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 > 第99章 这般霸业,古今罕见!

第99章 这般霸业,古今罕见!(1/2)

目录

柴皓冷笑一声,目光扫过案前堆积的奏报。

“陛下,金国、西夏、高丽四路联军,兵力少则七八十万,多则百万。尤其是金国与西夏,铁骑众多。”

“我大周新立,虽兵强马壮,但论甲骑之数,难敌诸国联军。”

“为应对危局,臣请招募壮士,召回遣散厢军义军,号召天下义勇,以壮军威,抵御外敌!”

“即便义勇难敌北国铁骑,但固守西北及沿海城池,足矣。”

“如此,陛下便可抽调更多主力,与金军决战。”

左相李纲手捧笏板,拄杖起身,神色肃然。

他因反对赵宋皇帝向金国议和,遭奸相陷害,滚落钉板,重伤后被流放岭南,落下病根。

柴皓念其忠义,特准他拄杖上殿,坐议朝政。

听完李纲之言,柴皓知晓这位刚正老臣的良苦用心,却缓缓摇头:“李相所言有理,却非上策。”

“招募义勇虽可增兵,但徒增开支,加重百姓负担。”

“且临时 耗时耗力,若调京畿义勇远赴西北守城,粮草转运亦需耗费时日。”

中原之地人口稠密,大多居于城外,难以实施坚壁清野之策。

此番列国来犯,我大周唯有拒敌于国门之外,方为上策。

欲御敌于边境,需倚精锐之师,而非未经操练的义勇。

柴皓所言属实,李纲所虑乃老成谋国之言,但柴皓自有考量。

若如赵宋般不惜民力,强征丁壮,以中原人口之众,顷刻间可聚百万之众。

然此等未经训练的农夫,不通旗号,不谙战阵,临阵稍乱,便会被金夏铁骑冲溃,溃不成军。

即便如西军这般久经沙场的铁甲步卒,面对北国骑兵亦需结寨死战,方能不败,何况寻常农夫?

百姓平日耕作纳赋,供养朝廷将士已属辛劳,柴皓岂忍驱之赴死?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朝廷与军队既受百姓供养,自当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

李纲闻言颔首,叹息道:臣知陛下之意,乃不愿敌军入境,使百姓再遭劫难。

然今列国共伐大周,我军虽精锐,仍稍显不足,能固守城池已属不易,何况拒敌于境外?

稍有不慎,恐将士陷入重围,孤立无援。

臣等岂能坐视将士孤军奋战,白白送死?

李纲之言,亦代表诸多朝臣之虑。

他们钦佩柴皓护民之心,却也知新朝初立,百废待兴,欲御敌于外,实非易事。

李相勿忧,朕既有此议,自有把握!

柴皓朗声一笑,安抚众人,继而道:我大周现有可战之兵四十万!

其中,种师道率西军八万,折可求领折家军五万,此十三万兵马,足可抵御西夏。

幽州一带,朕布防七万将士,沿燕山与古长城对峙完颜希尹近一年。

内有龙捷军铁骑两万。

纵完颜希尹率十五万大军来犯,凭此七万步骑据险而守,辅以新配霹雳炮与神臂弩,防线必固。

朕再遣汴梁禁军天武、神卫二军五万增援,合计十二万兵马抗金军十五万,幽州可保无虞!

沿海及黄河口,尚有阮氏兄弟、混江龙李俊、浪里白条张顺所率平海、定海、镇海军,各万人。

1.7 总计三万水师精锐。

这些水师将领个个擅长水战,即便高丽出动十万大军进犯,凭借战船上的强弩与霹雳炮,三万水军也足以在海上阻敌!

另有铁甲步骑十二万,其中天羽军、背嵬军、破虏军、捧日军、龙卫军各配备铁骑一万,合计五万铁骑。

朕还拥有三千羽林军,皆是以一当十的猛士,可抵三万铁骑!

这五万三千铁骑能发挥八万铁骑的威力,再加上吴玠吴璘的两万精锐铁甲步兵,王渊的五万敢战士。

十二万三千精锐步骑,战力堪比十五万大军!

他金兀术麾下的金国铁骑,难道能凑出十五万之众?

至于其他金国附庸军,纵有数十万也不过是乌合之众。只要一战打出威势,这些墙头草自会军心涣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