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防御阵列·陷阱(1/2)
火力点的獠牙已然亮出,但陈默深知,对于那些如同阴沟里的老鼠般,擅长渗透、侦察和暗中破坏的敌人,单纯依靠固定的火力点还远远不够。他们需要的是更加诡异、更加防不胜防,能在敌人最意想不到的地方,给予其生理和心理双重打击的武器——“防御阵列·陷阱”的布置,被提上了紧迫的日程。
这一次的主角是陈浩。他的技术宅属性在此刻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设计的陷阱并非简单的捕兽夹或陷坑,而是一系列融合了机械、化学、电子乃至简单心理战的“艺术品”。其核心目的不仅仅是杀伤,更重要的是迟滞、标记、制造混乱和传播恐惧。
陈默的任务,是协助陈浩,将这些构思精巧却往往需要精密安装和高度隐蔽的陷阱,部署到监控和火力点网络之间的阴影地带,以及一些敌人可能选择的、看似安全的“捷径”之上。
陷阱的种类繁多,各具特色:
· 机械陷阱:陈浩设计了一系列极具巧思的装置。有利用高强度弹簧和兽夹改良的“断腿夹”,被巧妙地伪装在落叶或浅土层下;有利用重力势能和锋利合金片构成的“摆斧”或“落石”陷阱,触发机关隐藏在看似自然的藤蔓或松动的岩石之后;还有利用绳索和弹性材料制作的“套索”和“弹射钉刺”,专攻敌人的下三路和视觉盲区。
· 化学与生化陷阱:这部分更为阴损。陈浩利用搜集到的化学原料,配置了强效的催泪烟雾粉、持久性皮肤溃烂剂,以及一种粘性极强的、掺入了荧光染料的胶状物。这些“礼物”被装入特制的、由压力或绊索触发的释放装置中,安装在通风不良的狭窄通道或必经之路旁。一旦触发,不仅能有效杀伤和阻碍敌人,那难以清除的荧光染料更能让中招者在黑暗中无所遁形,成为活靶子。
· 心理战陷阱:陈默特别提出了这个思路。他们故意在一些不那么隐蔽、容易被发现的地方,布置了几个相对“粗糙”的陷阱(例如明显松动的石板下放着空罐头盒)。一旦敌人“识破”这些初级陷阱,往往会产生轻视和麻痹心理,从而更容易踏入附近真正致命的、伪装得更巧妙的陷阱之中。他们还利用废弃的电子设备,制作了几个能间歇性发出怪异声响或闪烁微弱红光(模仿摄像机)的“假警报器”,散布在周边,干扰敌人的判断,加剧其精神紧张。
部署过程,是对陈默耐心和细致程度的又一次极致考验。他需要像布置盆景一样,将每一个陷阱的触发机构、杀伤部件、伪装元素都调整到最佳状态,确保其既能有效触发,又不会因风吹草动或小动物经过而误报。尤其是在布置那些化学陷阱时,他必须格外小心,确保容器绝对密封,释放方向可控,避免对己方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在一次布置位于一条兽道旁的“毒刺弹射”陷阱时,陈默的空间感知捕捉到了一条冬眠蛇类的微弱生命信号,正好盘踞在预设的陷阱触发点下方。他不得不暂停工作,极其小心地用空间能力,将那条沉睡的蛇连同它栖身的少量泥土,整体“转移”到了更远处一个安全的石缝中。这种对生命和环境的细微关照,似乎也让他在频繁使用能力时,感受到一种奇特的、与周围环境更加和谐的共鸣。
当最后一批主要陷阱部署完毕,陈浩在主控中心激活了整个“陷阱阵列”的监控和状态回报系统(部分电子陷阱具备状态反馈功能)。屏幕上,代表不同陷阱类型的符号,如同繁星般点缀在防御地图的各个角落,与监控、电网、火力点的标识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张更加立体、更加凶险的死亡之网。
为了检验陷阱的实际效果,同时也为了进一步震慑敌人,陈默和陈浩精心策划了一次“演示”。他们选择了一个“血狼帮”侦察兵曾使用过、且监控显示对方仍有零星窥探的路径,故意留下了一个不易察觉的“破绽”,引导对方的一名侦察兵触发了一个非致命的、但效果惊人的化学陷阱——荧光粘胶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