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0(2/2)
宽大的帽沿下,一双火红的眼睛震慑了所有的人。选婆的大腿尿急似的抖起来。那双眼睛像风中摇曳的灯盏一样,照在每一个人的脸上,用不怎么亮的光。
“大家不要惊慌。我不是来伤害你们的,我是来保护你们的。我是瑰道士,来自一个很远的道观。”那个怪人突然说道。
“保护我们的贵道士”选婆迟疑不定,“我们这里倒有一个歪道士,没听说过贵道士。你怎么证明你是道士,而不是有其他企图的人”
瑰道士又拉低帽沿,遮住火红的眼睛,说:“我是担心其他人对红毛鬼有所企图,所以要收服红毛鬼,不让它被其他人所用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来。相信大家刚才也看到了红毛鬼脖子上的火红的链子,那就是我捉鬼用的法宝。”
不是瑰道士提到红毛鬼,大家几乎忘记了红毛鬼。“红毛鬼跑到哪里去了”选婆侧头问问身边的人,身边的人摇摇头。
瑰道士挥手道:“大家不用担心,我的链子套在它的脖子上,它跑到哪里尽在我的掌握之中。”
选婆转过头来又看看瑰道士,问道:“对了,贵道士,你是说谁对红毛鬼有企图你既然来捉红毛鬼,肯定已经知道谁要对红毛鬼有所企图了吧如果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那我们是不允许你对红毛鬼胡来的。现在红毛鬼的恶性已经去掉了,也算是我们村里的一个成员了。大家说,是不是啊”周围的人立刻响应。
瑰道士沉吟了片刻,说:“告诉你们吧,对红毛鬼有企图的是另一个极其凶恶的鬼--夜叉鬼。”
“夜叉鬼”选婆还是不相信。
瑰道士朝画眉村的方向望了望,说:“也许你们不知道,夜叉鬼已经接近这里了,它的目标就是红毛鬼。我已经追踪这个夜叉鬼很久了,也跟它交手过,它被我伤得很深,但是还是让它给逃脱了。它想利用红毛鬼的力量来对付我。”瑰道士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不光是我,它还会利用红毛鬼害更多的人。它会用控制红毛鬼,使红毛鬼的恶性复发,并且完全接受它的控制。”
选婆仍不相信,对瑰道士说:“就凭你一面之言,我们怎样相信你这样的谎言很容易编造。”众人应声附和。
瑰道士说:“我没有其他实物可以证明,却有一个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耐心和兴趣听听。”
“故事”选婆疑惑道,“什么故事”
“这个故事很长,一时难以讲清。”瑰道士说。
“但说无妨。”选婆生硬的说,“你不讲清楚,我们是不会放你离开的,更不允许你把红毛鬼带走。”
瑰道士讲了许久,大家听了许久,终于答应瑰道士带走红毛鬼。一个月后,选婆给我复述了瑰道士讲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那还是清朝,大概在康熙年间。浙江有一个富甲一方的大商人,家里有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儿。这个女儿长得精妙无双。她富有的父亲姓罗,在女儿出生的那天就盼望自己的女儿长得鹤立鸡群,于是给她取名为“罗敷”,意为要女儿长得如古代美女罗敷一样漂亮。
长得好看不是要放在家里当花瓶,她父亲的心思自然离不开账房那把算盘。她父亲希望女儿以后可以嫁给一个比自己更富有的人家的少爷,或者嫁给一个大权在握的高官的公子。这样,他的生意可以做得更大,家里的银子可以更多。
正因为这样,她父亲挑来挑去,眼看女儿就到可以出嫁的年龄了,却没有媒人给她说到一个合适的人家。
她父亲为了将来在生意方面的发展,还耐着性子等待合适的机会。可是这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早已起了春闺怨,看着她同龄的女孩已经喜牵连理,好生羡慕。那个年代的人在十五六岁就可以谈婚论嫁了,过了这个年龄就很少媒人愿意搭理了。
