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三爷回来了!(1/2)
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断传来贾瑛的惊人战报,他率领军队横扫多个城邑和部落,最终成功返回清河,斩杀大量金人骑兵,俘虏众多贵族和王爷。
这一系列行动让贾瑛名声大噪,成为草原上无人敢与之抗衡的存在。
努尔哈赤因失去爱子和族人,曾一路追击贾瑛,但因大雪封山而不得不退兵,最终因病倒下。
寒潮如期而至,金人骑兵被成功击退。
此役,神威将军贾瑛的威名震九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朝廷急召,贾瑛亲自押解战俘前往京城。
如此大功,势必引起朝堂轰动。
年关将至,贾瑛率领万余步骑大军班师回朝。
一路上,俘虏、牛羊以及金银辎重连绵不绝,壮观的队伍让等待在城外的宦官们都为之惊叹。
贾瑛注意到人群中的牛继宗和马尚等人,随即下马。
在牛继宗的引荐下,他了解到戴权这位大明宫掌宫内监是奉陛下之命而来。
戴公公催促贾瑛赶紧进宫面圣,太上皇和陛下都在德阳殿等候。
贾瑛首次进宫面圣,场面宏大,太上皇都亲自出面,这是双龙同朝的罕见场面。
宫中的队伍一路辉煌灿烂,引得满城瞩目。
围观的路人议论纷纷,对贾瑛的威名和风采感到钦佩。
终于来到皇宫,贾瑛昂首阔步走进朝堂,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上座的两位天子上。
庆隆帝年轻有为,注视着这位刚刚立下赫赫战功的神威将军。
太上皇老态龙钟,双龙同朝,场面颇为奇异。
然而,贾瑛无心关注这些斗争,他只汇报自己的战绩:“臣擒获金人贵族俘虏一百三十余人,其余所获甚多。”
他语气沉稳,条理清晰,并呈上早已准备好的名册。
这么多的俘虏,无法全部带到殿上请功。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鸦雀无声,这是泼天大功!文武百官眼神奇异,议论纷纷,如何封赏贾瑛,以及如何做到这样的奇功。
庆隆帝与贾瑛的亲切交谈,让太上皇面色铁青。
按常理,贾瑛属太上皇阵营,但随太上皇年事已高,越来越多的大臣转向支持庆隆帝。
如今庆隆帝欲挖贾瑛这个墙角,等于要动摇整个贾府的势力,让太上皇极为不爽。
此前,庆隆帝已成功将史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如今又有传言要加封贾元春为贵妃。
显然,庆隆帝试图用同样的方式拉拢贾府。
官员们心照不宣,庆隆帝觉得时机成熟,假意询问群臣:“贾瑛立此大功,该如何封赏?”
官员们纷纷发言,明显分成两派。
贾瑛瞥了一眼叫嚣最凶的王子腾。
王子腾背靠太上皇和四王八公的势力,此次战败却只是官降一级,全军将士罚没一年的俸禄,对他来说只是小打小闹。
而底下的普通武官可就遭殃了。
会令他们家中陷入困境。
似乎上面的胜利与由下层人士承担。
然而,庆隆帝似乎预见到了这种局面。
他以激昂的言辞,通过太监宣布了对贾瑛的封赏。
宦官站在玉阶上,满面谄媚地宣布:“神威将军贾瑛,此战勇猛无比,应得功勋。
加封一等伯兼虎贲中郎将,统领皇宫禁卫军。
赏黄金万两,蜀绣百匹,并赐封号‘天下第一勇士’。”
在场官员无不对贾瑛的封赏感到羡慕,甚至有些官员私下议论,贾瑛日后恐怕无人能及。
虎贲中郎将一职,乃是皇帝亲信,地位显赫,贾瑛能得此职位,可见庆隆帝对其的重视。
贾瑛接到圣旨后,心中也是暗自感慨。
他没想到自己会被任命为虎贲中郎将,这也意味着他短时间内可能不需要再去北边作战,可以在京城休息一段时间。
而另一边,王子腾见贾瑛风头盖过自己,气得面色铁青。
此时,太上皇承德帝的轻咳打断了庆隆帝,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王子腾心中燃起一丝希望,以为太上皇要出手。
太上皇开始从家长里短的话题入手,提及贾瑛的家人。
“贾老太太近来身体如何?老太妃时常念叨。”
这是一种试图与贾家拉近距离的方式。
而贾母与甄家的关系素来密切。
贾瑛对太上皇回答道:“启禀太上皇!离家已久,不知贾府情形,相信老太太必然安然无恙。”
太上皇点头微笑,提出如果贾瑛有所求,尽管说出。
贾瑛表示虽为一等伯爵,但觉得资历尚浅,难以匹配此荣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