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2/2)
鲁智深性情刚烈,指着传旨太监破口大骂。
就是!爷爷们若要进城,就凭你们这些酒囊饭袋也拦得住?
当年我家王爷八百铁骑就能在汴梁来去自如,吓得赵佶那老儿屁滚尿流!
如今三万精锐在此,踏平皇宫把那狗皇帝揪下龙椅,易如反掌!
混世魔王樊瑞挥舞着兵器怒吼。
回去告诉那昏君,我家王爷抗击金兵是为天下苍生,为世间大义!
岂是听他赵家旨意行事?
再敢来我军前放肆,定叫你赵家圣旨变成茅厕草纸!
一位柴氏羽林军的年轻将领厉声呵斥。
四周将士纷纷刀出鞘、箭上弦,怒视着趾高气扬的传旨太监,随时准备将其斩于马下。
这些身经百战的悍勇之士,连金兵都闻风丧胆,此刻杀气毕露,吓得马背上的宦官汗如雨下,双腿发软。
他身后那队皇城司兵卒更是面无人色,连佩刀都不敢出鞘!
谁敢轻举妄动?
对面可是幽州王麾下那群令金兵胆寒的猛将,曾以万人之众笑闯十万金军大营!
光是那凌厉的眼神,就叫人毛骨悚然!
哼!本王率部千里驰援,将士们流血牺牲,折损多少好儿郎,难道就为受他赵家天子这般猜忌?
既然赵官家怕本王夺他城池,那便即刻班师回梁山,守护自家老小!
汴梁百姓若愿随行,本王自当护他们同往梁山!
待金兵再来,且看他赵家天子如何抵挡!
柴皓怒目圆睁,一声厉喝,那宦官吓得魂飞魄散,竟从马背滚落,瘫软如泥。
这狐假虎威的阉人此刻才明白,当皇权威严镇不住对方时,最先遭殃的便是自己!
柴皓不屑一顾,苍龙曜日枪凌空一挥:众将士听令!赵官家既容不得我们,大丈夫行事,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为避猜忌,即刻回师梁山!
说罢策马欲行,众将士纷纷冷哼响应。
李纲、李若水等人见状大急。金兵未退,若幽州王离去,汴梁危矣!他们心知肚明,眼下这些杂牌勤王军绝非金兵对手,除非老种经略相公的西军主力抵达。
可挽留的话卡在喉间——赵宋君臣如此凉薄,他们这些朝臣亦觉颜面尽失!
王爷留步啊!
您若离去,百姓何以自保?
恳请王爷驻守!粮秣军需,我等百姓必竭力供给!
求王爷莫弃我等!愿变卖家产犒军,为将士浆洗衣衫、烧汤煮饭!
朝廷不公!王爷仗义救民,竟连城门都不让进!
真是令人寒心啊!
昨夜城破之时,皇帝和那些大臣丢下满城百姓,自己逃了!
还说要南下找太上皇!
这般毫无担当的君王,如何守得住汴梁,如何护得了万民!
若连幽州王都走了,我们还能指望谁?
城门处,犒军的百姓目睹一切,见柴皓欲走,纷纷慌了神,跪地挽留。有人愿倾尽家财,甚至献上城外田庄,只求柴皓驻守汴梁。更有人痛斥新帝赵桓与吴敏昏庸无能。
愤懑之情迅速蔓延,竟有人高呼愿柴皓取而代之,登基为帝,护佑汴梁苍生!
百姓扶老携幼,跪拦马前,柴皓终是勒缰下马,扶起一位颤巍巍的百岁老翁,叹道:父老如此相留,本王岂忍弃之而去?纵使朝廷不容,为百姓计,本王愿留!
众人闻言欢呼叩谢。
实则柴皓本无离去之意。金兵未退,他岂会因私废公?此番作态,不过是要朝廷难堪,令民心更背赵宋。百姓苦留,正给了他名正言顺驻守汴梁的理由。
望着皇宫方向,柴皓眼底掠过冷意:既是你赵宋不仁,就莫怪本王不义了!
“全军听令,进军牟驼岗!
驱逐金兵,占领牟驼岗!”
在百姓的恳切挽留下,柴皓最终决定留下。
“诸位乡亲,朝廷不容我等,我军便不入城!
牟驼岗距汴梁二十里,与汴梁互为犄角,我军驻守此地,既可牵制金军,又能护卫汴梁父老。”
柴皓向汴梁百姓抱拳一礼,随即率军奔赴牟驼岗。
牟驼岗位于汴梁西北二十里处,是一片方圆三十平方里的高坡。