。

她看着自己的神情和目光,让他油然而出一股熟悉的感觉。

明明面目完全不同,年纪也小了些,却让他,有一种被亲人看着的感觉。

长年压抑着的情感在他的心里翻腾着,明明已经干涸的眼中,又有新的酸热涌出来。

都已经快要忘记自己的本姓,却在与六小姐对视之时清晰地浮现在脑海。

“起来吧,男儿膝下有黄金。”蕙如看着黄觉面上不停变幻着的表情。这么近的细细看清了,她更加能确定,自己并没看错,七和香雇的这位账房先生,正是自己的堂兄杜珏。

杜珏一直跟在长兄杜衡身边学习打理杜家的生意。杜衡去哪里都要带着他。

算一算,离着那年已过去四载,当年仅十九岁的堂兄现在应该二十三岁了。他看起来却比实际年纪要成熟许多。

这四年里,他定是经历了相当的苦难和磨砺,将一身的张扬傲性都磨光了。

既然当年他逃出生天,为何不回杜家为何改换了名姓留在京城

蕙如有一肚子话想对杜珏说,但她不能。

她是沈家的六小姐,而不是杜家长房的嫡女杜若。她拿什么身份拿什么立场来问

“黄先生家里可还有人”想了想,只能先问些家常。

黄觉已经站了起来,却不敢坐,只低下了头,手指在身前绞扭。

“有一位长嫂,和一个侄儿。”

就听“咣当”一声,他惊地抬头一看,就见六小姐面色惨白地站起身来,约摸是站起来太急,身后的椅子翻倒砸在地上,发出一声轰响。

“怎么了”听到声音的兰溪冲进屋,见蕙如和黄觉面对面站着,身后倒着张椅子,不觉大急,抢步上前挡在蕙如的身前,竖眉骂道:“你好大的胆子”

“不是”黄觉忙着摇手。

蕙如将一心护主的兰溪拉开:“是我自己不小心,不关黄先生的事。你扶我先到屏风后头,头有些晕。”

兰溪狠狠瞪了黄觉一眼,忙将蕙如搀进去。

“黄先生之前从账上多拿银子,是为了你的嫂子,还是为了你的侄儿”

黄觉犹豫了片刻,方回答说:“不敢瞒着小姐,黄某原是江夏人,四年前随着长房伯父一家来京探亲,途中遇了劫匪,家中长幼只有我护着有孕的嫂子逃了出来,因为受了惊吓,嫂子胎像不稳,我们无法回乡,于是我找了几份零工,勉强在京里住下。直到后来遇上陈伯,他体恤我们叔嫂艰难,见我能记账,于是让我来七和香铺子里。我原本想攒几个钱,就算不能回乡,也好托人捎信回家”

“后来呢”

黄觉叹了一口气,将他在京中的事情说给蕙如听。

他所说的嫂子,自然是杜衡的妻子严氏,严氏那日受了惊,在丈夫的拼死掩护之下,与小叔子趁着夜色逃出来。但亲眼见着公婆丈夫和小叔子被贼人围住,耳边又是各种惨叫和刀剑入骨的声音,她受了极大的刺激,差点小产。杜珏为了救她,花尽了身上所有的银钱。

后来虽是生下了侄儿,但严氏的身体和精神都伤了,每日用药补着。杜珏除了在七和香记账,又在外找了几份零工,可是这日子过得还是紧巴巴的。

严氏的精神也一直恍恍惚惚,几次险些走失,又差点将孩子伤着。杜珏只能又花钱雇了个婆子在一旁照看。这下便捉襟见肘起来。

药钱加上雇婆子的费用,每个月都要一二两银子,杜珏一时心急,只能在账上做手脚,先填补上家用的窟窿。

如此过了一年,严氏精神日渐好转,也不再整日哭哭啼啼大喊大叫的。大夫也说她无大碍了,杜珏便将原先的婆子辞了,叔嫂带着侄子安生地过日子。

“自从小姐接手香铺子,进益多了不少,主家又大方肯赏银子,我手头宽裕了些,便想着要将前些时候贪的银子给补上,等再过些日子,说不得能攒够银子,我们回江夏去”杜珏一脸的惭色,垂下了头。

兰溪看着他的神情却渐渐变了。

家人遭难横死,他年纪轻轻却带着个精神失常的嫂子,抚养兄长的遗腹子,日子过得这么艰难。虽然贪了主家的银钱,却只取必需的那点,还一心一意地要还上。难怪姑娘说这是个可用的人才。

这位黄先生的确是情有可原,若换了旁人,只怕早跑得没影了。如果自己的家人当年也能像黄先生这样,哪怕现在穷得要吃糠咽菜,起早贪黑的辛劳着,也强过一生为奴不得自由。自己是命好,遇见了六姑娘这样待她如至亲的主子。绝大多数从小被卖的女孩子,怕都早被踩在地下,变成了泥土。

兰溪的眼角微湿,低头看着蕙如,如果有可能,她也希望姑娘能帮帮他。

蕙如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哀色,父兄家人遭此祸事皆是因她而起。若不是她那么傻,若她当初不去见姜珩,不因一时的犹豫和不舍留在京城,或许杜家也不会有此一劫。

杜珏护了嫂子逃出来,既没去报官,也没有去找杜家在京中的商铺求援,必是查觉到了什么,所以才会隐姓埋名过得这么辛苦。

一切的一切,都是她造的孽。

上天垂怜,让她的长兄留下了子嗣,杜家的长房有了希望。

蕙如泪如泉涌,又是悔疚又是伤心,一时说不出话来。

如今,她只有尽力补偿,好好保护着长兄的孩子,让他重新拿回杜家的一切。

心意已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