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命好(1/2)
满朝文武一听到“江夏王”和“开化公”这两个名字,瞬间便明白了整件事的全貌。所有人齐齐将目光投向太子李承乾,眼中满是震惊。
他们原以为,是杜荷的出现,强势扭转了局面;却没想到,李世民手中原本握着一张可以压制杜荷的王牌,而这张王牌,却被开化公赵节生生废掉了。
李世民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催缴文书。那是印刷的小字文书,如今整个长安城无人不识这种印刷字体——它是秦川的标志。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便是来自太子的威胁:若有人胆敢欠债不还,那么属于那人的催缴文书,就会在长安的大街小巷满天飞。
听闻赵节被重伤,李承乾当即向李世民告假。
“父皇,儿臣身体不适。”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挥手道:“去吧。”
李承乾快步走出大殿,他的身影逐渐消失在门外。满朝文武望着他的背影,只觉脊背发凉。
这并不是因为太子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史书上强势的太子多的是,甚至有人敢剑指皇权。但那些人,都是手握重权、确有资格亮剑之辈。
而李承乾算什么?他不过是一个初入朝堂、毫无根基的太子,他最大的依仗,不过是“太子”的名头。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带着一个九品小吏,一个只有二十名近卫的闲散郡公,还有一个略有名望的草民,竟硬生生扳倒了一个受皇权庇护的户部尚书——这怎能不让人心惊?
杜荷在朝堂之上,力抗皇权,舌战群臣,硬生生为李通云定了罪;
赵节在宫门之外,以血肉之躯死死拖住江夏王李道宗,截断了李通云最后的退路;
而身无功名的秦川,则镇守市井,手握足以威胁所有朝臣的利器,随时准备出击。
这,便是太子党。
只不过,李承乾的太子党有些不同——
他们地位不高,却满身正气;
他们权势不盛,却勇气可嘉。
正是凭着这一身正气,和一往无前的勇气,他们为太子在朝堂之上杀出了一片势。
太子之势已成,纵然看似孱弱,却绝非可以随意绞杀。
从此以后,李承乾终于在这朝堂,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李世民此刻是羡慕李承乾的,带着三五好友,拼劲全力,只为心中所念,春风得意少年郎,也不过如此
李世民想到这些,有些意兴阑珊,挥挥手,直接退朝了
朝堂之争尘埃落定,但李世民还有一件事要做——去大安宫看看李道宗。
他心中疑惑,李道宗到底把赵节打成了什么样,竟逼得广长公主请出了龙渊剑。
李世民抵达大安宫时,这里已是热闹非凡。长孙皇后和李承乾早已到了,十几位太医正围着竹床上的赵节忙个不停。
按理说,李世民到来众人应行礼,但此刻他无心顾及这些,挥手示意免礼,径直走到竹床前——映入眼帘的,是全身缠满绷带的赵节,还不时皱眉喊着:“疼……轻点儿……哪儿不能动……”
李世民眉头骤皱——这是往死里打了!他实在难以相信李道宗会下这么重的手,当即要去质问。
一转头,却见李道宗也是一脸淤青,外衫褴褛,看上去同样不好受。
“道宗,你这是怎么回事?和一个孩子置气,你看看你们成什么样!”
李世民心里简直想掐死李道宗——正事不干,竟和孩子打得两败俱伤。
“这孩子,不打不行啊,随意拿着太子令在城门胡闹,我只是略施惩戒。”李道宗立刻把责任推到赵节身上。
广长公主一听,气得火冒三丈。
“略施惩戒?你这惩戒,差点打死我儿!”
说着,她便要抽出龙渊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