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3(2/2)
拓跋焘发动的最大规模对柔然的讨伐,发生在公元429年,这是一场对柔然民族的命运,乃至对整个中国北方的格局,都影响深远的一次远征。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拓跋焘发动远征之前,南朝刘宋政权正集结大军,摆出大举进攻北魏的架势。当时朝臣非常紧张,纷纷指责崔浩误国,连拓跋焘的乳母保太后都劝说拓跋焘改变主意,关键时刻还是崔浩作出判断,这次刘宋政权只不过是虚张声势。这次远征拓跋焘一口气动用了30万大军,朝中的重臣也大多随行,御驾亲征决心非常大。战争从是年的夏天打响,柔然果然被打得大溃,当时漠北草原“东西三千里,南北五千里”,全是倒毙的柔然军队的尸体,拓跋焘一路追杀,打到了柔然的老窝阴山山脉地区。
柔然这次之所以溃败,主要是对北魏的打击准备不足,虽然在这之前,北魏就集结军队,大张旗鼓讨伐,但是柔然人并没在意。因为在拓跋焘之前,历代的北魏皇帝即使北进,也绝对不会深入,柔然人在得知北魏进攻的时候,已经主动放弃了漠南地区,退却到了漠北,企图用坚壁清野的战术,让北魏的这次进攻劳而无功。但是他们显然低估了拓跋焘的决心,拓跋焘是中国历史上不世出的军事奇才,征战生涯里最擅长做的事情,就是把人力发挥到最大。虽然此时北魏没有西汉那样的物资储备,但一来鲜卑骑兵本身就起于草原,对于草原的气候适应能力非常强,其刻苦耐劳程度原本就不在柔然骑兵之下,二者拓跋焘本人也异常坚决。一路之上,鲜卑军队断粮了,不断有大臣劝说拓跋焘撤退,但是拓跋焘红了眼,凡是敢劝阻他撤退的大臣,不管是大官小官,皇亲国戚,统统被他就地正法了,在没有粮食的时候,北魏军队甚至宰杀战马来充做军粮。全军上下杀红了眼往北冲,在捕捉到柔然军队主力后,拓跋焘使诈,他并没有贸然发动对柔然的进攻,而是命令全军隐蔽,趁黑夜突然发动袭击,结果猝不及防的柔然军队,就这样被打得大溃。
重创柔然之后,拓跋焘一路追杀,沿着柔然逃亡的路线追击,非要把柔然赶尽杀绝,一直打到了阿尔泰山东南地区,这是柔然民族最困难的时刻。当时的柔然可汗社仑因为战败外加气愤,身染重病,他的身边就剩下了几千残兵败将,面前是北魏几十万大军压阵,只要北魏对阿尔泰山再打一次进攻,整个柔然民族就会全军覆没。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向果断的魏太武帝拓跋焘却犹豫了,当时北魏南边还有刘宋的威胁,虽然之前崔浩力劝,但拓跋焘到底担心刘宋会趁火打劫,索性在抵达阿尔泰山山脉后见好就收,草草搜索了一番之后就撤退了,柔然民族也就因此“大难不死”。后来,拓跋焘从逃散来的战俘口中得知,其实此时柔然民族就剩下最后一口气了,后悔不迭,这最后一口气,到底还是被柔然给喘过来了。
虽然大难不死,但拓跋焘的这次打击,让柔然元气大伤。在公元443年和449年,拓跋焘又发动了两次对柔然的大规模进攻。在领教了拓跋焘的厉害之后,柔然开始学乖了,不再进行硬碰硬的抵抗,重新开始了运动战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而且发挥游牧骑兵机动能性强的优势,在拓跋焘行军的路上不断骚扰,转移拓跋焘的视线。这两次北征,拓跋焘虽然都获得了胜利,可始终没有捕捉到柔然军队的主力。事实证明此时的鲜卑民族已经成为了农耕民族,农耕民族如果想彻底击败一个游牧民族,必须要趁着其实力尚强的时候,最大限度地一网打尽,否则一旦对手化整为零,就不好对付了。拓跋焘对付柔然是如此,后来的明朝对付鞑靼也是如此。拓跋鲜卑彻底消灭柔然的最好机会,在第一次北征的时候功亏一篑,之后就更难了。结果,柔然虽然遭到打击,但并没有完全被消灭。晚年的拓跋焘,在第三次北征之后,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他停止了大规模对北方的征讨,转而继续完善六镇的军事建制,设立更多的城防,用来抵抗柔然的骚扰。这时期的柔然,也学乖了,不再和拓跋鲜卑为敌,重新恢复了对拓跋鲜卑的朝贡。
三
柔然和北魏力量对比的再次变化,是从拓跋焘过世之后开始的。
拓跋焘于公元452年过世,他一生虽然武功赫赫,但是文治太差,在他去世前,北魏的内外矛盾已经不断,他之后即位的魏文成帝和魏文献帝,都是守成之君,开始偃武修文,并且进行了有限度的汉化改革。北魏对于柔然,从拓跋焘时代的攻势,转为守势,期间虽然有小规模的冲突,但是没有大规模的战争。而且魏文成帝开始,允许北方边民与柔然民族进行贸易,中原的农产品开始源源不断输入到柔然地区,先进的农耕文化也传入了,根据有关史料的记载,这时期的柔然,已经开始出现了城池和农村。
而和早年柔然民族的发家历史一样,在南下汉地受阻之后,柔然再次对西部进行扩张。在此之前,西域地区的诸侯国已经臣服柔然,随着柔然兵败于北魏,这些西域国家们也开始翻脸,不再受柔然的管了,因此从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后,柔然军事的主要重点,一度放在了打击西域上。公元460年,柔然吞并了高昌,然后又进犯于阗,这两个国家在当时,都是拓跋焘之后北魏在西域的铁杆小弟,更是丝绸之路的主要枢纽。在柔然大兵杀到的时候,这两个国家都相继向北魏求救,但这个时期的北魏正在“守成”,无力进行大规模的远征,因此选择了坐视,结果,于阗和高昌相继被柔然所吞并。北魏的这种不作为,也让西域国家寒心,大部分西域国家,因此再次投靠了柔然。
但是北魏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坐视西域国家沦陷的行为,最后会让他们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因为强大起来的柔然,是不会忘记北魏这个世仇的。公元470年,沉浸了近30年的北魏与柔然的战争风云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