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燧发神铳初显威,校场惊雷震京华(2/2)
“是!”
李三蛋压下激动,再次开始装填。接下来的测试有条不紊地进行。第二发,成功!第三发,成功!第四发,燧石火星略弱,延迟了约半秒击发,但依旧成功!第五发、第六发……直到第十发!
十次射击,八次成功击发,一次延迟击发,一次因燧石质量问题未能打火(更换燧石后即恢复正常)。这个可靠性,在初代产品中已经堪称奇迹!
随后,不同的测试员轮番上阵,对另外四支样枪进行同样严苛的测试。结果大同小异,平均击发成功率稳定在八成五左右。最远有效射程测试中,在八十步(约120米)距离上,铅弹依然能轻易穿透皮甲,对无防护目标保持致命杀伤;而在三十步内,其精度足以瞄准射击单个士兵。
王小伟亲自下场,拿起一支枪,感受着那冰冷而坚实的触感。他快速装填,举枪,瞄准,击发!整个动作流畅无比,仿佛这武器本就是他手臂的延伸。轰!又一发弹丸精准地钉在了靶心上。
他放下枪,转身看向那群激动得几乎要哭出来的工匠。
“不错。”仅仅两个字,却让李三蛋等人如闻仙乐,差点当场跪倒。
“但还不够!”王小伟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冰冷,“可靠性必须提升到九成五以上!燧石质量、弹簧耐久度、枪管寿命,都要继续改进!生产成本还要压缩!李三蛋!”
“小人在!”李三蛋连忙躬身。
“从现在起,军工司燧发枪坊全力运转,按照定型图纸和工艺流程,小批量生产第一批,先造三百支!优先装备我的亲卫队,进行高强度实战化训练,发现问题,立刻改进!”
“遵命!”李三蛋声音洪亮,充满了干劲。
“周遇吉!”
“末将在!”一直在一旁观摩,眼神火热的周遇吉立刻抱拳。
“从京营中筛选三百名最优秀、最忠诚、识字懂数的火铳兵,组建‘新式火铳示范队’。由你亲自负责,使用这批新枪进行封闭式训练!我要你在一个月内,摸索出适合此铳的新战术、新编制!能不能做到?”
“末将必不辱命!”周遇吉兴奋地满脸通红,他深知这意味着什么,这是划时代的变革!
校场上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京营,乃至整个京城。那迥异于以往的清脆枪声,那惊人的射速和可靠性,让所有听闻者都将信将疑,却又心痒难耐。一股无形的冲击波,开始撼动大明军界沿用数百年的旧有体系。
王小伟看着校场上忙碌的人群,和那几支还在冒着袅袅青烟的燧发枪,眼神深邃。火种已经点燃,接下来,就是让它燎原的时候了。而他也清楚,这巨大的动静,必然会引起朝堂之上更大的波澜。
(第五卷第十七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