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仕途之巅:从中央选调生起航 > 第147章 全域起航

第147章 全域起航(1/2)

目录

全省现场会的成功举办,如同一阵强劲的东风,将清源县推向了区域发展的聚光灯下。赞誉、关注、期待如同潮水般涌来,清源县的干部们脸上洋溢着自豪,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然而,县委书记江辰的头脑却异常冷静。他深知,聚光灯下的辉煌往往是短暂的,现场会的成功,只是一个高光时刻,是对过去阶段性工作的检阅和肯定,绝不能成为骄傲自满的资本或停滞不前的终点。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这股“东风”转化为持续的内生动力,如何将聚光灯下的“盆景”经验,推广为覆盖全域的“森林”成效,推动清源县这艘航船真正实现“全域起航”。

在盛大的总结表彰大会之后,江辰主持召开了新一轮的县委常委会,议题直接而深刻:“后现场会时期,清源县的工作重心与战略转向”。

会议室里,气氛热烈中带着一丝疲惫后的亢奋。不少常委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言语间不乏对过往工作的肯定和对未来前景的乐观展望。

江辰耐心听取大家的发言后,平静地开口,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同志们,现场会的成功,是全县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值得肯定。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场会议的成功,不等于发展的成功。领导的高度评价,不等于我们所有工作都完美无缺。聚光灯总会移开,媒体的热度也会消退。清源县真正的前途命运,不取决于我们开了多成功的会,而取决于我们能否让全县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落、每一个企业、每一个百姓,都能实实在在地分享到发展的成果,都能感受到生活向好的变化。”

他引导大家将目光从“点”的辉煌,投向“面”的不足:“现场会,我们展示了峰翠合作社、技改示范企业、冷链物流项目这些亮点。但大家想一想,我们还有多少个像柳林乡那样推广标准遇阻的乡镇?还有多少家像永固五金那样面临技改瓶颈的中小企业?还有多少偏远山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亟待改善?这些,才是清源县更真实、更普遍的面貌,也是我们下一步必须攻克的主战场。”

他提出了当前阶段的核心任务:推动工作重心从“打造亮点、迎接检阅”向“补齐短板、全域提升”的战略转向。

“下一步,我们的关键词是‘全域’和‘深化’。”江辰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幅清源县地图前,“我们要开展一场覆盖全县域的‘高质量发展深调研、大排查、促提升’专项行动。目的不是评功摆好,而是发现问题、找准差距、明确方向。由县委常委和副县长带队,组成若干个调研组,下沉到所有乡镇和街道,特别是那些非重点、非样板的一般区域,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群众家中,听真话、察实情、找问题。”

他明确了调研的重点方向:

一、产业发展是否均衡? “清源优品”、“清源制造”的标准推广在不同乡镇、不同行业的覆盖度和实效性如何?是否存在“上面热、

二、民生短板在哪里? 教育、医疗、养老、人居环境等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有多大?群众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

三、基层治理效能如何? 乡镇、村(社区)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怎么样?是否存在政策落实“中梗阻”或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通的问题?

四、干部队伍状态怎样? 后现场会时期,是出现了松懈苗头,还是保持了奋进姿态?是否存在“躺平”思想或“路径依赖”?

这番部署,如同一盆冷水,让与会者从成功的兴奋中迅速冷静下来,意识到了肩头更沉甸甸的责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