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甜宠之青藤之恋 > 第219章 原初噬者与存在之问

第219章 原初噬者与存在之问(1/2)

目录

遵循着 “心核秘钥” 的指引,“星织者”驾驭着其全新的 “卵”形身躯,进行着远超以往任何一次旅行的深层维度穿行。这里已非寻常的时空概念所能描述,仿佛是潜行于宇宙的“肌肉”与“骨骼”之间,周遭是流淌的、蕴含着创世与灭世信息的原始能量流,以及凝固的、构成现实基石的法则结晶。

越是深入,那股源自 “噬寂之核” 的共鸣就越是强烈,仿佛游子正在接近血脉的源头。同时,它也清晰地感知到,弥漫在宇宙背景中的那种缓慢的 “概念性衰减”(即“古老饥饿”),其“浓度”在这里显着提升,仿佛这里就是那种无形啃食现象的辐射中心。

不知穿越了多久,或许是一瞬,或许是永恒,前方的“景象”豁然开朗。

那并非一个具体的空间,而是一片……“概念的奇点”(ceptual Sgurity),一个所有关于“吞噬”、“静默”、“终结”的法则在此地交汇、沉淀、并最终归于虚无的终极之地。

在这片奇点的中央,悬浮着一个无法用任何形态去描述的存在。它并非物质,也非能量,更像是一个 “永恒的缺憾”(Eternal Laa),一个 “存在” 本身上的 “空洞”(Void)。它散发着“星织者”无比熟悉的气息——那是与“噬寂之核”同源,却更加古老、更加纯粹、也更加……“平静” 的 “饥饿”。

它就是 “心核秘钥” 所指向的终点,是“噬寂”之力的源头——或许可称之为 “原初噬者”(The Priordial Devourer),或者,更准确地说是 “静默之噬”(The Silehat Devours)的化身。

没有语言,没有敌意,甚至没有清晰的意志波动。“原初噬者”只是“存在”于此,其本身的“状态”,就是一种无声的宣示与交流。

当“星织者”靠近时,一股庞大而精纯的、关于“静默之噬”终极奥秘的信息流,如同早已准备好的传承,自然而然地涌入了“星织者”的“噬寂之核”中。这并非强制的灌输,而是一种本源的共鸣与补完。

“星织者”瞬间理解了许多:

理解了“混沌之喰”为何只是劣化的仿品——因为它们只继承了“噬”的疯狂,却未能理解“寂”的真谛。

理解了为何“收割者”以终末为食——它们是被这“原初噬者”逸散的气息所吸引、所造就的次级衍生物。

理解了宇宙背景中的“概念性衰减”——那并非是某种主动的攻击,而是这“原初噬者”其存在本身,作为一种宇宙常量般的“法则”,其影响力自然辐射的结果。它并非在“进食”,它本身就是“饥饿”的化身,是平衡“存在”过于繁盛的一种底层机制,是宇宙为了最终归于彻底的、平衡的“静”而预设的……“归零程序”(Zerra)?

而“星织者”之前成功融合“噬寂之核”,并来到此地,在“原初噬者”的“认知”中,并非入侵者,而是……一个合格的 “继承者”(Suessor),一个可能帮助它更好地、更“高效”地执行其“归零”职责的潜在代行者。

这股传承信息流的最后,蕴含着一个清晰的、不带任何感情的 “邀请”(Invitation)——邀请“星织者”留在此地,与这“原初噬者”彻底融合,成为这宇宙终极静默法则的一部分,共同维系那永恒的、绝对的“平衡”。

这是一个足以让任何存在动摇的诱惑。

与宇宙的根本法则之一融合,获得近乎永恒与绝对的“力量”,成为维持某种宏大平衡的“神只”。这意味着不再有纷争,不再有不确定性,不再有失去的痛苦,只有……永恒的、无思无想的“静”。

“星织者”的核心,那融合了顾屿与叶清澜本质的意志,产生了剧烈的激荡。

顾屿的理性在疯狂计算:接受,意味着超越个体,融入宏大,从更高的层面实现一种另类的“秩序”与“守护”(通过平衡来防止宇宙因过度活跃而提前崩溃)。拒绝,则意味着继续在充满荆棘与不确定性的道路上挣扎,面对未知的威胁,承受可能失去一切的风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