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喜良缘 > 分节阅读 7

分节阅读 7(2/2)

目录

李氏目光一扫,忽的笑道:“时候差不多了,也该开席了。”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又补了一句:“应该都来了吧”

各房的小姐确实都来了,只不见六小姐叶清宁的人影。

平时倒也罢了,可今晚是合府家宴。叶清宁还像平时一般姗姗来迟,就显得太过矜傲了。

郑氏眸光一闪,并不吭声。

崔婉轻咳一声,委婉的笑道:“时候尚早,再稍等片刻吧”婆婆不出声,她这个做儿媳的只好硬着头皮打圆场。

李氏似笑非笑的说道:“等一等倒是无妨,只是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我倒是无所谓,不过,你三婶娘她们远道回来,只怕早就饥肠辘辘了。要不,还是派人去环翠阁那边看看,请六姑娘早些过来吧”

薛氏正袖手旁观看热闹,哪想到火苗一下子就烧到自己身上来了,忙笑道:“不用不用,再等一等好了。”

郑氏被挤兑了几句,心里自然不痛快,面上却不动声色的吩咐道:“崔氏,你去看看宁儿到底怎么回事。”

还没等崔婉点头,叶清宁便翩然出现在众人眼前。

说来也巧,叶清宁竟也穿了一袭红衣。叶清宁本就生的美,皮肤又特别的白,穿着红色的衣服更显得容光照人。

叶清芙顿时有些不自然。

碰巧穿一样的颜色也就罢了,偏偏连衣裙的款式都一模一样。更令人郁闷懊恼的是,她显然输了叶清宁一筹

叶清宁显然也留意到了撞衫的尴尬,眉头微皱,不悦的轻哼了一声。旁若无人的坐了下来,看也不看叶清芙一眼,却淡淡的说了句:“宫中刚流行出来的款式,竟然这么快就传到郑州了。”

语气里一丝轻蔑之意毕露无遗。

几个堂姐妹都轻笑起来。

叶清芙的脸一阵红一阵青。如果换了别人,她早就反唇相讥了。可这个六堂姐是正经的长房嫡出,素来矜傲,她招惹不起。

就这么忍气吞声,实在不是她的性格。

叶清芙眼角余光瞄到叶清兰也在笑,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狠狠的瞪了叶清兰一眼:“你笑什么笑。”

标准的迁怒于人。

众人的目光唰的一起看向叶清兰。

十全食美

第十四章 斗嘴

更新时间201336 7:55:57字数:2077

谢谢大家投票支持╭3╰╮

叶清兰一直安静的坐着没有出声,众人也没怎么留意她。可这么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个闷不吭声的小堂妹竟生的十分秀美。

大概平日里受闲气很习惯了,被叶清芙这么蛮不讲理的迁怒,她竟然也没动怒,反而笑了笑。

她的笑容清浅和煦,目光更是柔和平静。相较之下,叶清芙咄咄逼人的样子可就不那么顺眼了:“你怎么不吭声了”

叶清兰慢悠悠的笑道:“在郑州待了这么久,难得回京城一趟,能见到诸位堂姐堂妹,我心里高兴,自然要笑。怎么,二姐觉得我不该笑么”

这番话有条不紊,柔中带刺。

叶清芙被噎了一下,心里咬牙切齿恼羞不已。偏偏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话语回击,一张脸憋的通红。

众人看热闹看的津津有味,根本没人打圆场。

叶清芙愈发显得尴尬狼狈。若是换个地点场合,她早就恶言相向了。偏偏此时是家宴,所有长辈都在

叶清宁终于正眼看了叶清兰一眼。目光在叶清兰白白净净的俏脸上顿了一顿,才若无其事的移开了目光。

好在此时终于开席了,丫鬟们忙着给自己的主子布菜,碗筷的声响不绝于耳。尴尬冷凝的气氛总算告一段落。

叶清芙心胸狭窄气量最小,根本咽不下去这口气。碗里堆的高高的,她却僵着脸坐在那儿,筷子都没动一下。

叶清兰却吃的很欢快。

驿站里的饭菜索然无味,连着吃了几天,嘴里淡的都快发苦了。这么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美味菜肴放在眼前,不吃简直对不起自己。

刚才正面恼了叶清芙,她一点都没后悔。

忍气吞声一两回也就罢了,次次委曲求全绝不可能。也是时候给点颜色让叶清芙看看了,免得她日后得寸进尺

以叶清芙的个性,最多忍到家宴结束,就会去找薛氏告状。她大概还有一场硬仗要打,此时更得吃饱喝足聚集体力才行。

桌上很快又热闹起来。

八堂姐叶清柔笑盈盈的说道:“六姐,三天后就是祖父的生辰。你的贺礼可准备好了么”

叶清宁淡淡的应道:“年年都是老样子,有什么可准备的。”眼底却闪过一丝傲然。

谁不知道昌远伯府六小姐琴艺高妙。放眼整个京城,也没几个同龄的贵族小姐能和她相提并论。随便弹奏一曲,也会艳惊四座。

叶清柔用帕子掩嘴一笑:“六姐,今年可不一样呢”到底是怎么个不一样,却不明说。

叶清宁显然听懂了她的话语中隐藏的深意,眼中闪过一丝羞恼,白了她一眼。叶清柔最清楚她的脾气,笑了笑便扯开了话题。

这几句话没头没脑的,听的人一头雾水。

叶清兰做惯了心理医生,最擅长察言观色抽丝剥茧。不自觉的猜测起来。叶清柔笑的暧昧而狡黠,叶清宁表面看似愠怒,其实眼底暗藏喜意。两人明着说祖父生辰,其实重点根本不是这个。

叶清兰脑中灵光一闪,嘴角微微翘起。

叶清宁年已十四,这个年龄放在现代就是个中学生。可在此时,却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昌远伯叶晟六十生辰,前来贺寿的女眷一定不少。这可是个露脸的大好机会啊

竹帘那边传来喧闹的声响。

男子们喝酒聊天兴致高昂,女眷这边早已搁了筷子,随意的闲谈起来。

薛氏说话的机会并不多,大部分时间,只是笑着旁听。

李氏笑道:“大嫂,这些日子可辛苦你了。”

昌远伯六十大寿不是小事,光是宴请的宾客名单便足足有一厚摞,零零总总的琐事就更不必细说了。蒋氏将这一应琐事都交给了长媳,郑氏近半个月来忙的脚不沾地。李氏虽在旁协助,却要清闲多了。

可这份清闲,也意味着李氏没有主持中馈的权利。

郑氏淡淡的笑道:“这是我分内的事情,谈不上辛苦不辛苦的。倒是感谢弟妹为我分忧才是。”轻飘飘的刺了李氏一句。

李氏笑容一顿,便若无其事的接了下去:“对了,郑国公府世子爷也回来吧”

郑氏是郑国公府的嫡出次女,国公府世子郑蕴是郑氏的兄长,长姐嫁到了定国公顾府,妹妹则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