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5(2/2)
兵工厂共有从全国各处搜罗来的机器40多台,三节锅炉一台,蒸汽机2台,切削机床20多台套。当然这点机器实在是不够用,不仅落后,还很陈旧。但就是仅凭这么点机器,兵工厂愣是一年生产出来能装备16个团的武器,实在是令人感慨与钦佩。
当天,马迁安与张元就立刻投入到了改进火箭筒生产工作中,前线反馈来的消息表明,原先制造的火箭筒寿命存在严重问题,磨损严重,各个零件不时出现问题,前线用得太狠了,致使可用的火箭筒越来越少,不断催促兵工厂加快生产。
与刘顶沟通后,刘顶忍痛从不多的原材料存货中拿出了大部分“较好的钢材”,分给了张元用以改进模具及生产,在马迁安的建议下,兵工厂又拿出了一部分力量和原料生产1913型多破片高爆手榴弹。
几日夜忙下来,火箭筒及火箭弹生产情况大为改善。
贾永根也来过两次,软磨硬泡的搜刮走15支火箭筒外带200枚火箭弹。几天功夫,贾永根就拥有了一支“炮兵”,好不高兴,嗷嗷叫唤着要让那支给他吃了败仗的鬼子好瞧。
、前仆后继 16
在一次难得的空闲时间内,马迁安拉着刘顶比试了一次枪法,早听说这个资深特工加军工是一个神枪手,不比试一下,实在是心不甘。
马迁安操缴获的三八枪,刘顶则用自己工厂生产出的“八一式”,枪械质量方面是马迁安占了点上风,毕竟鬼子的三八式是大工业化制造的产物,精度要好一些,但比赛结果两人成绩却不相上下,百米内两人俱都是枪枪十环,二百米内也难分高下,只有到了三百米,马迁安依仗枪好才领先了一环。
两人惺惺相惜,友情在共同劳作中开始萌芽。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刘顶匆匆叫醒了忙了一天一夜刚刚合眼的马迁安,拍着他的肩膀很着急。
“小马,新任务”刘顶挥着手里的两份电报,“延安那边让你赶快回去,彭老总这边让我赶紧给他送火箭弹,我考虑了一下,准备派你去给彭老总送弹药,做完这件事儿你就直接回延安,你看成不成”
“成啊反正这边有张元顶着,我也没太大用,我去。”马迁安迷迷糊糊的回答着,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刘顶很兴奋,搓着手说:“这回可好,彭总围住了一支鬼子,这回鬼子再不敢大摇大摆在根据地晃荡了”
第二个哈欠打到一半儿,马迁安口齿不清的问,“在哪里”
“关家垴”
“什么关家垴”马迁安脑袋一激灵,睡意全无。
第147章战斗准备1
10月6日开始,日军对太行山各个抗日跟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八路军刚刚进行完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根本没有来得及休整,弹药消耗还未来得及补充,人员疲惫不堪。
八路军的百团大战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给鬼子造成了沉重打击,让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多田骏的面子彻底掉到了茅厕里。多田骏恼羞成怒,抽调了大批军力开始进入太行山,向八路军总部及129师活动区域中心武乡和辽县疯狂扫荡。主题报复尤其要对根据地内的抗日积极堡垒村及八路军各级指挥机关驻地重点扫荡。
在这次扫荡中,鬼子兵的小肚鸡肠暴露无疑,报复心之重大大出乎根据地军民的想象。鬼子兵一路杀来进行“毁灭扫荡”,日军所到之处,见人就杀,见屋就烧,见粮即抢。变根据地为焦土,妄想以残暴吓倒中国人民的抗战决心,民众受害极大。
彭总率领总部及北方局机关转战到黎城拴马、宋家庄一带才算站住了脚,建立了临时指挥部。
指挥系统刚一建立,他就听到了黄崖洞发过来的电文,云前几日驻守在瓮圪廊的连队擅自追击路过的大队鬼子,不仅损兵折将,还险些将瓮圪廊拱手让敌,不禁大怒。后又听说被打散的新3团余部及时赶到黄崖洞并已布防,才稍稍压下怒火。
、前仆后继 17
29日下午,彭总从黎城驰回武乡盘龙镇石门村。一路上彭总看到各个村落被鬼子残害后的血淋淋景象,再也忍不住心中熊熊怒火。赶到驻地,甩开大黑骡,一进指挥所,彭总一边挥舞着手臂,一边咆哮,“杀人放火,这还了得查查,哪支鬼子经过此地,给我围起来,一个不留,统统杀光给老百姓报仇”
日军的残忍与暴虐激起了彭总与左参谋长等八路军领导人的愤怒与仇恨,他们准备寻找机会,消灭一两路进犯的敌人,打击其嚣张气焰。
彭总发怒了,指挥所的参谋立刻行动起来,不一刻功夫情报上来了,是冈崎支队,人数大约600人,一路烧杀现在正在关家垴附近。冈崎支队命运已定。
关家垴战斗即将打响。
关家垴战斗是一次引起争议较大的战斗,所谓引起争议,不客气的说,那就是得不偿失的败仗,这点,连彭总在日后回忆录中也毫不避讳,败了就是败了不要藏着掖着给脸上贴金。但是在战前,谁也没有想到这是一次艰苦的战斗。
几日来,各种情报汇集表明,日军出动的这些扫荡部队,几乎都是以不满员大队为规格的,少则5、6百,多则上千,每路配以少量的伪军充当杂役与送死鬼。
这种几百人的部队都敢在根据地里横冲直撞,对彭总的刺激是巨大的,携百团大战之余威,彭总决定消灭一路或两路这种小部队,以迫使鬼子再也不敢用这种兵力为一路进行扫荡,从而迫使鬼子在进行扫荡时,必须以大部队进行,这样的话,鬼子集结的时间就要拉长,扫荡的间隙就要扩大,战果就要减小,也可使根据地军民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转移。
在关家垴战斗中,彭总到距敌人控制的垴顶300米处作近距离观察,当他足抵壕沿,手捧望远镜,仔细观察敌阵时,记者徐肖冰拍摄下了这一历史的瞬间。彭总雄健的身影,专注的神情,战士的装束,背衬着简陋的工事,给人们留下了八路军在敌后艰苦卓绝、英勇作战的时代写照。这一照片被广泛地刊登、转印,为人们所珍爱,成为人们熟悉的彭总形象。
现在彭总手头的兵力十足,也是他敢下决心放出这个豪言的依据。此时,刚参加完榆辽战斗的129师主力正巧撤到盘龙镇休整,被彭总抓了个正着。
计算了一下,彭总估计出手头能调集的兵力为三个旅加两个团共2万兵力,吃掉不足600人的冈崎支队,应该不是什么难题,眼见得要打个痛快仗了,彭总决心已下。
、前仆后继 18
在指挥部等待各级主官的时候,彭总习惯性的背着手眯着眼看挂在墙上的地图,抿着嘴,头脑里不断分配着作战力量,完善自己的计划。参谋范明矗立在桌旁,随时准备彭总询问数据。彭总用铅笔在地图上画了几笔,凝视半天,忽然想起来什么,问一边的参谋,“小范,你再给刘顶发个电报,要他这个军工大管家给我点支援,你就说,多要点手榴弹啊什么的。”
参谋范明立刻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