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大唐的天(2/2)
“秦……秦川,你……你好大的胆子!”他说话都开始打颤。
“承乾,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长孙皇后眉头紧蹙,对儿子这副模样十分不满。
“母……母后,这……这可是大不敬啊!”李承乾一脸惊恐。
“承乾,冷静点。”长孙皇后语气严厉,“你是太子,是储君,遇事不可慌张失措。”
她转身向秦川点头致意:“让秦先生看笑话了。”
秦川微微摇头,转而看向李承乾,语气温和:
“殿下慌什么?这里有你的母亲,有你兄弟,有你的老师,就算我真是来陷害你的,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李承乾环顾四周,终于慢慢镇定下来。
“这……我一时半会儿,答不上来。”他声音依旧有些发虚。
秦川走了几步,抱起晋阳公主,才轻描淡写地说:
“慢慢去找答案。最后,把答案放在你心里就好。”
他说着,便抱着晋阳公主走向小黑板。
李承乾追了几步,终究还是停下了脚步。
“那……该如何寻找答案?”
秦川停下,放下晋阳公主,拿起粉笔
“扪心自问,或者……直接去问。”
留下这句话,秦川便不再理会其他事,而是开始教晋阳公主那些谁也看不懂的阿拉伯数字。
孔颖达不知何时悄然离开了崇文馆。长孙皇后则留下,陪着晋阳公主听秦川讲课。
李承乾、杜荷和赵节三人面面相觑,愣了许久,直到下午上课时,才总算缓过神来。
下午,秦川没有跟着去听课,而是着手整理工部送来的物资,开始筹备搭建高炉及配套设施。
与公主府不同,东宫的配备格外豪华,工匠皆是精锐中的精锐。秦川只需简单指点几句,工程便已顺利启动。
秦川建造的高炉规模不大,没几天便已初具规模。他趁着这段时间,又在工部折腾了一番,成功烧制出了一批水泥。
起初,工部的工匠们实在不明白,秦川弄出一堆灰不溜秋的东西到底有什么用。然而,当他们亲眼见识了混凝土硬化后的强度后,一个个都看傻了眼,纷纷跪求水泥配方。
这一次,秦川没有像往常那样直接将配方拱手相送,而是提出了一个条件:他要两万斤“凫公英”和一千斤羊毛。
虽然他明确表示会出钱购买,只让工部帮忙负责筹措,但问题就出在这“凫公英”上。所谓“凫公英”,其实就是蒲公英。虽然这玩意儿遍地都是,可真要大量收购起来,却麻烦得很。
工部尚书崔章为了拿到水泥配方,不惜动用了自己全部的人脉,在各地设点组织收购。眼看秋意渐浓,时间紧迫,只得托人一路南下,加紧采购。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入秋不久后,总算凑了三万斤蒲公英,这才成功从秦川手中换来水泥配方。
看着堆积如山的蒲公英,秦川也着实被吓了一跳。好在他早有准备,提前安排了粉碎设备,一切还算井然有序。
他之所以大费周章要这东西,是想尝试从蒲公英中提取橡胶。毕竟想要依靠出海去美洲搞橡胶树,简直是天方夜谭,他只能另辟蹊径。
按理说,这事儿需要他全心投入、专注攻关。可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凝脂轩那边又出了点问题,需要他三天两头过去盯着,这可真是让他头都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