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 > 第5章 血战永定气如虹,君臣隔阂心似冰

第5章 血战永定气如虹,君臣隔阂心似冰(1/2)

目录

永定门外,战云压城城欲摧。

明军残部近两万人,被数倍于己的清军主力层层包围,背后是冰冷紧闭的北京城门,已无退路。然而,绝境往往能激发出最强大的力量。在孙传庭、满桂、王小伟、祖大寿等将领的统率下,这支刚刚经历主帅被擒、战友溃败的军队,反而抛却了所有杂念和恐惧,只剩下最纯粹的求生欲望和复仇怒火,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大明!万胜!”

随着孙传庭一声嘶哑的怒吼,明军并没有选择被动防守,而是出乎皇太极意料地,主动发起了决死的反冲锋!

满桂一马当先,如同狂暴的猛虎,率领左翼骑兵,直接撞向了清军右翼的蒙古骑兵!他身先士卒,大刀挥舞如同风车,所过之处,人仰马翻,硬生生将蒙古骑兵的阵型搅得大乱!

右翼,祖大寿带着对朝廷无尽的悲愤和对督师的牵挂,将所有的情绪都化作了杀戮的力量,率领关宁军残部,死死顶住了清军左翼汉军旗和朝鲜火枪手的进攻,寸土不让!

中路,孙传庭坐镇指挥,而王小伟,则成为了最锋利的那把尖刀!他率领着以杀虏队和满桂家丁为骨干的突击部队,如同一根烧红的铁钎,直插清军中军核心!

王小伟将现代战术与冷兵器搏杀完美结合。他并不一味猛冲,而是不断寻找清军阵型的薄弱点和指挥节点,进行精准而致命的突击。他手中的长枪神出鬼没,每一次刺击都刁钻狠辣,专破重甲。身边的精锐士兵更是悍不畏死,紧密配合,以小队突击战术,不断在清军密集的阵型中撕开小口子,制造混乱。

皇太极在中军大纛下,脸色铁青。他没想到明军在如此劣势下还敢反扑,更没想到其战斗力如此顽强,尤其是那支由那个“王疯子”率领的小股部队,如同泥鳅般滑不留手,又如同毒蛇般致命,已经连续冲垮了他好几个牛录的阵型!

“拦住他们!杀了那个明将!赏千金,授世职!”皇太极指着王小伟的方向怒吼。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数名清军骁将和巴牙喇(护军)精锐向着王小伟围拢过来。

一场惨烈的将领对决爆发!

王小伟毫无惧色,长枪如龙,左冲右突!一名清军甲喇额真挥着狼牙棒砸来,王小伟侧身躲过,枪尖顺势刺入其铁盔与护颈的缝隙!另一名白甲兵悍勇扑来,被王小伟用巧劲带偏刀锋,反手一枪抽碎其膝盖!

但清军高手层出不穷,王小伟身边的亲卫也不断倒下。李铁柱为了替他挡一刀,被劈断了手臂,兀自死战不退!

战斗从午后一直持续到黄昏。永定门外,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明军人数虽少,却打得异常顽强,寸土必争,给清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皇太极的中军数次动摇,差点被王小伟带队突穿!

北京城墙之上,崇祯皇帝和一干文武大臣,全程目睹了这场惨烈无比的鏖战。他们看到了满桂如同战神般冲杀,看到了祖大寿死战不退,更看到了王小伟那支小部队在万军从中如同逆流而上的鲑鱼,一次次冲向皇太极的大纛!

不少官员看得热血沸腾,甚至暗暗攥紧了拳头。一些有良知的大臣再次跪请崇祯开门派兵接应。

然而,温体仁等人却在一旁阴恻恻地说道:“陛下,孙传庭、满桂、祖大寿皆与袁崇焕关系匪浅,此刻拼死作战,恐非为国,乃是为袁逆张目,挟功自重啊!更何况那王小伟,出身不明,如此悍勇,岂是寻常?若放其入城,万一……”

崇祯看着城外血战,心情极其复杂。他既希望明军获胜,又害怕这些“袁党”将领功高震主,威胁他的权威。尤其是王小伟,表现得太过于耀眼,让他欣赏之余,又产生了一丝莫名的忌惮。这份功劳若全算在这些“边将”头上,他这皇帝颜面何存?

在这种扭曲的心态下,他再次拒绝了出城接应的建议,只是严令京营加强戒备,紧守城池。

皇帝的猜忌和冷漠,如同冰水,浇在了城外浴血奋战将士的心头。消息传到孙传庭耳中,这位沉稳的总督也忍不住仰天长叹,流下两行热泪。

夕阳如血,映照着更加惨烈的战场。明军毕竟兵力悬殊,伤亡越来越大,阵线在不断被压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