这个姑娘此时已经十八岁了,看着父亲一副不钓到大鱼不甘心的架势,心里急得不得了。
一天,一个穷秀才来这个富人家借些银两买柴米油盐。这个秀才跟一个管家进账房拿银子的时候,跟这个美丽的姑娘撞了个满怀,秀才手里的碎银子撒了一地。秀才呆呆的立在那里看着面前满脸绯红的姑娘,竟然忘了去拾银子。
这个姑娘被秀才这样一看,害羞得不得了。要知道,古代大户人家待字闺中的姑娘一年四季在绣花楼上练习刺绣,很少见到生人,特别是面生的男子。被一个衣服虽然有些补丁但是仍然风度翩翩的秀才傻傻的看着,她难免十分羞涩。
“快拾起你的银子滚出去吧”姑娘身边的丫鬟不满的驱逐他道。
秀才对丫鬟的话无动于衷,愣了半天才说出几句话来:“书上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看要反过来说才好,先说书中自有颜如玉,再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丫鬟厌恶的说:“什么黄金什么玉我看你是傻了吧,有这些银子就足够了,你还想要黄金和玉别妄想了,快滚吧”
丫鬟斗大的字不识一个,自然不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文绉绉的句子。但是姑娘曾有私塾的老师教育,明白秀才话中的隐藏意思,于是脸上飞霞,忙拉了丫鬟躲到绣花楼上去了。
管家从账房里出来,帮穷秀才捡起地上的碎银子,推搡着他出门来。
从此,这个秀才读书无趣,嚼肉无味,听琴无声,脑袋里只有那个天仙一般的姑娘。他常常对着窗外一看就是半天,耽误了许多读圣贤书的时间。
古代有千千万万个关于穷秀才和大户人家的姑娘的爱情故事,都是经过折折,恩恩怨怨,合合分分之后,结局完满。百讲不厌。他们俩的故事却与之不同。
楼中藏尸
话说这个美丽的姑娘,她回到绣花楼上之后心不在焉,绣花针总是刺在了葱根一般的手指上。
再说那个穷秀才彻夜难眠,他一时性起,既然丢掉平日的斯文,趁着夜色爬到了姑娘的绣花楼,凭着白天对这户人家的粗略记忆,竟然摸到了姑娘的闺房
这一来二去,两个人便约定了固定的见面时间,长期如此,不仅仅姑娘的父母亲不知道,就连天天跟着她的丫鬟都蒙在鼓里。
究竟纸包不住火,姑娘的父亲听到了一些小道消息。他有生意人的精明,事先并不声张,偷偷注意女儿绣花楼的动静,弄清楚了这对男女幽会的时间规律。
又到了姑娘和秀才幽会的日子,姑娘的父亲假装像往日一样熄了蜡烛,却没有睡下。他恨不得把两只耳朵都贴在墙壁上,听细微的脚步声。
姑娘和秀才不知道事情已经被父亲知晓,一见面便手忙脚乱的抱在一起滚到柔软的丝绸被子上。这时,姑娘的父亲一脚踹开门,顺手拿了门口边摆看的花瓶朝这个大胆的秀才砸过来。姑娘吓得大叫。秀才躲闪不及,花瓶砸在了装满圣贤书的脑袋上。
古代的书生都是文弱书生,爷爷说很多书生为了考取功名,信奉很多乱七八糟的规规条条,最典型的比如,一餐饭只能吃一笔筒,不能多一口,也不能少一口。因此,这些男子只得天天捂着肚子,身体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这个文弱的书生居然被花瓶打得瘫倒在地,顿时不省人事,不一会儿竟然没有了呼吸这下惊慌的换做姑娘的父亲了。他万万没有想到一时火起竟然杀人了如果这个事情传出去,不但他女儿的名声坏了,他的富贵命也要结束了。
为了掩人耳目,姑娘的父亲极力劝服女儿跟他一起将这个秀才的尸体藏匿在这座绣花楼里。那个绣花楼的楼板是夹层的,两层木板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姑娘的父亲和罗敷一起就将尸体藏在楼层的夹板之间。在盖上楼板时,罗敷心疼秀才穷得连个随身带走的东西都没有,人死了连纸都没给烧一张,总得有点陪葬品吧。于是,心生怜悯的她将一个和尚送给她的银币压在秀才尸体的胸口。
她记得三岁的时候一个化缘的和尚送给她这个东西,说她的姻缘不好,等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