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新局与新机(1/2)
示范区新任党工委书记王建平的到任,在清源市的政治经济格局中投下了一颗新的棋子。这位原任市委秘书长、深得主要领导信任的干部,其工作风格和施政重点,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清源县上下,尤其是县委书记江辰,更是密切关注着这位新邻居的一举一动。
江辰让县委办持续收集王建平书记公开活动的信息和讲话精神。分析显示,王书记到任后,调研节奏很快,重点聚焦于示范区的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平台建设,讲话中多次强调“高质量发展”和“示范引领作用”,作风务实、思路开阔。然而,在其公开表态中,对与周边县区协同发展的提及相对较少。
这是一个微妙但重要的信号。江辰判断,王建平书记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快速熟悉示范区情况、站稳脚跟并拿出亮眼成绩,其工作重心短期内可能更倾向于“内向发展”和“向上争取”,对横向的“区域协同”可能不会立即作为优先项。但这并不意味着合作的大门关闭,而是需要找到新的切入点和共赢方式。
在耐心等待了约两周,估计王书记已初步熟悉情况后,江辰决定主动出击。他再次审阅了那份已呈送市委办公厅转交的情况报告,并让办公室以县委名义,正式向示范区党工委办公室发去一份拜会函,措辞谦逊而诚恳,表示“清源县委书记江辰希望率队拜访王建平书记,汇报清源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就进一步推进两区县合作交换意见,聆听指导”。
函件发出后第三天,示范区党工委办公室回复,同意接待,时间定在周五下午。
这次会面,虽是非正式的工作交流,但意义重大。江辰精心准备了汇报材料,但决定不照本宣科,而是以交流探讨的方式为主。他带着县长李长根和分管发改的副县长,轻车简从前往示范区。
会谈在示范区管委会简洁现代的会议室进行。王建平书记五十岁上下,身材挺拔,目光敏锐,握手有力,言语间带着一种长期在核心机关工作形成的严谨与克制。双方寒暄落座后,江辰率先发言。
“王书记,热烈欢迎您到示范区主持工作!我们清源县作为近邻,对示范区的发展一直非常关注,也一直在积极学习借鉴。您刚上任,百忙之中拨冗接待,我们非常感谢。”江辰态度恭敬,开场白把握得很好。
“江辰同志太客气了。”王建平微微一笑,语气平和,“清源县近年的发展,尤其是农业品牌建设和传统产业转型方面的探索,我也有所耳闻,很有特色。我们示范区与清源县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加强合作是题中应有之义。”
话虽客气,但透着一股距离感和审视的意味。
江辰顺势接过话头,简要汇报了清源县近期围绕“特色发展、协同突破”所做的主要工作,重点突出了“清源优品”品牌价值的提升、产业技改的进展以及营商环境优化的努力。他汇报时,数据扎实,案例具体,没有空话套话。
王建平听得认真,偶尔插话询问一两个细节,显示出其务实风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