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仕途之巅:从中央选调生起航 > 第59章 暗流激荡

第59章 暗流激荡(1/2)

目录

江辰对产业导入环节的审慎态度,如同给原本高歌猛进的“瀚海”团队套上了一个无形的辔头。虽然吴总表面上依旧配合,按要求补充着各类材料,但双方之间那种因共同目标而建立的默契,似乎出现了一丝微妙的裂痕。

指挥部内部,也开始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在一次由周明光主持的示范区工作月度协调会上,一位来自市招商局的副局长,在讨论到“三角地”项目时,委婉地提出了建议:

“周市长,各位同志,‘三角地’作为示范区的标杆项目,社会期望值很高,也确实需要引入高质量产业。不过,招商引资工作有其特殊性,有时候过于严苛的前置审核,可能会错失一些市场机遇。特别是对于一些处于快速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可能财务报表不那么完美,但创新能力和市场潜力巨大。我们是不是可以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一些灵活性?比如,设置一个‘观察期’或者‘试点准入’机制?”

这话听起来是为项目着想,但潜台词却是在质疑江辰当前做法的“灵活性”不足。

周明光未置可否,将目光投向江辰:“江辰同志,你怎么看?”

江辰放下手中的笔,语气平和却坚定:“感谢刘局长的建议。对于真正的创新型高成长企业,我们当然愿意给予最大的支持和灵活性。但支持的前提是‘识真辨伪’。”他拿起面前的一份材料,“比如,‘瀚海’之前重点推荐的一家所谓‘生物科技’企业,经过我们初步核实,其核心业务实际上是保健品会销,研发投入几乎为零,专利多是外观设计。这样的企业,即便它承诺的投资额再诱人,我们引入示范区,是助力产业升级,还是拉低区域品位?”

他顿了顿,环视会场:“示范区的政策优势和土地价值是稀缺资源,必须用在刀刃上。我们的‘严格’,不是为了设置障碍,恰恰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引入的每一个项目都能经得起时间和市场的检验,真正为示范区发展注入动能。这本身也是对所有守法经营、有真实力的企业最大的公平。”

会场安静了片刻。那位刘副局长笑了笑,没再说话。

周明光最终拍板:“原则必须坚持,质量必须保证。但在操作层面,可以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核实效率,不能因为审核而无限期拖延项目。江辰,你们协调办公室和‘瀚海’团队要建立更高效的联合研判机制,把问题发现在前端。”

散会后,江辰回到“三角地”现场办公室,心情并不轻松。他感觉到,那股质疑他“过于较真”的暗流,并非孤立存在,其背后可能牵扯着更复杂的利益诉求和人际关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