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仕途之巅:从中央选调生起航 > 第48章 攻坚时刻

第48章 攻坚时刻(2/2)

目录

省自然资源厅的处长首先发问:“‘争议土地托管开发’机制,涉及到物权和收益权的暂时转移,这在法律上缺乏明确的授权。如何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如何防范后续可能出现的法律纠纷?”

江辰从容应答:“我们咨询了多位法学专家和资深律师,初步构想是依据《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关于‘政府诚信’和‘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原则,以及地方政府组织法赋予的统筹协调职责,通过制定专门的《示范区争议资产临时托管办法》,并辅以标准化的托管协议,来构建法律框架。协议会明确托管期限、权利义务、收益分配和争议解决方式,确保程序透明、权责对等。同时,我们建议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专门的绿色通道,优先审理此类纠纷。”

省财政厅的专家接着问:“‘整体授权分片实施’模式中,政府与合作方的收益分成比例,依据什么来确定?如何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或政府利益被侵占?”

江辰对此早有准备:“收益分成比例将基于详细的财务模型测算,综合考虑土地整理成本、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产业扶持政策、市场预期回报等多重因素,通过市场竞争方式发现价格。我们将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全程审计和评估。动态调整机制方面,设想与关键绩效指标(KpI)挂钩,例如产业导入成效、税收贡献、就业带动等,定期评估,达不到约定目标则相应调整分成比例。”

问题一个比一个深入,甚至有些刁钻。司法厅的同志对托管办法的法律效力层级表示关切;发改委的专家询问如何防止合作方“圈地”或进行短期套利;生态环境局的负责人则追问如何确保开发过程中的环保标准不因模式创新而降低。

江辰始终保持着冷静与专业,依据前期扎实的研究和团队智慧,一一予以回应。他既不回避困难,也不空谈理想,而是用具体的制度设计、案例参考和数据测算来支撑观点。对于一些确实存在模糊地带或需要上级明确授权的问题,他也坦诚说明,并表达了希望得到指导和支持的意愿。

问答持续了近两个小时。会场的气氛,从一开始的审慎质疑,逐渐转变为深入的探讨甚至偶尔的思维碰撞。

最后,省发改委副主任、调研组组长做了总结发言。他没有立即表态,而是肯定了清源市和指挥部前期所做的深入研究和大胆探索。

“听了汇报和讨论,我很受启发。”组长语气平和,“示范区就是要勇于打破桎梏,探索新路。你们提出的问题确实存在,思路也很有价值。当然,很多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细化、论证,特别是法律风险和长远影响的评估要更充分。”

他看向周明光和周辰:“调研组会把了解到的情况和大家的意见,客观、全面地带回省里,向省委、省政府汇报。请你们也继续完善方案,特别是把风险防控的篱笆扎得更紧一些。”

虽然没有立即的承诺,但调研组的态度显然是积极且开放的。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座谈会结束,送走省调研组后,周明光用力拍了拍江辰的肩膀,脸上露出了难得的轻松笑容:“汇报得很好!有理有据,不卑不亢,把我们想表达的都清晰地传递出去了。辛苦了!”

“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江辰谦逊地说,但内心也松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稍作放松。

汇报的顺利只是第一步,省里的决策尚需时日。但经过这次高强度的洗礼,他对政策创新的理解更加深刻,对应对复杂局面也增添了更多信心。

攻坚的时刻远未结束,但他和他的团队,已经做好了继续前进的准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